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心造相由心生

2022年10月02日06:14:22 佛學 1766

命由心造相由心生 - 天天要聞

01. 不拘小節,喜歡穩中求勝

老話說得好:成大業者必有天助,天助者必有天德。

沒有人能一飛衝天,只有不斷累積的質變。

做事,不驕不躁,不氣不餒,默默前行,不狂不傲,才能擁有更多可能,成就非凡。

做人,寬以待人,嚴於律己,不斤斤計較,不患得患失,才能擁有一身貴氣,受人歡迎。

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知道與人計較就是浪費,這樣的人貴人越來越多,道路也才會越走越寬廣。

命由心造相由心生 - 天天要聞

02. 誠實守信,喜歡善始善終

誠信是做人之本,說話要算數,做事要靠譜。

一個聰明的人,一定一諾千金,穩重大氣,不會為眼前利益把人背叛,不會為金銀錢財把人算計。

一個頭腦清晰的人,不管大事小事,都會做到有頭有尾。

因為他明白,有始有終才能令人信服,腳踏實地才能受人依賴,持之以恆才能馬到成功。

命由心造相由心生 - 天天要聞

03. 善良悲憫,喜歡慎獨自守

善心生貴相,善良是一個人最大的「貴相」。

一個人如果心術不正,其他事情就會不值一提了,就算有成就也會墮於黑暗。

曾國藩說過:自修之道,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在於慎獨。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容易「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標準和判斷,而有貴相的人,就算前路坎坷生活變故,也有自己的辦法和認知。

他們不慌亂不丟掉底線,然後放平心態找到出路。

命由心造相由心生 - 天天要聞

04. 達觀洒脫,喜歡順其自然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得到失去每天上演,悲傷快樂輪流上場。

人生有諸多考驗,要明白心態會決定一切。

心態好則事事好,心放寬則事事安。

人要學會轉變自己的心態,把消極的丟掉,把積極地留下,讓自己人生永遠往有利的方向發展。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糾結煩惱活在當下。

貴相之人,能看破看淡就是達觀,能順其自然就是洒脫。

命由心造相由心生 - 天天要聞

人的貴相,永遠來自好心態、好習慣、好行為。

人的福氣,不是在於別人說什麼,而是在於自己做了什麼。

長相是父母給的,面相是自己修的。

心修好了,相貌自然就好了,命運自然就好了。

貴相之人,外不欺人,內不欺己,上不欺天,表裡如一,光明磊落。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