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童時,大腦會自動抑制偏斜視所產生的影像,而只呈現正視眼所呈現的清晰影像,如此一來,只剩下單眼視覺而無法產生立體感,甚至造成弱視。
有些斜視是由其他眼睛或身體病變所引起的,例如感染、腦部血管性病灶、腫瘤等,致使神經麻痺而造成斜視;少數疾病如粒線體疾病、重症肌無力、甲狀腺疾病等會造成肌肉病變而造成斜視;頭部外傷或眼窩骨折也可能造成斜視的後遺症;另外像是單眼視力喪失時,也可能發生視覺剝奪性斜視。
年紀較小的孩子因臉型、鼻樑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外觀看起來兩眼不對稱,隨著發育成熟就會好轉,也不影響視覺功能的發育,這種情況會隨著年紀增長、臉型改變而逐漸改善,稱為「假性斜視」。
新生兒的眼位尚不穩定,但6個月大後仍未有正常眼位,就應接受眼科醫生的診治,因為斜視可能會使大腦習慣用固定的某一眼,另一眼就被抑制而發生弱視;就算大腦可以輪流使用兩眼,立體感也無從建立。
斜視如未及時治療,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造成孩子弱視或立體感喪失等機能問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非常重要,治療的目標是要避免弱視、重建眼位、並促進雙眼視覺功能(立體感)的發育,通常配鏡或手術是必要的治療方式。
(編輯ZS。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護師 劉麗瓊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