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天津舉行的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心臟支架均價從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只剩下一個零頭。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一年要用掉約150萬個冠脈支架,總費用達150億元,僅這一個品種就占高值醫用耗材市場總額的10%。
看到這則消息,輔導孩子作業的爸爸媽媽們,喜大普奔,這下終於可以放心了!
此前,不斷有家長因為輔導孩子作業,氣出心梗,看看昂貴的支架價格,emmm,都不敢輔導作業了。
講真,這年頭不備好速效救心丸,都不敢陪著孩子寫作業……
2019年,湖州中心醫院接診了一位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時,因與妻子輔導意見相左引起爭執,一激動突發胸痛。
急診造影,發現這位父親心臟右冠遠段閉塞,此前他已有兩次心梗經歷。
醫生為其做了右冠的血管內超聲,並在斑塊破裂的地方放置了支架,對原來支架進行了更大球囊的擴張。
這位爸爸職業是司機,白天在車上,晚上躺床上,運動比較少,這次輔導作業,一激動就發作了。
2019年,一位年僅36歲的媽媽,輔導作業時也被氣到心梗住院。
她有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在孩子寫作業時,她都會親自輔導。
事發當天晚上,她正在給兒子講解數學題,有一道題講了好幾遍,兒子依然不會做!
當時媽媽都要氣炸了,正想打他的時候,就「感覺到心慌,出不來氣,趕緊讓丈夫開車送到了醫院」。
深圳的劉先生今年45歲,2020年9月份,疫情過後,開學以來,他每天下班都會幫孩子輔導作業。
9月底,劉先生照常輔導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寫作業,結果一道題講了無數遍,孩子還是一臉懵逼。
暴怒中的劉先生一邊抓狂「獅吼」,一邊輔導作業,突然覺得胸口有點痛而且喘不上氣,於是叫來老婆接力,但依舊雞同鴨講,對牛彈琴。
看這情況,坐一旁休息的劉先生「蹭」地一下站起來,正想再次加入「戰場」時,胸口一陣絞痛,突然眼前一黑,暈過去了。
在家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下午4點,實在難受的劉先生,來到了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
剛到急診大廳沒多久,劉先生就暈倒在地,並且身體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
醫護人員立刻上前為他急救,約5分鐘後劉先生恢復意識,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急性心梗。
經過醫生緊急搶救後,劉先生脫離危險,也逃不掉放置支架。
更好笑的是,一位爸爸,同樣是輔導作業,他心臟倒是沒氣出毛病,但是腦子出問題了。
這位爸爸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經常發現自己的記性有點不太好了,以前認得的字,現在都不認得了,還越來越明顯。
最後爸爸心急得去醫院檢查,沒有想到,結果出來後,爸爸也哭笑不得。
原來,這位爸爸患了一種叫「失認」的病,這種病也是很罕見的。
看來「輔導孩子作業」,真成了家庭關係的頭號殺手。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每個陪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有一部「血淚史」啊。
學爸一直以來,堅持少輔導,乃至不輔導孩子的作業。
一方面讓孩子認識到,是為自己做作業,而不是為爸爸媽媽做作業。
另一方面,讓孩子養成自己鑽研、訂正、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而不是依賴父母。
對於部分老師布置的過多作業,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少做點唄!
此前,學爸還寫過一篇《狗日的作業(修訂版)》,講了幾條錦囊妙計,有興趣的爸爸媽們,也可以參考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