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2023年02月18日23:30:12 汽車 3044

相信大家對「自動駕駛」這個概念都不會感到陌生,無論是在各類科幻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還是在各大科技公司的未來設想中,它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比如在《生化危機1》的開頭,導演就通過一個全自動駕駛的黑色車隊,來展現了保護傘公司的高超科技,這對於那個年代的觀眾而言,簡直就是無與倫比的亮點。

又比如特斯拉在前幾年推出的自動駕駛模式,以及各大社交平台上曬出的範例,這些都讓人們對自動駕駛產生了憧憬。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但遺憾的是,我國在自動駕駛的關鍵技術------雷達方面,仍沒有完全站穩腳跟,這也是我國和全社會自動駕駛之間的距離。

那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項技術,我國還能完成趕超嗎,且讓我們從自動駕駛本身說起。

自動駕駛:逐步突破的新科技

自動駕駛,顧名思義,就是一種能讓汽車實現自主行駛的技術,再通俗地說,就是可以讓車輛自己在路上奔跑,且無需人類操控的科技。

這聽起來很像是汽車駕駛層面的突然革新,但按照現有的發展進程來看,這其實是一場循序漸進的技術突破。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科技界根據自動駕駛的操作者、支援者以及適行區域的不同,已經將自動駕駛分為六個等級,分別是l0、l1、l2、l3、l4、l5。

其中,l0指的就是無自動駕駛,即全人工駕駛,人類駕駛者需要全權駕駛車輛,而駕駛系統並不會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

l1和l2則是部分自動駕駛,在這兩個分級中,駕駛系統會為人類駕駛員提供方向控制或者動力控制,又或者兩項都能提供,比如在l2的分級中,駕駛操作者就已經從「人類」變更為「系統」,也就是說,在l2的分級中,自動駕駛系統已經可以勝任車輛的主要操控者角色,人類則淪為協同操控。

而到了l3和l4,便就是成熟的自動駕駛級別了,在這兩個分級中,駕駛系統已經可以完成所有駕駛操作,人類在車輛的駕駛過程中,已經轉變為「顧問」的角色,即只需要回答自動駕駛的問答,比如路線的選擇,以及速度的限定等。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當然,若是完全的l4等級,那人類甚至可以不用自主選擇駕駛模式,因為,自動駕駛系統會代替人類給出最優方案,只是該項功能只允許在特定駕駛區域實現。

至於最終的l5等級,駕駛系統則可以全權替代人類駕駛,無論是路線選擇,還是速度操控,又或是停車位的爭取,人類都無需操心。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相較於l4的特定區域自動化,l5根本就沒有區域限定,就算是在地下停車場和山路這樣的特殊路段,自動駕駛系統都可以照常工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駕駛。

不過,就眼下的研發進度來看,人類距離l5級別自動駕駛的落地還非常遙遠,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眼下人類能算作成熟的自動駕駛系統,其級別也只能達到l2。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更為關鍵的是,在自動駕駛的分級中,l2到l3正好是一次飛躍,可遺憾的是,人類社會似乎還沒有做好完全進入l3級別的準備。

l2到l3:科技方向存在分歧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的是,自動駕駛等級從l2到l3,它們之間主要存在兩個難點,那就是法規和技術。

法規,這個很好理解,指的就是針對自動駕駛而施行的法律法規,比如因自動駕駛而導致的傷亡,其責任如何劃分;又比如自動駕駛適行區域的劃定等等,這些都是法規方面的問題。

有人可能會提出疑問:為什麼從l0到l2時,不需要新法規,而到了l3卻有了法規需求了呢?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也正是l3和l2之間最核心的區別,那就是進行駕控環境的監控者到底是人類,還是自動駕駛系統。

簡單來說,在l2級別的自動駕駛中,系統雖然能夠控制方向和速度,但對車輛周邊情況進行把控的主體仍然還是人類。

可若是來到l3級別,那完成環境把控的主體,就需要變更為系統,人類需要做的,僅僅是回答系統的問詢即可。

這意味著,人類在整個駕駛過程中的地位會逐漸邊緣化,那一旦發生事故,與人類駕駛員的關聯性就會有所削弱,甚至,還會出現系統全責而人類無責的情況。

同時,系統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這預示著,若是不進行自動駕駛區域劃分的話,那對於其他行人的生命安全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因此,從l2到l3級別,法規是首當其衝的難關,但值得慶幸的是,各國為了能儘快落實自動駕駛,都紛紛出台了適應性政策,比如我國在2022年8月時,就發布了《關於做好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根據該文件的內容,我國將在廣州和深圳等地,建立固定的自動駕駛適行路線,以及特定的試行模式,以確保我國自動駕駛的測試能夠順利開展。

從這一點來看,法規這項難點已經逐步得到解決,而除去法規一項後,便只剩下技術這一關了,而技術難關的關鍵則只有一項,那就是激光雷達。

自動駕駛所用的激光雷達,全稱為車載激光雷達(lidar),其原理和其他雷達相似,只是它發射出來的是激光,即通過激光碰撞物體的折射,來判斷該物體的大小,以及與車身間的距離。

同時,這種激光雷達還具備相當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傳輸能力,這意味著,它能夠對探測信息進行解析,並將其上傳到衛星終端和車輛終端,以便於自動駕駛系統做出反應。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所以,我們其實能將激光雷達,理解成自動駕駛的眼睛,它能夠替代先前人類的目視判斷,從而讓自動駕駛系統也具備對環境的判斷能力。

不過,科技界中對激光雷達的運用仍存在爭議,即「弱感知+超強智能」與「強感知+強智能」的兩個方向。

其中,「強感知+強智能」模式強調必須要使用激光雷達,正如其名所述,這種模式需要超強的對外感知能力,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便只剩激光雷達,目前谷歌自動駕駛選擇的就是該方向。

而另一種「弱感知+超強智能」模式,則更強調智能分析的作用,即通過普通雷達來對環境信息進行基本的收集,之後交予超智能終端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得出最優的路線和駕駛方法,現在最具代表性的採用者,便就是特斯拉。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這兩種模式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實現自動駕駛的辦法,且各具利弊,比如激光雷達的難點就在於造價貴,且技術具有壟斷性,要知道,世界激光雷達市場基本都被velodyne公司壟斷。

也就是說,無論是哪一家企業想突破自動駕駛,都需要從velodyne購入激光雷達,而這家公司作為行業「獨角獸」,在價格方面就顯得尤為自信。

而velodyne在價格方面的自信,也就導致這種自動駕駛模式的成本非常高,要想投入實際運用,就過不了價格這一關。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當然,或許也正是源於這一點,所以該模式一直未能投入實際運用,反倒是特斯拉在越過了激光雷達後,已經率先讓用戶實現了自動駕駛,只是礙於終端智能性不高,從而造成了不少自動駕駛事故,惹得多國紛紛禁用特斯拉的自動駕駛。

中國的自動駕駛:或許能彎道超車

然而,無論是谷歌為代表的「強感知+強智能」,還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弱感知+超強智能」,我國在技術層面幾乎都沒有基礎,尤其是激光雷達領域,我國起步非常晚,核心技術掌握實在太少,要想實現自研自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正如《中國科技信息》雜誌在文章中所述:

「在激光雷達領域國貨幾乎沒有話語權。」

但根據我國科技發展的速度來看,未來是必然能夠追上歐美步伐的,只是所用事件或許要稍長一些。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自動駕駛目前已經走出了「第三條路」,那就是「車路協同」模式。

這種模式和以上兩種模式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車路協同是讓路也同樣變得智能,舉個簡單的例子,一輛自動駕駛的汽車在路上行駛時,它不需要依賴激光雷達來感知路況,道路上設置的感測器會主動發送路況信息給車輛終端。

國產激光雷達無話語權,汽車無人駕駛難實現,我國如何彎道超車? - 天天要聞

換句話來說,車路協同模式下,激光雷達就不再是必備項,反倒是全覆蓋的5g網路,以及超強道路基建才是重中之重。

顯然,相較於研發激光雷達,5g網路和道路的建設,才是我國的核心強項,因此,在車路協同模式的加持下,我國很可能將會完成自動駕駛方面的「彎道超車」。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想買車別錯過長安啟源A07,空間、配置、動力均表現出色 - 天天要聞

想買車別錯過長安啟源A07,空間、配置、動力均表現出色

過去國產車一直給人以技術不行只會純堆配置的印象,在一代代中國汽車工匠的努力下,不但在質量、性價比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長安啟源A07 ( 參數 | 詢價 | 圖片 ) 的後期用車成本是它的潛在消費者比較關注的點。
建議大家:汽車別買這「3種」!既貴又不實用,已經淪為智商稅 - 天天要聞

建議大家:汽車別買這「3種」!既貴又不實用,已經淪為智商稅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現在的汽車市場,變化越來越快了。一方面,新技術、新平台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也早就不再只是「能跑、能裝」那麼簡單…但問題是——很多人買車時,思路還停留在五年前:覺得這個品牌靠譜、那款車口碑不錯,那再買一台,肯定
全新馬自達CX-5預告,2.5L插混,銷量能翻番嗎? - 天天要聞

全新馬自達CX-5預告,2.5L插混,銷量能翻番嗎?

今年3月馬自達6官宣全球停產,23年的銷售時間永遠停止,與此同時,馬自達3昂克賽拉還可以承擔銷量重任,儘管長安馬自達積極的電氣化升級,馬自達EZ-6的訂單數據不錯,但最近時間,馬自達CX-5才是銷量支柱。馬自達CX-5的銷量雖然只有兩三千台
福特美國電池工廠用寧德時代技術遭質疑,福特稱合法且必要 - 天天要聞

福特美國電池工廠用寧德時代技術遭質疑,福特稱合法且必要

IT之家 7 月 2 日消息,位於美國密歇根州的福特電動汽車電池工廠 —— 藍橢圓電池公園(BlueOval Battery Park Michigan)自開工建設以來便受到來自美國方面的質疑,一方面,當地居民擔心該項目會對社區環境和生活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部分美國立法者則對福特計劃在此使用中國寧德時代(CATL)授權的磷酸鐵鋰(LFP)電...
2025車市半年考| 小米、比亞迪領銜中國車企市值排行榜 保時捷跌出全球TOP10 - 天天要聞

2025車市半年考| 小米、比亞迪領銜中國車企市值排行榜 保時捷跌出全球TOP10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徐昊)2025年上半年全球市場的風雲激蕩,在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榜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其中,中國大陸車企以銷量與技術雙輪驅動市值增長,在全球車企市值五十強中佔據17席,並正藉此重塑著行業競爭版圖。截至北京時間7月1日收盤,財聯社記者統計了全球車企市值排名前十位,其中特斯拉、豐田依舊排名第一、...
比亞迪公布上半年銷量,加快打造「出海艦隊」 - 天天要聞

比亞迪公布上半年銷量,加快打造「出海艦隊」

7月1日,比亞迪發布6月產銷快報,6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38.25萬輛,去年同期為34.17萬輛,本年累計銷量為214.6萬輛,同比增加33.04%。按動力類型劃分,6月比亞迪純電動車銷量20.69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17.07萬輛。加快打造「出海艦隊」開拓海外市場是比亞迪今年明確的戰略目標,也是比亞迪達成目標銷量的關鍵之一。...
最新兩輪電動車銷量榜出爐:雅迪穩第一、九號最迅猛 - 天天要聞

最新兩輪電動車銷量榜出爐:雅迪穩第一、九號最迅猛

快科技7月2日消息,奧維雲網公布了2025年1-5月中國兩輪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態勢。在這期間,雅迪以26.4%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憑藉在技術研發、品牌推廣以及渠道鋪設等多方面的深厚積累,雅迪持續鞏固其領先地位。愛瑪緊隨其後,市場份額達20.2%。愛瑪積極順應市場趨勢,不斷推陳出新,其產品在外觀設計和智能化功能上頗具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