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2022年06月29日07:58:11 佛學 1506

瑞典美術史家奧斯伍爾德·喜龍仁(Osvald Siren)關於中國雕塑與西方雕塑有一段極為精彩的點評,拿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和某些中國佛造像作比較,例如試把龍門大佛放在摩西像的旁邊。可以想像,一邊是變化複雜的坐姿,突起的肌肉,強調動態和奮力的戲劇性的衣褶;另一邊則是全然的休憩,純粹的正向,兩腿交叉,兩臂貼身下垂——這是「自我觀照」的姿態,這樣的作品使人不禁意識到,儘管文藝復興的雕刻把個性的刻畫提升到相當高的境界,卻也只不過是生命淵澤之上一些浮面的漪瀾。

或許是喜龍仁先生對中國佛造像有所偏愛,但是卻道出了一個共知的特點,既中國佛造像已經超越了形體和傳統造型語言所追求的簡單觀感,升華到了形而上的層面。

有一則小故事,梁思成先生曾經在佛光寺後山撿到一件唐代小胖腳丫,愛不釋手,經常拿出來曬,還在後面寫上「莫待臨時抱」,可見在佛造像中,佛的手與腳這些殘件也都包含著很強的藝術性與極大的信息量。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對於佛手而言,中國畫的造型方法和意境營造完美的融入其中,這使得手的形體之美獨具一格,超脫而空靈。佛家所追求的圓滿,覺悟的境界正是通過這些獨特的表現方法展現得絲絲入扣。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波士頓博物館藏中國隋代菩薩立像


佛手,相當於佛教的手語,不同手勢的變化及組合表達的意義也不盡相同,經過歷朝歷代的更迭演變,而形成了一種佛教文化的標誌性符號,統稱為手印。下圖是筆者簡單繪製的幾種常見手印圖,供參考。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藝術風格的形成取決於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故此,不同時代佛手的風格會有所變化,這也是與當時的審美息息相關的。例如北魏早期的佛手扁、拙,東魏稍圓潤,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佛手圓潤飽滿到極致,了解這些基本特徵之後,單憑手形特徵就能判斷出一尊造像的大概年份。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北魏:扁而拙,頗為呆板,比例不協調。

東魏:從呆板逐漸向圓潤過渡。

北齊:圓潤,富有彈性,比例協調。

隋唐:比例勻稱,形體飽滿,特別是盛唐氣勢外放,線條靈動。


佛手的共同特點


一、不完全按自然規律的主觀塑造。

與西方雕塑的寫實相比,中國的造像由於缺乏對人體結構的客觀研究而有一定的主觀空間。佛手的結構經過概括和提煉,在手指的彎曲與舒張程度上,手背的弧形線條上,以及沒有明顯的指關節、血管與肌肉(力士手除外)等方面,全部都是違背了生理結構的塑造。然而,恰恰如此才使得中國雕塑充滿了線條輕鬆舒暢的繪畫性。


二、概括性的曲線。

佛手在整體上採用弧線構造,線條極具節奏感,充滿韻律。


三、充滿舒緩、放鬆的情緒。

曲線形的線條會使整個動勢顯得放鬆而寧靜,甚至可以體會到與世界的融合,即佛教所提出的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明心見性是也。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所持之物


一、蓮花、楊枝等植物,其中蓮花最為常見,由於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徵,一直以來被佛家比喻成佛法或者佛的化身,蓮台在佛教中還具有化生的作用,比如童子、天人等從其中化生而來,稱為蓮華化生。


二、寶瓶、凈瓶、法輪等這些佛教法器,分別具有不同的意義。提凈瓶者多為觀世音,瓶中貯水用以凈手也有潔凈之意;持法輪寓意法輪常轉,佛法永恆之意。


三、匣類,方形或圓形的盒子。古印度的佛經是抄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然後用絲織物串連起來裝在匣子里,故匣子就是佛經的代表。

還有一類刀、劍等兵器的暫不敘述。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佛手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北魏 手持蓮花菩薩手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東魏晚期/北齊 菩薩手持化生童子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東魏 菩薩手持環行法器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北齊 菩薩手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北齊 菩薩手持法器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北齊 菩薩手提衣帶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北齊 手持蓮花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北齊/隋 菩薩手提凈瓶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佛手:一文看懂佛教造像手形 - 天天要聞

唐代 線條飽滿圓潤

當我們欣賞古希臘羅馬時代中那些完美的手部刻畫時,可以感受到血液在裡面流動,甚至覺得它是有溫度的生命體,而當你靜觀一隻中國的佛手時,你將能獲得一種圓滿的心境,以及超脫與安寧,這正是佛家的法喜之情,特別是經歷了千百年的時光洗禮後,她們身上散發著一種蒼茫和空寂的氣質。佛手雖只是佛造像中一個很小的部分,但從這個角度來看,也包含了佛家的思想,無聲地傳達了佛法之宏大與凈土之美好。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著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
巴米揚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 天天要聞

巴米揚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經過壁立千仞、地無水草、山崖陡峭的鐵門關後,玄奘的小隊進入位於今天阿富汗東北部的吐火羅國。此地有阿姆河從東向西穿越整片區域,所以小麥豐饒、穀物充沛。這裡曾是漢代張騫來過的大夏故地,也是印度、波斯、希臘文化的交匯之地,更是民族融合的混血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