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
玩玩具是孩子們的天性
可有些「危險」的玩具
卻可能給孩子造成
致命的傷害
4歲女孩吞下26顆「奪命」磁力珠
近日,湖北一小女孩晚餐後叫「肚子痛」
到醫院一查發現肚子里居然有26顆磁力珠!
武漢兒童醫院內外科醫生合作救治
將珠子全部取出
並將孩子胃腸道被磨破的
6處「破洞」修補完整
目前,孩子已經轉危為安,即將出院
專家提醒家長
幼兒需遠離這類易誤服的小零件、小玩具
術中可見的磁力珠
4歲女孩莎莎(化名)家住鄂南地區,平時健康活潑。8月11日晚上,她吃晚飯後總說「肚子痛」,疼得厲害時還大汗淋漓,還吐了幾次。家長擔心是吃壞了肚子,就帶莎莎到當地醫院就診。拍片發現,莎莎腹部有異常高密度陰影,看形狀像是一顆一顆的小珠子,一數有26顆。
拍片顯示女孩腹部有一串珠子。
在父母的追問下,莎莎才說她吞了「彩色的小珠珠」,推測應該是家裡的玩具磁力珠。當地醫生建議立即轉院,12日清晨,莎莎一家到達武漢兒童醫院。
急診科收治做初步處理後,把孩子收到消化內科二病區,急診CT提示有胃內異物。該科醫生決定給孩子做急診胃鏡,一來明確磁力珠位置及胃內情況,二來如果可以內鏡取出,能最大程度減少孩子創傷,同時請來普外科醫生進行術中會診。一旦內鏡無法解決問題,可立即轉外科手術。
在全麻胃鏡檢查中,醫生髮現莎莎胃裡有大量成串的磁力珠,部分堆積在胃幽門口,成串「騎跨」在胃角上。撥動磁力珠發現,有一顆磁力珠深陷在胃壁中,考慮穿孔可能很大,經內鏡中心遠程會診,並和普外科討論後,決定直接轉外科手術。
外科醫生在莎莎胃內共找到了26顆磁力珠並順利取出,和當地檢查數目一致。
手術取出一長串磁力珠
專家提醒:
發現孩子吞食異物,應立即就醫
據了解,在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幾乎每個月都能收治到誤食巴克球的患兒,多因腹痛嘔吐等癥狀前來就診,大部分已有胃腸道穿孔。
武漢兒童醫院普外科醫生介紹,磁力珠吸力較強,顏色多彩,小朋友一旦當「糖豆」誤食,珠子隨著小腸蠕動向下運動,珠子與珠子間便會在腸道里不停擠壓,很容易造成腸梗阻或腸穿孔,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腹腔的重症感染,危及生命。
記者在購物網站搜索發現,磁力珠(巴克球)是熱銷玩具,不少店家也有提醒:「禁止14周歲以下兒童使用玩耍,避免兒童誤食或者出現其他意外情況。」儘管如此,仍有不少幼兒家長當益智玩具買給孩子。
專家提醒家長,消化道、氣管異物常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兒。避免孩子誤吞異物,預防是關鍵。寶寶活動範圍內不要存放小物品或危險品,如磁力珠、硬幣、瓜子、花生、小紐扣、圖釘、紐扣電池、藥品等。
發現孩子把異物放在口中,父母應耐心引導孩子吐出來,不要硬搶,以免因孩子哭鬧而使異物吞入消化道或吸入氣管。如果發現孩子可能誤吞異物,家長要通過觀察孩子身邊物品、或者詢問孩子來了解具體是什麼異物,這樣有利於醫生更準確地診療。如果孩子臉色異常、身體情況變差,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就醫檢查。不能試圖用喝醋、吞飯糰等辦法解決,以免耽誤救治。
這些危險玩具也要遠離孩子
1、有尖銳邊緣的
一些劣質玩具的表面有金屬鋒利的邊緣、突出的尖點、粗糙的毛邊等突出物,或玩具結構易碎,形成尖利的小零件,非常容易刺傷兒童。
比如一部分指尖陀螺的產品,具有可觸及的尖利邊緣和銳利尖端,可能造成身體劃傷、扎傷等傷害。彈跳青蛙玩具由薄鐵皮製造,含有危險銳利邊緣。
2、有化學污染的
存在化學污染的危險玩具,常見的有使用未經消毒的廢舊材料做填充物的毛絨玩具、色彩鮮艷的彩泥、劣質塑料製作的玩偶等,其衛生狀況和化學有害物質遷移,都對兒童健康造成潛在危險。
之前被曝光的「水晶泥」,許多學校周邊的小商店都有售,因色彩鮮艷、價格低廉很受小學生喜愛。其中有的含有超過一定限量的硼砂,經過孩子的口腔、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可能會發生慢性中毒,造成安全隱患。
3、激光筆、泡大珠
小孩子天然愛動,會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當作玩具使用,這類不當使用,隱藏了極大的危險。
比如兒童誤玩「激光筆」導致視力損失。據醫生介紹,功率達到上百毫瓦的的高功率激光筆對著人眼,能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就導致人眼底黃斑區不可逆的傷害。
還有一類典型的誤玩案例是家庭中常見的水精靈,又稱海洋寶寶、泡大珠、吸水彈。
這種材料應用於盆栽保水、室內裝飾等。可能被兒童誤認為食物,導致兒童誤吞或吸入,有窒息、導致腸梗阻、腸管擴張,繼發感染、水電解質紊亂等現象,甚至會造成腸穿孔、腸壞死,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快檢查你家孩子包里
有沒有這些「危險品」!
請點擊:降價啦!湖北汽油柴油價格下調 一箱油少花6元左右
請點擊:背著假人游泳?軍運會這個項目火了,網友求推廣……
請點擊: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什麼被稱為「人民軍隊」?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張沛 高琛琛、健康中國、武漢兒童醫院、湖北之聲
本期編輯:周倩文
責編:榮先明、張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