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能成為復星的稻草嗎?

梅奧醫院明確表示:本院沒有條件存放mRNA新冠疫苗。

文:稿王    編輯:說不得

北京西直門外的國家衛健委,一些山西家長很熟悉。

2010年,一個很有名的記者寫就了一篇著名的醫藥報道:山西疫苗案。據稱有近百名兒童注射疫苗後或死或殘。官方調查後的結論是:

未按規定在冷藏條件下存儲、運輸疫苗

據說,有患兒家長反映,當地衛生站的疫苗整箱整箱的放在院子里曝晒,自家孩子就是打了這種曬過的疫苗才出現問題。

十年過去了,以拇指君一點粗淺的醫學知識,至今都沒法相信疫苗受熱後會打死人,或把人打到偏癱。因為2013年底康泰生物的乙肝疫苗也導致至少7名嬰兒死亡,後來國家葯監局歸結為「偶合反應」。

要是監管層能早點從醫學詞庫里翻出這個詞,可能山西的家長們就不用一次次跑北京了。

疫苗曬過太陽還能不能打?這是一個科學問題,不是情緒問題。《中國藥典》明確要求對疫苗做熱穩定性試驗。熱穩定性最差的是口服的脊髓灰質炎疫苗,也就是「糖丸」,在37度的環境里能保持48小時穩定有效。表現最好的是乙肝疫苗,在37度能夠堅持30天。

論質量不敢說,論耐高溫,還是我們國家的疫苗靠譜。

1

前幾天,美國輝瑞公司放了個大衛星,宣布自家代理德國BioNTech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效率達到90%。

在我國,這款疫苗有一個有意思的名字:復星新冠疫苗。BioNTech公司在1月底的時候把疫苗在中國的開發銷售權交給了復星醫藥,中國以外的市場權益全部給了輝瑞。現在輝瑞取得了好消息,復星當然也能沾光。

據說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要求:對外宣傳口徑上一定要強調是「復星」新冠疫苗取得了成功,而不是輝瑞的疫苗。

他自己身先垂範。11月9日在他的個人公眾號「廣昌看世界」上,郭總向全體粉絲宣布:復星新冠疫苗的「研發合作夥伴輝瑞和BioNTech」宣布了好消息。

如果光看這段,感覺輝瑞好像是在為復星打工。

輝瑞和復星素來沒有合作關係。要說在業務上有點聯繫,那也是輝瑞通過復星參股的國葯控股銷售「萬艾可」等藥品而已。因此在國外,輝瑞並沒有說「復星是我們的研發合作夥伴」,甚至連「復星」二字都沒有提。

做臨床試驗速度沒人家快,蹭熱點倒是快得很。復星拿著輝瑞的「試驗成果」遊說國內監管機構,稱:已經和國家藥物審批中心進行了多輪溝通,爭取儘快在國內開展II期橋接試驗。

「橋接試驗」是個專業的概念,桑國衛院士曾專門寫過一篇論文。通俗的說,是指允許使用外國臨床試驗的成功數據,配合國內的小規模試驗,來證明藥品在不同人群上能取得同樣的效果。

光是「橋接試驗」還不夠,復星還表示:希望結合國外III期臨床數據申請國內註冊。

自從今年1月底談妥引進這款疫苗後,復星只完成了I期臨床試驗,而國內的國葯集團、科興等企業正在進行疫苗的海外III期臨床。復星大概率是看到自己赤著腳都追不上了,於是想到了借輝瑞III期的臨床試驗數據來國內報批。

好多年前,外資葯企私下對國內藥品審批制度頗有微詞:FDA都批了,你CFDA憑什麼不批?

但是他們不敢公開說,因為他們知道結果會像一些車後窗上貼的圖片一樣:

今天的復星醫藥,連催都不催,直接要求以別的公司III期臨床數據來批准自己的「復星新冠疫苗」。這要是能商量下來,中國藥品審批的歷史恐怕又要被改寫。

2

且不論輝瑞願不願意和復星共享數據。就在復星還沒從「90%有效性」的興奮中緩過勁來的時候,輝瑞先潑來一盆冰水。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梅奧醫院等專家都指出,mRNA疫苗只有在超低溫度下才能保存,在零下70攝氏度以下能保存6個月,在常規的2-8攝氏度時只能保存24小時。

零下70度是什麼概念呢?俄羅斯遠東地區有個村莊叫Oymyakon,是有人類永久居住的最冷的地方。近100年前的1924年,這裡測得的最低溫度是零下71.2攝氏度。

美國排名第一的梅奧醫院明確表示:本院沒有條件存放這款mRNA新冠疫苗。

輝瑞顯得很尷尬,負責供應鏈的副總想了個辦法:由輝瑞負責,用冷凍車把疫苗從總部運到美國的各家醫院,然後再給各醫院一個放乾冰的冷藏盒,「盒子里放滿乾冰,保證每天打開不超過2次,疫苗存放就沒啥大問題。」

輝瑞靈機一動想出了和稀泥的方法,復星怎麼辦?

國內疫苗一般的存儲條件是2-8度,各地疾控中心在2016年「山東疫苗事件」以後紛紛配齊了8到15立方米的小型冷庫,專門存放疫苗,這一類冷庫的最低溫度一般也只有零下20度。

除了冷庫之外,疫苗還需要全程冷鏈。目前各地疾控中心配置的冷藏車一般都是這樣的:

而各接種點的疫苗存儲條件一般是這樣的冰櫃:

所以疫苗好消息傳來之後,漲得最好的股票不是復星醫藥,而是據說正在承接復星超低溫冷庫工程的冰輪環境:

就算復星得償所願,國家葯監局根據輝瑞的III期臨床數據批准了「復星新冠疫苗」,冷庫、冷凍車等全程冷鏈的硬體成本也會是極高的。

輝瑞這盆「凍冰水」潑的還嫌不夠,隨後又潑出一盆冰水。輝瑞明確宣布:新冠疫苗賣給美國官方的定價是每支19.5美元。合人民幣不到140元。

說好的「全球合作夥伴」,可輝瑞凈給復星挖坑,這算是哪門子夥伴?

復星為了拿下這款疫苗,向BioNTech公司許諾了8500萬歐元的許可費,包括首付款、臨床開發註冊和銷售的里程碑款項,同時還承諾將毛利的35%付給對方。

「里程碑款項」指的是只要達到相應階段,復星就要向德國人付錢,不管賣沒賣出去。而19.5美元的價格基本就是天花板,「同樣的新冠疫苗中國貴過美國」,這個名聲復星是無論如何不敢背的。

復星醫藥2019年凈利潤22.34億元,「復星新冠疫苗」真的推廣起來,恐怕一年的利潤都不夠填這個坑。

更為關鍵的是,國葯集團的新冠滅活疫苗進度完美,很快就有望獲批,並大規模鋪貨。關係國計民生的新冠疫苗,國企的產品無疑更有優勢。

前幾天螞蟻集團的股東名單被曝光,很多人碰了一鼻子晦氣。新冠疫苗的好消息正好可以沖沖喜,只是沒想到現在進退兩難:

想推廣疫苗,就要花大價錢建超低溫冷鏈,疫苗售價也不能太高,另外毛利還要分出去35%,同時還要面對和國字頭的疫苗競爭。

自以為撿的寶貝,現在看來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雷。

當然,錢財都是身外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