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難養,而是父母太會製造問題,看完這3個案例,你會慚愧

接觸了上千個教育諮詢案例之後,我發現孩子的很多錯誤行為,其實都是父母一手製造出來的。

一邊無意識製造問題,一邊費勁力氣兒解決問題,孩子就在這中間被來回拉扯,充滿矛盾。

下面這三個常見的案例,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一個不好好吃飯的孩子

一個媽媽諮詢說:孩子只能靠外部刺激才會好好吃飯,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飯,玩一會兒吃一會兒,現在都5歲多了,如果大人不強行喂飯,這個飯就能吃一個多小時。

為了能讓孩子專註、快速的吃飯,媽媽先是用了表揚、積分兌換獎勵的正面方法,剛開始確實管用,但是一段時間後就失效了,媽媽忍耐力逐漸見底,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連吼帶罵最後揍一頓,孩子哭著吃完了飯。

然而,總不能每頓飯都先揍一頓吧?

媽媽想不通,吃飯明明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為什麼在自己家就這麼難?

我問媽媽:孩子從加輔食開始到2歲之間,孩子是如何吃飯的?又是誰來負責孩子吃飯這件事的?

媽媽說:孩子2歲之前是老人帶的,吃飯都是老人喂著吃,追著吃,2歲之後主要由我來帶,我知道喂飯不好,所以開始培養孩子自己吃飯,剛開始糾正過來了,但後來有了二寶,有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就會讓孩子看著動畫片吃飯。

聽起來似乎都是孩子的問題,但只要回溯家長的代養過程就能發現,問題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家長見不得孩子吃飯弄髒衣服、弄髒餐桌地面、怕孩子吃的太慢浪費時間、又或者想讓孩子多吃點,於是選擇了喂飯、邊玩邊吃等省時省力的辦法。

等到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開始著急了,決定放手讓孩子獨立吃飯,這才發現積重難返。

當初是你們讓孩子邊看動畫片邊吃飯的,現在又責怪孩子不看動畫片就不吃飯,這實在是怪不到孩子頭上啊。

一個吃飯習慣不好的孩子背後,一定有想省事、圖輕鬆的帶養人。

同樣的製造問題模式,還出現在以下場景:

總是用手機幫自己帶娃,結果反過來抱怨孩子沉迷於手機。

不花時間給孩子讀繪本,結果反過來責怪孩子不愛看書。

經常用買玩具買零食的方式安撫哭鬧的孩子,結果反過來說孩子總是用哭來威脅大人給自己買東西。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得: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確實如此,很多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追根溯源都能找到父母行為的影子。

我們能清楚的看到這個所謂的「問題」是如何在一個孩子身上生根發芽的。

所以當我們抱怨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孩子的問題是不是我們製造出來的。

一個不想上幼兒園的孩子

朋友的兒子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孩子,在臨上幼兒園之前就已經開始出現焦慮的情緒,變得非常黏朋友,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哭鬧。

孩子爸爸看不下去,覺得馬上要去幼兒園了,孩子不能這麼矯情,於是開啟了一系列他認為是對的,實際上錯到離譜的做法:

在飯桌上教育孩子說:你要是在幼兒園裡這樣吃飯,老師可是要批評你的。

在孩子不睡午覺的時候說:你要是在幼兒園裡不睡午覺,老師可不會慣著你。

在孩子不順從的時候說:以後上了幼兒園,你要是不聽話,老師就不喜歡你了。

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孩子入園初期,每天都會緊緊抱著媽媽的大腿,哭得驚天動地,最後被幼兒園老師強行抱進去。

孩子每天都會說:我不要去幼兒園。

在孩子的入園焦慮上,爸爸是功不可沒啊。

本來孩子對從未接觸過的幼兒園就心存焦慮,擔心幼兒園是一個不好的地方,結果孩子爸爸這一頓恐嚇,坐實了孩子的消極想像。

幼兒園果然是一個充滿危險、動不動就要被批評的不友好的地方,孩子想去才怪呢。

其實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在孩子入園上學之前,喜歡用嚇唬的方式來驅動孩子,固執的認為孩子只有害怕了,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

然而人在面臨恐懼時的本能卻是逃跑和迴避。

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說:我們跟孩子在一起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能讓孩子陷入恐懼,無論用什麼樣的方法,核心原則就是不能製造恐懼。

恐懼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原始的緊張狀態,從而影響整個身心的發展。

一個學不會自主如廁的孩子

有一個家長給自己2歲的孩子卸掉尿不濕,訓練自主如廁,半年過去了,孩子依舊會尿在褲子里、床上、沙發上,不能在有尿意的時候提前去衛生間,坐在小馬桶上小便。

家長非常生氣,不理解都訓練這麼久了,孩子為什麼還學不會,有尿了就去衛生間這很難嗎?

於是乎,家長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很聰明的辦法:往孩子的褲襠里倒水,讓孩子感受濕漉漉、涼颼颼的感覺,有了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孩子肯定就不願意尿在褲子里了。

結果家長又被事實打臉了,孩子依舊尿褲子,每天尿濕好幾條。

家長憂心忡忡的問我:孩子會不會有問題?都2歲半了,還學不會自主如廁,以後上幼兒園可咋辦。

我回復他:恐怕你2歲的時候也學不會。

不知道現在的父母是怎麼了,對孩子的要求高的離譜,6個月實現自主入睡,2歲脫掉尿不濕獨立如廁,3歲不哭不鬧情緒穩定,4歲意志堅強知難而進。

我不否認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超前發展的天賦型孩子,但我們不能拿這些孩子當做自己孩子的標杆。

大多數孩子都是按照既定的發展規律,一步一個腳印慢慢成長起來的,且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成長節奏。

2歲的孩子學不會自主如廁,是因為負責自主如廁的生理機制未發育完善,但家長偏偏認為如廁是一件主觀意識就能控制的事情,提出完全不符合孩子生理水平的高目標。

超出孩子實際水平的目標要求,孩子自然做不到,這絕不是孩子的能力問題,而是家長的認知問題。

家長的無知有多少,孩子的磨難就有多少。

每個父母都或多或少的對孩子有養育期待,但這個期待不能超出孩子的客觀發展水平,否則你將會帶著孩子一起掉入「孩子什麼都做不好」的負面深淵。

你會覺得孩子很難養,孩子會覺得自己很糟糕。

《家有幼兒》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有正確認知,能夠合理、科學地養育孩子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一個發育良好,潛力無限的孩子。

古人用拔苗助長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播種插秧,什麼時候澆水施肥,都是有規律的,急功近利的拔高,禾苗就會枯萎死去。

孩子就如同這禾苗,成長發生在時機成熟之時。

看完這三個案例,你或許會感到慚愧,原來孩子承受了很多不可承受之重,原來孩子並沒有那麼糟糕。

那麼,就請你從此刻開始,停止給孩子製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