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向我傾訴:「我最怕犯錯,哪怕是一個很小很小的錯。小時候打破一個碗,媽媽可以喋喋不休地罵一個小時,一次小測驗成績稍有退步,等待我的就是一頓打,放學沒能準時回家,也會受到懲罰。所以,我為了逃避被打被罵被懲罰,學會了撒謊。但是令我頭疼的是,我越來越撒謊成性了,哪怕不需要撒謊的時候也會撒謊。」
孩子撒謊一直被父母看作是一個不良品性,往往會通過各種嚴厲的懲罰來糾正,甚至有些父母認為,懲罰越嚴厲,孩子越不敢再撒謊。然而,結果卻並不理想,反而令孩子越來越熱衷於撒謊。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孩子發現了這樣一個扎心的事實:我犯了錯,一旦被父母發現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說實話承認錯誤絕不會減輕懲罰,反而會令父母更加憤怒,唯有撒謊才可能躲過懲罰,得到父母的諒解。所以,當孩子犯錯被父母發現時,孩子會選擇撒謊,而不是說實話。
當然孩子年幼的時候,謊言很容易被父母識破,但隨著孩子年齡漸長,撒謊經驗越來越豐富,謊言也越來越完美,父母很難識破。這更加令孩子堅信,撒謊能保護自己免受懲罰。
但是撒謊會產生各種隱患,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那位自稱「撒謊成性」的朋友,大學二年級時得了抑鬱症,失眠煩躁,頭痛難忍,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每天都處於痛苦之中。但她不敢和父母說,每個星期和父母打電話時,總是謊稱一切都很好。
後來實在熬不下去了,她就一個人去醫院接受治療,苦不堪言,但她始終不敢和父母提起。因為她小時候說實話的體驗實在太糟糕,那種緊張恐懼和無助始終深深印在她的內心深處,她通過不斷撒謊把這份不良情緒小心翼翼地壓制住。
她堅信,一旦說實話,這份負面情緒就會再一次令她痛苦不堪,所以變得「撒謊成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她感到絕對的安全。
校園霸凌一直令父母們感到不安和恐懼,究其原因,是孩子不敢對父母說實話。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學校里經歷了什麼,往往直到出問題出事了,父母才知道,但為時已晚,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惡果。
受霸凌的孩子為什麼受盡委屈也不對父母說?就是因為小時候說實話的痛苦體驗令孩子不敢再說實話,親子溝通嚴重不暢,甚至根本沒有溝通,所以孩子永遠不會對父母傾訴。
那些不被父母關照和支持的孩子,內心力量嚴重不足,缺乏自信和底氣,是班裡的「弱勢個體」,極易遭受霸凌,因為霸凌者專門找弱勢的同學下手,就好比虎狼總是尋找羊群中比較弱小的個體下手一樣。
遭受霸凌後,孩子越是不敢和老師和父母說,越會頻繁地遭受霸凌,因為霸凌者始終不會受到警告和懲罰,膽子越來越大。
孩子不是天生就愛撒謊,愛撒謊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習慣於用懲罰或暴力來解決問題的父母。當孩子誠實地承認錯誤的時候,父母只看到孩子的錯誤並通過責備、打罵等方式懲罰孩子,而沒有看到孩子的誠實,更不會讚許孩子的認錯行為。
孩子會堅信,誠實是不可取的,誠實會遭到懲罰,自身的錯誤是不被接納的,於是選擇撒謊,因為撒謊不僅掩蓋了自己的錯誤,而且也能成功地逃避懲罰。
父母只有鼓勵孩子誠實,讚許孩子認錯並及時改正,才能令孩子感到舒展和從容,才能令孩子不怕犯錯,勇於擔當,成為一個自信豁達、底氣十足、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