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不懂得溝通的父母,走不進孩子的內心

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孩子小的時候有很多話和父母講,可是長大以後就不願意和父母講,都是父母逼得。」

當襁褓中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很多父母發現原來那個事事依賴自己的寶貝,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說話了,除了一些必要的交流之外,基本就是零溝通。

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很多父母開始發愁,生怕孩子遇到什麼事情,可是即使他們想走進孩子的心裡,卻也是被拒之門外。

戴東: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一定是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著名的親子教育學家戴東曾經就接受過這樣的一個案例,一位媽媽向他求助,表示13歲的女兒在假期把自己鎖在屋子裡,不必要的時候一定不會出門;而自己在微信上和女兒溝通卻被拉黑,只好向他求助。

戴東則表上:「當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時,一定是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孩子並不是在一天的時間內變得不愛溝通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除了很小的一部分是性格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孩子對父母的話產生了抗拒,因此拒絕和父母溝通。

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的背後,隱藏著哪些問題?

1.父母的高高在上

很多父母認為自己是凌駕於孩子之上的,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在與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是帶著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但是試問你會和一個總是端著架子跟你講話的人,訴說自己的內心世界嗎?

所以,父母要學會改變自己的態度,也許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可以樹立權威,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你要讓孩子知道,你不僅是它的家長,還是和他地位平等的朋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願意跟你溝通。

2.父母不是一個好的聆聽者

有個網友曾經在網上分享過這個問題的答案,他表示:「不是我不想說,而是每次分享一個新鮮的事物和觀點時,都要被懟回來,這樣他漸漸就不願意分享了。」

很多父母做不到一個好的聆聽者,當他們抓住孩子話語里的漏洞時,就會想辦法去頂回去,證明孩子是錯誤的,但是這何嘗不是父母親自關上了和孩子溝通的大門呢?

父母想要和孩子保持好的溝通,請先學會好好的傾聽孩子說話的內容,只有你明白他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你才有機會走進他的內心,才能給他們正確的幫助。

3.父母總是代替孩子去做決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惑和難題,也會和父母的意見相反,很多父母這個時候就會不顧孩子的意見,自己給孩子做決定,但是最終和孩子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

父母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個引導者,他的人生怎麼走,能走成什麼樣與他自己的意志有很大的關係,當選擇題擺在孩子面前時,父母要做的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幫助孩子分析兩個選擇可能遇到的結果,讓孩子去權衡利弊,儘可能做出當下的「最優解」

「溝通」在家庭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他們的獨立人格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烈,如果你還保持著他們3、4歲時的教育方式,只會將他們越推越遠。不想讓孩子和自己「相對無言」,就要試著放下自己的姿態,去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只有這樣,你才能收穫孩子的真心相待。

今日話題:你認為為什麼孩子越大越不和父母溝通?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