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府志》記載了一位高僧的故事。這位高僧就是靈山大師,他的俗家名字叫潘傳然,家住湖北安陸的東郊。
潘家是書香門第,潘傳然家學淵源,少年成名,博學多才,二十歲就做了官,過著優哉游哉的閑適生活。
潘傳然在公務之餘,喜歡閱讀佛教典籍,還專門買了一個木魚,每天早晚敲上幾遍。外面的人聽到木魚聲,都開玩笑說潘傳然是個和尚轉世。
不過這時候的潘傳然只是愛好佛法,並沒有出家做和尚的打算,他家裡有個美麗的妻子,兩人郎才女貌,門當戶對,堪稱一對璧人。
有一次,潘傳然趁著府衙休假,前去佛寺拜訪高僧禧公大師。
禧公大師命弟子為潘傳然準備了一壺清茶,兩人邊喝邊聊,相談甚歡。
潘傳然問禧公大師:「大師,我嚮往佛法卻又捨不得人間的富貴情感,該如何是好呢?」
禧公大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對潘傳然說了一句:「藕絮系風帆,如何問弱水?」潘傳然聽了恍然大悟,心中立時有了決定。
回家之後,潘傳然和妻子訣別,然後辭去一身官職,來到禧公大師門下,主動請求削髮做了和尚,法號「靈山」。
這一年,靈山和尚才二十六歲。此後,靈山和尚跟隨禧公大師修行了幾年,進境神速,造詣超群。
之後,靈山和尚離開禧公大師,自己搭建了一茅草屋,每日在其中誦經念佛,一定要念夠十萬聲才肯睡覺。
本來出家人雖然清苦卻是安穩的,可惜被一夥強盜給打擾了。當時一夥賊人造反,來到了靈山和尚居住的地方,茅屋窄小,靈山和尚無處可避,就走出茅屋面對賊人。
賊人們手持刀槍,逼問靈山和尚:「聽說你是一位高僧,那麼你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成佛?說得好,饒你不死,否則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面對賊人的威脅和刀劍,靈山和尚毫無懼色,鎮定如常地回答了十個字:「不殺人,不放火,便是活佛」。
賊人聽了這句話,心中既感到慚愧,又佩服靈山和尚大無畏的勇氣,於是紛紛扔下弓箭兵器,對著靈山和尚跪拜行禮,然後下山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