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懷孕對於孕媽來說,是一件既幸福又艱難的事情,看著肚子一天比一天變大,幸福感油然而生;但身體的日漸沉重,也著實是不小的負擔。
女性在懷孕的前期,由於妊娠反應,會出現胃口不好的情況,但進入中後期,胎兒的增長需要更多的營養,自然胃口就變得大了起來,甚至時不時地就覺得飢餓。
為什麼孕期的孕媽總是會感覺「餓」?
1. 荷爾蒙
在孕期,孕媽體內會增加分泌孕酮,而孕酮的分泌會影響抑制飢餓的瘦蛋白和促進胃飢餓素。
瘦蛋白能在飢餓的時候,不用補充食物就能抑制飢餓;胃飢餓素是讓人感覺到飢餓的感覺。
但在懷孕期間,這兩種激素都不發揮作用,自然孕婦對於會經常有飢餓感。
2.熱量需求
懷孕期間,為了孕媽和胎寶寶的營養,自然需要額外攝入熱量。
像在懷孕的中期,每天需要增加大約15%左右的熱量;而在懷孕的後期,需要得更多。
3. 錯誤的觀念
一些女性在懷孕後,對於自己喜歡的食物和身材便無節制,一通亂吃。
少量地攝入食物會成為孕期健康飲食的能量,但如果無節制地飲食只會影響消化問題和身體肥胖問題。
孕婦感覺餓,真的是因為腹中胎兒餓嗎?
人體有飢餓的感覺時,往往是身體內血糖含量過低,就會開始感覺到餓。而這個時候,只要我們進食食物,讓血糖含上升,自然就會有飽腹的感覺。
在孕期,胎兒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全部通過胎盤的傳遞,從母體中汲取,而當母體血糖含量較少時,那麼胎兒的血糖含量也會降低。但在這個短期的階段,血糖含量只不過是不足以提供胎兒的生長發育所需,至於胎兒是否有飢餓感,也是無從得知。
但唯一肯定的是,如果孕媽長期處於飢餓的狀態,不補充食物,那麼孩子肯定得不到充足的能量和營養,自然發育得也不會很好,生下來也會瘦瘦小小的,不像營養充足的孩子那麼飽滿。
胎兒飢餓會有兩個信號:
1) 胎動頻率過低
在孕期的大部分時間,胎兒在媽媽子宮內都是以睡覺的狀態來度過的,尤其是在孕早期的時候,幾乎不會什麼活動。
等到孕中期和孕晚期後,胎兒睡覺的時候會相對減少,在媽媽的肚子里會有較多的活動,孕媽自然就會時常感受到胎動。
而如果胎兒出現了胎動頻率過低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營養攝入不足,而導致的活動頻率減少,這個時候孕媽就要讀懂胎兒發出的信號,及時補充食物。
2) 胎動頻繁
有時候,胎寶寶處於飢餓的狀態,會「大發雷霆」,在子宮裡動來動去。
這個時候孕媽別認為是寶寶在調皮而不理會,其實這個時候也可能是胎寶寶因為自己餓了而在發脾氣,因此孕媽要根據自己的進食時間,來判斷胎兒到底是餓了還是調皮。
拓展閱讀:孕婦總覺得餓,是因為肚子里懷的是男寶嗎?
很多過來的寶媽,在懷孕後,飯量大增,因此就認為肚子懷的是男寶,因為男孩子肯定需要的營養多,自然就會提醒孕媽要「多吃」一些。
美國的研究人員對此做過一項研究,針對244名孕婦進行半年的觀察,研究發現:
男寶寶在孕期,會分泌一種激素,驅使孕婦大量進食。說白了,就是男寶寶著床,會向媽媽發出信號:我是男寶寶,要多吃一些。
而且,研究中還發現:懷男寶的孕婦孕期要消耗10%以上的卡路里和蛋白質,因此孕婦必須要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來補充體內能量的均衡。
因此這些觀點都證明了在孕期,男寶寶要比女寶寶需要更多的能量和營養。
但並非說明在孕期「能吃」的孕媽就是懷的男寶,也有一些吃得多的孕婦,僅僅是因為身體的需要和胎兒發育所需的營養,所以能不能吃,也不能作為判斷胎兒性別的一個依據。
寫在最後:
雖然孕期要及時補充營養,不讓胎兒營養匱乏,但也不能盲目進補,體重的控制也不能忽視。
否則,吃得過量,出現妊娠性疾病,胎兒體積過大,分娩時會更加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