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不像近視那麼明顯,更容易被家長忽視!

科普

弱視的發生和危害

     弱視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眼病,在學齡前及學齡兒童中患病率約為在學齡前及學齡兒童中患病率約為2-4%,我國有3億多兒童,3億兒童中約有1200萬存在弱視問題。正因為弱視不像近視那麼明顯,很多孩子只看表面看不出來,所以更容易被家長忽視。

弱視是視覺發育期內由於發育異常(單眼斜視、雙眼度數相差很大等)引起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該年齡正常兒童視力的下限值,但眼部檢查並無病變。兒童弱視的定義為:(一)3歲以下兒童為低於0.5;(二)4-5歲低於0.6;(三)6-7歲低於0.7;雙眼視力相差2行以上,如果該年齡孩子的最佳矯正視力下降到這些水平,就應該考慮是否有弱視了。

   弱視的兒童矯正視力差(即戴上最好的矯正眼鏡,視力還是差),看東西模糊,沒有正常的立體視覺,無法從事許多需要精細視覺和空間定位能力的工作。在學習和生活中也會存在很多困難,如看顯微鏡時沒有立體感,下樓梯容易摔倒等。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會影響今後的高考升學和就業等。

愛爾眼科集團遼寧省區副總院長楊積文教授表示,此外,弱視還易引起斜視,影響兒童的外貌和自信心,使生活質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