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藏傳佛教中,班禪作為擁有佛教最高宗教權利的高僧,在出家期間有比一般僧人更為嚴格的戒律,不僅不可以結婚,更是需要將人間的七情六慾全部都忘得一乾二淨。
但在班禪制度沿襲的這漫長的六百年歲月之中,從第一任班禪大師到如今的第十一任,中間有一任班禪卻娶了老婆、生了女兒,也因此成為了歷代班禪之中唯一一位因為結婚而還俗的班禪。
年幼的十世班禪
這個人就是3歲時就已經被甄選為轉世靈童的十世班禪確吉堅贊。
1978年6月,十世班禪和妻子李潔在民族文化宮舉行了隆重的結婚典禮,從結婚那日起,他便脫下了袈裟,正式還俗,並且再也沒有再穿上過那曾經象徵著崇高地位的僧袍。
婚後五年,十世班禪和妻子誕下一女,並為她取名「堯西·班·仁吉旺姆」,這在密宗代表著「智慧的聖母」。
十世班禪對這個女兒是如獲珍寶,非常寵愛。儘管他已經還俗多年,但在藏區還是依然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所以仁吉旺姆作為班禪的女兒,在藏區都被信徒們親切地稱呼為「仁吉公主」。
儘管十世班禪在還俗後一家三口一直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還是有許多人對此表示不解,有人甚至直接提出了疑問:「班禪怎麼會娶妻生女呢?」
這還要從十世班禪本人的經歷說起。
年輕的「活佛轉世」
十世班禪大師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也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他畢生為國家、為民族、為佛教事業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1938年2月3日,十世班禪大師出生在青海省循化縣文都鄉的一個藏族農民家庭,他的家族是西藏薩迦教氏的後裔,在歷史上就同中原的關係很密切。
在《文都寺志》中就曾有過這樣的記載,西藏薩迦教氏人受元世祖忽必烈之命,管理藏族地區的宗教事務,並且一直受民眾愛戴和擁護。
1937年12月1日,九世班禪圓寂。國民政府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於1941年撥款批准進行轉世靈童尋訪,為找到下一任班禪而做準備。
同年,年僅3歲的十世班禪被選定為九世班禪的轉世靈童,在1949年6月被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批准成為十世班禪,並取法名為羅桑赤烈倫珠·確吉堅贊,簡稱確吉堅贊。
後同年8月,國民政府派正式官員前往青海主持了他的坐床典禮,於是他正式成為合法的十世班禪,受到廣大僧眾、信眾的崇拜和敬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西藏地區雖然成功驅逐帝國主義勢力的干涉,但還殘留解放戰爭時期所余留下的一些黨爭問題。
儘管國民政府已經全線崩潰,但在藏區仍有部分不法分子試圖借新中國剛成立的契機,擾亂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十世班禪在10月1日立即與毛澤東和朱德兩位領袖取得了聯繫,表示會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他在給毛澤東致電的時候說:
「代表祖國的是共產黨,那麼我就堅定支持共產黨。」
這一舉動,也讓他成功獲得了毛澤東的肯定。毛澤東馬上回電十世班禪:
「希望您能和全西藏愛國人士一起努力,為西藏解放和漢藏人民的團結而奮鬥。」
至此開始,十世班禪就一直奔走在解放西藏和維護祖國統一的道路之上。
1950年,十世班禪派團抵達北京,像中央人民政府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並提出了解決西藏問題的方案。
在北京,他首次旗幟鮮明地向西藏、全國表示要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對廣大藏傳佛教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951年4月,十世班禪又再到北京支持推動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關於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
毛澤東親自在天安門城樓接見十世班禪,簽訂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又稱《十七條協議》)。
在此次協議簽訂之後,西藏地區的民族團結終於再度出現新局面,在這份協議的推動實施之下祖國統一也有了更進一步的邁進。
周總理和十世班禪
1954年,16歲的十世班禪因此成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成為了全國首位最年輕的政協主席。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這句話是十世班禪大師的口頭禪。
這位英俊聰穎、文雅大方的少年在每次講經時,總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宣傳黨的政策,並號召信眾僧眾都要熱愛共產黨。而且每當號召開始時,他都會用這句口頭禪作為開頭。
聽他講經的僧眾、信眾也在他的影響之下,逐漸樹立起了愛黨愛國的正確價值觀。
1956年,十世班禪被中央政府委任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委員的職位。
他帶領僧眾到印度參加釋迦牟尼涅盤2500周年紀念活動,並且榮獲了印度婆羅奈斯佛教大學榮譽佛學博士學位。
在印度參訪時,十世班禪見到了當時同樣在印度參加訪問活動的周恩來。
他在見到周恩來時激動地上前握住他的手,並且嚴肅而又認真地再次對周恩來表態:
「總理放心,中央放心,我絕對不會受到外界影響,一定按照中央的要求辦事。」
十世班禪與中共領導人合影
在那個危機四伏、分裂分子蠢蠢欲動的年代,十世班禪也確實始終貫徹自己的承諾,不僅在藏區發生叛亂和有人阻擾改革的時候挺身而出,並且他還積極組織全藏區的愛國人士,建立起了一隻反分裂的隊伍,有力地保衛了藏區的和平與安定。
1959年3月,中央委任十世班禪為西藏自治區籌委會代理主任委員,此後十世班禪大師便更加努力地為維護祖國統一和保障西藏地區安定的事業而奮鬥。
他通讀了中國歷史、中共黨史、馬列著作和《毛澤東選集》,而且開始努力地學習漢語。
十世班禪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說他當時把《新華字典》從方的磨成了圓的,白的翻成了黑的,新的翻成了舊的,但同時漢語水平也確實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和高度。
1978年,中央政府組織了一批考察團去訪問各地,看看祖國的山河變化,其中就邀請了像十世班禪這樣的特殊民主人士。
當時帶團的副隊長正是前國民黨將領董其武,這也為十世班禪結下凡間姻緣埋下了伏筆。
情緣
十世班禪在這支考察隊伍當中年紀是最小的,於是他和董其武身邊年齡相仿的警衛員關係比較親近。
在經過了幾個月的朝夕共處之後,在一次走心的交談中,這位年輕的班禪向警衛員袒露了自己的心聲:他想找個對象結婚。
警衛員一聽,連忙找到和他關係也比較好的董其武的外孫女——李潔,托她介紹一些女伴給十世班禪認識。
此時的李潔不到20歲,還在軍醫大學讀書。她一聽是班禪要找結婚對象,忍不住對這位十世班禪大師好奇起來。
對年輕的警衛員小伙來說,班禪和團隊里其他的人沒有太多的區別,只是更年輕一些。
但李潔從小就在董其武的身邊長大,對這些歷史典故可以說是了如指掌,雖然她從來沒有見過十世班禪,但也聽到過他的傳聞,所以便想要親自見上班禪一面。
心思單純的十世班禪聽到有女孩肯跟自己見面,也沒有仔細詢問其中的原由,還以為是警衛員給自己介紹的對象,便欣然同意前往。
只是兩邊其實都沒有了解清楚,一開始兩人的見面根本就不是相親。
不過也正是在這樣的陰差陽錯之下,十世班禪得以見到了讓他一見鍾情的女子。李潔不僅相貌美麗,並且見識豐富,兩人一聊起天來就停不下來。
從未有過任何感情經驗的班禪,在與李潔的相處過程之中也顯得十分坦誠和率性,讓李潔也很快就對他萌發了情愫。
就這樣,兩人在你來我往之中慢慢陷入了愛河。但對於兩人的這段感情而言,周圍的人都不太看好。
一方面十世班禪曾經是宗教領袖,兩人背景差異過大,且班禪已經40多歲,兩人年齡相差過大;另一方面他還在受監管,並非完全是自由身份。所以李潔的家人,包括她的外公董其武,一開始非常反對兩人在一起。
但畢竟愛情的力量偉大,再加上十世班禪和李潔都有著超乎想像的堅定,於是在1979年,他們還是不顧一切地結婚了。
這場婚姻,雖然沒能得到李潔家人的祝福,但還是獲得了中央的批准,十世班禪也再也沒有穿過袈裟,只穿藏袍。即便是參加重大的宗教活動,他也會表明自己的已婚身份。
1983年,兩人生下了唯一的女兒,並給她取名為堯西·班·仁吉旺姆。
在仁吉旺姆出生一百天時,鄧穎超和習仲勛都到場祝賀。並且鄧穎超還親自給仁吉旺姆取了個小名「團團」,希望漢藏民族之間也能夠永遠團結,團團圓圓。
十世班禪後來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和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主任委員這兩個身份,為維護祖國和民族團結的事業繼續奮鬥著。
不過遺憾的是,在1989年,十世班禪因為操勞過度,突發心臟病去世。
可以說,他這一生充滿傳奇,雖然身為活佛班禪,卻娶妻生子,即使還俗也依然受到信眾和僧眾的擁戴。
這主要還是因為他這一輩子都在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團結而活,所以能得到如此多人的尊重和崇敬。
那麼,到底班禪活佛能不能結婚?其實從制度上來講,藏區活佛通婚是可行的。
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比較重要的一支,至今流傳也上千年了,並且陸續又形成了寧瑪、噶舉、格魯等重要教派,分布在藏族和蒙古族等多個民族聚居區。
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獨有的一種傳承製度,本義是為「化身」。
在佛教理論中的說法是,因為一切眾生的靈魂不滅,所以會在六道輪迴之中不斷地轉生。
佛、菩薩都是為了救度眾生而顯化人間的,所以佛教在傳入西藏後就有活佛轉世的這種說法,認為在佛教之中受人敬仰愛戴的高僧便是佛和菩薩的化身,在人間會一直不斷地輪迴,產生活佛轉世。
所以作為一種藏轉佛教內重要的傳承製度,活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嚴格說來,活佛並非就等同於僧人,在沒有進行正式地剃度、受戒這些儀式之前,他們也和普通人一樣,並不是出家的和尚。
所以活佛不僅可以結婚,也能夠生子延續後代。
不過班禪就不同了,如果經過了一定的宗教程序,並且受到中央的批准,那麼就會被正式認定為前世班禪的轉世和沿襲。
尤其在經過剃度、受戒、取法名、坐床等這一系列正式的儀式後,其實也就是從普通人成為出家僧人了。
因此,要問活佛是否可以結婚,那答案當然是可以的。但要問班禪活佛能不能結婚,從制度和戒律來說回答都是否定的。
十世班禪作為歷代班禪中唯一一個破例的轉世活佛,能夠結婚的原因其實主要還是因為在此之前,他的班禪身份已經名存實亡,從那個時候起他就與普通活佛一般無二了。
再加上這段婚姻也受到了中央的批准和認可,所以兩人才能順利地得以成婚。
如果要再問起後代的班禪還可以像他一樣娶妻生子嗎?答案應該也是不能的。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仁吉旺姆也將會成為歷代班禪轉世的唯一一個女兒。
後繼有人
仁吉旺姆和十世班禪一樣,不僅心繫祖國,也心系藏區的所有人民。
在爸爸去世之後,年幼的仁吉旺姆和媽媽李潔兩人相依為命。在讀完小學之後,媽媽便將她送去美國讀書。
因為1991年也正趕上出國留學的一個小熱潮,本就受過高等教育的李潔,在思考再三之後也規劃好了女兒的學習發展路線。仁吉旺姆從13歲起,就開始了在美國的漫漫求學路。
從初中、高中再到大學,等到大學畢業的時候,學業小有成就的仁吉旺姆已經收到了不少海外名校遞過來的橄欖枝,其中不乏像牛津、劍橋這些世界頂尖的學校。
但這些學校她早就不再多看一眼,因為她心中已經有了要去的地方,而且她多年來的努力也正是為了這一步——回國入讀清華大學的博士!
其實從出生開始,仁吉旺姆就在爸爸的影響之下不斷地學習藏區和藏學文化,還在很小的時候,爸爸作為班禪的影響就深深地印刻進了她的心中。
她對十世班禪常常掛在嘴邊的「團結」很有感觸,因為在西藏,如果父母一方是漢人或藏人,那麼,他們生下的孩子就是「團結族」。
仁吉旺姆說自己就屬於「團結族」。
2000年,快滿18歲的仁吉旺姆和媽媽一起回到西藏悼念父親。在看到幾乎每個藏民家裡都供奉著十世班禪的照片時,仁吉旺姆也感受到了一份責任。
「大家都這麼熱愛父親,我一直覺得我應該為這些老百姓做點什麼,因為我是我父親的女兒。我很小就知道不論做什麼事情,好壞都直接影響父親的聲譽,所以,那份責任心,從小就有。」
帶著這樣的責任心和感悟,仁吉旺姆在入讀清華大學之後更加刻苦,同時她也在心裡默默樹立起了一個目標:繼續爸爸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業。
2008年時,仁吉旺姆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塞瓦眼科醫療援助項目帶入了藏區,為數名白內障患者帶去了重見光明的希望。
2010年玉樹地震,仁吉旺姆第一時間捐款捐助物資,並在一周之後跟隨物資運送車隊抵達災區,同時還帶去了200多萬的物資慰問受災藏區同胞。
在玉樹震後復建時,仁吉旺姆繼續出資援助修建學校,不僅給多所受災的學校捐款捐物,甚至還新修建了一所學校用於在地震時學校被毀的學生上課。
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仁吉旺姆也因為出色的學業成績任職過中國人民銀行中央銀行合作處副處長、國際貨幣基金處副處長等重要金融崗位。
她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和自己的父親十世班禪一樣的作用,那就是積極促進西藏地區的團結穩定,為祖國的統一安寧發揮著作用。
作為班禪之女,她將愛國愛教的信念深化到了整個藏區,但作為她自己,她努力地為國家金融建設不斷地做出貢獻。雖然不似班禪,但仍然閃耀著無私奉獻的光芒。
十世班禪一家
如今,十世班禪已經離世三十三年。就像鄧小平同志讚譽他是「我們國家一個最好的愛國者」。
我們很欣慰能夠在民族地區還仍然能有和班禪之女一樣,傳承著他的愛國遺志的眾多愛國人士,大家都在不停地為了民族團結和西藏地區的和平安定而努力著。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我們的祖國能夠因為團結統一而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
對於十世班禪的這段婚姻,以及其女兒現在仍在祖國團結的道路上奉獻,各位讀者有什麼想法呢?可以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