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安全感是什麼?

孩子有安全感,其實指的是孩子與身邊的人有健康依戀關係。那要如何知道孩子有沒有安全感呢?有安全感的孩子,到底是怎麼樣的?

對孩子來講,他們更喜歡與自己的父母相處,這是親子之間健康依戀關係的表現。比如,孩子去幼兒園了,他們可以很好的與其他人相處,相處過程也不會有太多焦慮情緒。但他們更喜歡與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所以,不能把孩子喜歡「粘著」爸爸媽媽,等同於缺乏安全感。

小朋友的安全感其實很簡單:父母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愛。一個孩子若能從父母身上源源不斷獲得這兩樣,他將會有充足的安全感,他的內心將是強大而安定的。即便遇到再大的事情,他也不會害怕,因為他知道,無論什麼時候,父母都是他的堅強後盾。

當孩子信任父母,他們認定父母是最了解自己、最值得依賴的人。因此,遇到困難、感到害怕時,他們會第一時間想到父母。他們相信,只要自己有需要,爸爸媽媽就會在那裡。所以,孩子向父母尋求安撫,是他們信任父母,從父母那裡能感到安全感的表現。

孩子能夠比較平和而自然的與其他孩子相處,不會因為有其他孩子在場而感到焦慮或擔心。另外,孩子表現出符合自己年齡特點的分享、贈予、接納等行為,也是孩子社交能力的體現。當然,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社交特點,我們需要尊重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

健康的依戀關係,不僅促進孩子與父母或他人之間的信任,同時也能讓孩子更自信和獨立。而自信、獨立的孩子,他們更願意探索周圍的世界。比如他們願意了解周圍的人或事物,不會因為害怕而拒絕一切新的人或事物。

養孩子的過程是辛苦的、複雜的;而好好養孩子,是十分不容易的。父母應該去努力給孩子足夠的、有質量的陪伴,給孩子毫無保留的信任和愛,給孩子傳遞一種「不管什麼情況,我都會和你站在一起的」力量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