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位日本媽媽給孩子做的早餐,網友:羨慕別人家媽媽的廚藝

生活,應該在柴米油鹽之中找到詩意,烹飪粗茶淡飯,亦能夠帶著美學精神。

佩服那些能夠堅持給孩子們親手製作早餐的媽媽們。

不僅是因為這一份堅持背後暗藏的愛意,更多的是這一份堅持本身就是對美好生活的成全。

媽媽在動手製作早餐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飲食習慣,在潛移默化的美食烹飪之中,影響孩子的日常美學。

餐桌上的文化,由此形成。

餐桌上的美學,也藉助美食的形式,傳遞出來,熏陶著孩子們的美學品味。

一、粗茶淡飯為本質。

其實仔細看這位媽媽曬出來的早餐照,不難發現她使用的都是比較家常的食材。

簡單的粗茶淡飯,經過媽媽的巧手,烹飪出營養豐盛的大餐。

如圖分享的這樣,家常菜,仔細分類一看,蛋卷、米飯糰子、豆角、胡羅卜、火腿腸、西紅柿、腌菜等。

把這些粗茶淡飯,變成一份份精緻早餐。

每一份分享出來的早餐美食裡面,藏著的也都是媽媽的愛。

二、美學熏陶為靈魂。

照顧到孩子的審美,所以她在烹飪早餐的時候,都是從孩子的視角來製作食物的造型。

這種「好看、好吃」的早餐曬照,從分享裡面就能夠看出媽媽強大的美學能力。

就算是再簡單不過的早餐,也在媽媽的巧手下,被烹飪成一道道充滿美學氣息的藝術品。

食材新鮮,造型美觀,美味的同時還健康,使用多種食材,滿足孩子的日常成長營養需求。

三、早餐飲食為儀式。

我們一直強調好好吃飯這件事,其實好好吃飯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吃出來的。

保持對早餐的自律,每一天的早餐都不缺席,這本身就是一種好好吃早飯的體現。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能夠擠出時間給孩子親手製作早餐,每一餐都換著花樣製作出不同的美味,這樣的早餐,自然充滿儀式感。

對於孩子而言,耳濡目染,長期浸泡在儀式感氛圍中長大,自然對生活也有著更為積極的能量。

四、日常烹飪為廚藝。

很多讀者朋友們看完這一位日本媽媽分享的日常早餐美食之後,都紛紛點贊,佩服媽媽的自律,更羨慕別人家媽媽的好廚藝。

堅持每天烹飪,在日復一日的積累過程中,成就好廚藝。

漫長的主婦生涯,因為這一道道柴米油鹽的烹飪,也成就對於食物本身的熱愛,把這些普通的食材烹飪成美味,也成就媽媽的廚藝。

把廚藝當成鍛煉,在日常做飯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出美學。

你會發現,食物也能夠成為日常生活的「藝術品」。

最後,祝福每一位讀者朋友們,也能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裡面好好吃飯。用心對待每個清晨的早餐,羨慕別人家媽媽的好廚藝,不如從現在開始鍛煉自己的好廚藝。

生活就是最好的課堂,日復一日的練習,就是最好的老師,幫助你積累經驗,成就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