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肥胖危害大,家長該如何應對?

球球今年11歲,是一個讀五年級的男孩子。球球飯量大,運動量卻很小。眼看著球球的體重與日俱增,運動能力也越來越差,球球媽媽對此深感憂慮,遂帶球球到醫院就診。


醫生完善病史詢問和相關檢查後,明確球球患有肥胖症,並且已經有黑棘皮表現,在排除病理性因素後,診斷球球為單純性肥胖症。醫生進一步檢查時發現,球球血壓已明顯高於同齡人正常水平,而且有高血脂、脂肪肝胰島素抵抗表現,急需醫療干預。


醫生建議對球球進行飲食調整和運動干預,並給球球制訂個性化膳食計劃和運動處方,同時提醒家長不能過度限制球球飲食,以免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不僅如此,醫生還告知家長注意家校溝通,關注球球的心理狀態,不斷鼓勵球球積極控制體重。


在醫生、家長、學校和球球的共同努力下,球球的體重終於得到有效控制,運動水平也大大提升,血壓、血脂胰島素都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肥胖是指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能量攝入超過消耗,導致體內過多脂肪積聚、體重超過參考值範圍的營養障礙性疾病。根據疾病原因分類,肥胖可分為單純性肥胖及病理性肥胖,本文描述是前者,此類肥胖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肥胖有哪些表現

單純性肥胖兒童早期一般身材較高大、食慾亢進、進食量大。隨著肥胖逐漸加重,兒童會變得不喜活動,稍微運動就氣喘吁吁。嚴重肥胖兒童腹部、臀部外側及大腿部皮膚可出現紫色條紋,頭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皮膚可發黑變粗,用肥皂等也不能擦洗乾淨,又稱黑棘皮。


黑棘皮的發生與脂肪組織內分泌功能異常有關,肥胖時促炎脂肪因子增加而抑炎脂肪因子減少,脂肪因子異常可導致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症從而引起皮膚黑棘皮樣變,此外,脂肪因子還可以激活脂肪因子受體,從而直接刺激皮膚角質細胞增生。


肥胖有什麼危害

肥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對內分泌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心理行為等產生不良影響,可引發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血脂異常高血壓、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卵巢綜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在內的多種併發症,並導致兒童自尊心下降、抑鬱、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


如何判斷兒童是否肥胖

體質指數(BMI)是國際社會推薦的評價兒童(≥2歲)超重和肥胖的首選指標。BMI=體重(kg)/身高2(m2)。我國2~18歲兒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篩查BMI界限值如下表:


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控兒童肥胖

肥胖治療原則是減少能量攝入和增加能量消耗,使體脂減少並接近正常狀態,同時又不影響兒童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對於有明確病因的病理性肥胖或伴有肥胖併發症的兒童,需要針對病因或相應併發症治療。兒童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飲食調整和增加運動是控制兒童體重的主要方式。

飲食調整

交通燈飲食干預模式 依據能量密度對食物進行分類:即低熱量食物貼上綠色標籤,提示可以自由攝入;中等熱量的食物貼上黃色標籤,提示需要謹慎攝入;高熱量食物貼上紅色標籤,提示應該盡量少吃。


宏量營養素分配法 通過改變宏量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分配比例或提高碳水化合物質量等可以達到限制能量攝入。比如提高蛋白質攝入量,在供能相等的情況下,對兒童青少年減肥效果顯著。

增加運動

6~17歲健康兒童應每天累計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以有氧運動為主,每周至少進行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3次抗阻力運動(如仰卧起坐、引體向上等)。


兒童在運動項目上宜多選擇運動強度不大的項目,且持續時間不宜過長,如慢跑、球類項目、游泳、騎自行車、走跑結合等,切忌進行長距離游泳、負重、中長跑等形式,避免對兒童身體造成運動損傷。不僅如此,運動項目選擇也應遵循兒童心理規律,在保證安全有效性的同時也要兼顧趣味性,以滿足兒童心理需求。


兒童在進行日常身體活動時,應該盡量做到強度和形式的多樣化,注意運動姿勢的正確性,以及不同強度活動之間的過渡。運動前應做好準備工作,避免空腹運動和飯後1小時內運動,運動過程中和運動後應注意補充水分。家長應根據兒童喜好和身體情況,選擇適合孩子的身體活動,且不能過分追求運動強度和時間,以免運動損傷。

作者: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