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在超市賣糖葫蘆,是這樣的。插糖葫蘆的位置,早已沒有了稻草,取而代之的是塑料棒子,賣糖葫蘆的會把做好的糖葫蘆插到上面。
從這兩張圖片,就可以看到繪本的細節了吧。這個繪本完全還原了當時民俗的特點。
(2)濟南小雪
老舍對濟南的雪景是這樣描寫的。
「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敞,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咱們看繪本上的細節,小橋流水人家,但是在小雪過後,房上、樹枝頭,都掛滿了殘雪,遠處的殘陽,把最後一抹餘暉灑向田野,這宛然一幅鄉間風景畫。
你說什麼? 冬天為什麼河水沒有結冰,這是不是畫錯了?
沒錯,沒錯! 我們來看看老舍是怎麼描寫濟南的水。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明白了吧,這幅畫也十分的寫實,河水是不會上凍的,這樣給冬天的濟南增加了一些靈動。
我們生活在北方,河水一般都凍上了,大家都是在河水上溜冰,雖然溜冰很快樂,但是水結冰後,河水總感覺少了一絲靈性。
河邊的柳樹,也被大風剝落了片片樹葉,光禿禿站地在河岸邊,樹枝隨風搖擺,顯得十分蕭瑟,感覺北方的冬天有一絲破敗的感覺。
從這點來看,我還是十分喜歡濟南的冬天的,氣溫相對溫暖,河水流淌,水藻在水裡舞動,這真是一種人間美景啊。
三。親子共讀佳句
《濟南的冬天》
(1)濟南--這兒準保暖和
咱們看看老舍如何用動聽的「大白話」,來讚美濟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看到老舍寫的這段文字,我腦海里第一的印象就是,別人的冬天都是在忍受寒風凜冽的日子,而濟南的冬天卻是有著,和煦的陽光,晴朗的天空。
啊~~ 濟南人太幸福了吧。不喜歡寒冬的我們,看到這個描寫,真是羨慕得要爆炸啊。。
而且環繞在濟南的小山,還在濟南的耳邊,吳儂細語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2)濟南-雪景
東北的大學都說是「狂風暴雪」,在林區,齊腿深的大雪隨處可見,有時候更甚下了一夜雪,你的房門都被埋住了,早晨你根本開不開門。
咱們再看看,老舍是如何描寫,濟南是怎麼下雪的
較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遠方的山上有些雪,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這段文字一定要跟小孩好好解釋,讓他們能理解這種小雪美景的既視感。「銀邊」這個詞用得太妙了,讓你感到雖然雪勢不大,但是雪很白很純凈。這個雪僅僅能給天邊增添一抹銀色。
- 雪,給濟南帶來了畫面感地靈動;
- 雪,卻沒給濟南帶來凜冽的寒風;
- 雪,卻從來不用大雪來侵擾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