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知名的基建大國,所掌握的基建技術也是數一數二的,甚至有很多工程的成功被外國人稱之為奇蹟。說到中國的基建項目,就不得不提到橋樑,其中,最有名的橋樑工程當屬港珠澳大橋。
在2018年的時候,斥資1269億耗費九年時間所建設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運營,而時至今天,港珠澳大橋的運營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年。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情況卻是不盡人意的,如此宏偉的工程所迎來的車流量零零散散,而港珠澳大橋的運營也在不斷的虧損。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港珠澳大橋出現沒有車輛來往的局面的呢?
雖然港珠澳大橋在2009年的時候才開始開工建設,但早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來自香港的一名商人胡應湘就提出了相關的想法。並且在1997年香港正式回歸祖國懷抱之後,胡應湘再次向相關部門給出了建設港珠澳大橋的建議,並且表示自己願意出資建設。
只不過就當時的情況來說,由於時代的局限性,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始終沒有得到落實。直到2009年的時候,在天時地利人和等各項條件的加持下,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
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由於港珠澳大橋所設計的經過區域的海面上沒有自然島嶼的銜接,所以想要讓橋樑得以穩固,只能通過人工造島的方式來固定圓形鋼筒。並且在海面施工的過程中,項目團隊還需要面臨複雜多變的海底環境,以及自然氣候的影響等等,所以其施工難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
最終,經過九年的建設時間耗資高達1269億的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正式完工,與此同時,港珠澳大橋也成為了世界上施工難度最大以及最長的跨海大橋。
不可否認的是,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對香港,澳門和廣東之間的經濟往來是非常具有推動性的,並且也加快了粵港澳經濟一體化的進程。這一項目在被提出的時候便被寄予厚望,而當珠澳大橋正式完工之後,所寄予的厚望只會更多。只不過備受憧憬的港珠澳大橋的車流情況卻非常的稀少,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狀呢?
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表示,港珠澳大橋來往通行的車輛平均每天下來只有4000多輛,就算按照一輛車150元的過路費來計算,一年所能夠實現的收益不過只有2.3億元,與一千兩百多億的成本投資是完全不匹配的。再加上港珠澳大橋在運營的過程中也需要付出高昂的維修及養護成本,收入有限但成本不斷增多的情況,讓港珠澳大橋只能不斷地虧損。
根據相關的車主透露,之所以車主們不想去港珠澳大橋通行,主要還是因為想要在廣州大橋上通行的標準太高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符合這樣的標準。比如說從廣東省去香港和澳門就需要有港澳通行證以及駕駛證,而且在進入香港,澳門的時候,車牌也是有限制的。
也就是說,想要在港珠澳大橋上通行,車主們除了內地的駕照需要考取,還需要拿到香港,澳門的通行證和駕駛證。並且在車輛的上牌方面也需要掛三個地方的車牌,也就是廣州,香港,澳門的車牌。
在此過程中,先不說考取駕駛證和辦理通行證的費用,僅僅是車輛的上牌成本就非常的高,在他人代辦的情況下,所需要的代辦費就高達5萬。而且如果要購買已經上牌了的車輛,那麼費用就可以高達百萬。
更重要的是,並不是人們想要申請三地車牌就能夠申請得到的,香港地區的車輛在申請內地車牌的時候,需要在內地有投資才行。並且三年內所累積的納稅額度不同,所對應的車輛辦理的數量就不一樣。
比如說如果三年在內地的累計納稅額可以達到10萬那麼多,就可以申請辦理一輛車牌;如果可以達到50萬,就可以申請兩輛車牌;如果可以達到100萬,那麼就可以申請三輛車的車牌。除此之外,在廣東省內地進入香港的時候,想要申請車牌的主體,大多數是比較有資質的企業才行,並且三年的納稅額要超過100萬。
所以說,在如此嚴格要求的限制下,大部分車輛就已經被淘汰了,最終導致能夠在廣州大橋上路的車輛就比較少。在此情況之下,一些人就會有所疑惑,只賠錢不賺錢的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於「雞肋」,那麼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意義究竟何在呢?
不可否認的是從短期來看,港珠澳大橋確實處於不斷的虧損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應該從長期的角度來考慮。內地和香港,澳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存在比較大的差距的,受到歷史原因影響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香港,澳門的經濟發展程度普遍都比較高,而內地的經濟發展起步時間就比較晚,發展水平自然與香港和澳門有所差距。
不過,就目前來說,內地的經濟也在不斷地升級轉型,如果度過了這段轉型期,那麼內地經濟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的,可以不斷的縮小與香港,澳門之間的差距。到了那個時候,三地之間的車輛通行條件自然也就會被放寬,港珠澳大橋也能夠真正成為平民可以通行的道路。
結語:
從總體上來說,港珠澳大橋之所以會出現車流量比較稀少的情況,主要還是因為現階段的內地和香港,澳門之間,存在經濟發展程度以及制度差異,導致內地與香港,澳門之間的通行的要求比較高,這樣一來,大多數老普通老百姓可能就無法達到要求。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內地的經濟也在不斷地提升,與香港,澳門的差距不斷縮小,在這樣的背景下,港珠澳大橋實現平民通行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今日話題:耗資1269億卻成擺設?港珠澳大橋為啥「無車過」?車主:要求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