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患痔瘡,竟是因為錯誤的餵養方式!媽媽們請注意

肛腸科主任步曉平醫生仔細檢查後,告訴峰峰媽,孩子這是長了痔瘡。

峰峰媽也很納悶,孩子這才2歲呢,平時都是吃奶粉,怎麼就得了痔瘡呢?

步曉平主任進一步解釋,吃奶粉的幼兒也是有可能得痔瘡的。

比如沖泡奶粉過稠,喂水過少,幼兒習慣性憋便、長時間把便等。不過只要後期注意護理,配合醫生的治療,小兒痔瘡大多都能治癒。

預防小兒痔瘡,以下習慣請牢記

雖然幼兒痔瘡發病率偏低,但是也不能忽視,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從日常預防開始。

1,合理調配幼兒的飲食

吃奶粉的幼兒,要注意奶粉不能沖泡太稠,也不能沖泡太稀。

根據四季天氣變化,要適當增減喂水次數。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要注意飲食合理,日常飲食不能過於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等,以免幼兒消化吸收不了對腸胃造成負擔,嚴重了還會導致幼兒出現疾病。

如果是輔食餵養的幼兒,要注意葷素搭配,以清淡為主,矯正寶寶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過於精細的食物。

2,培養孩子定時排便的習慣

排便時不能長時間蹲在馬桶上,家長也不能長時間把便,以防肛門處充血,黏膜下靜脈曲張。

同時,也不要讓孩子憋便。憋便時間久了,就會造成排便困難,很容易撕傷肛門。

3,保持肛門處乾爽衛生

便後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擦乾淨,如有條件,還可以給孩子清洗肛門。

每次洗澡時都要幫孩子清洗一下此處。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孩子肛門處乾爽衛生,以免肛門處細菌感染或者出現其他疾病。

痔瘡雖然是成人疾病,但近年來在幼兒中發病率也比以往高了很多。得了痔瘡,幼兒和成人一樣痛苦難忍。


(編輯Rainbow。)

來源:湖南婦女兒童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