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們都聽過卵巢巧克力囊腫(以下簡稱巧囊)這個名詞嗎?這可不是由於吃巧克力吃多了引起的啊!只是因為囊腫裡面的液體跟巧克力顏色很接近才起的這個名字。
卵巢巧克力囊腫其實是卵巢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內膜長在了子宮腔以外的地方了,而這些內膜是有功能有周期性變化引起出血,比較多見的是長在盆腔裡面特別是卵巢的位置,反覆周期性的出血導致形成卵巢的囊腫,囊腫裡面的液體就是陳舊性的積血有點像巧克力的顏色。
卵巢巧克力囊腫有什麼壞處?
從癥狀來說,子宮內膜異位症有較多見的三大癥狀:痛經、包塊、不孕。單純有巧囊的人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痛經,因為卵巢的痛覺不是很明顯,不過巧囊一般伴有盆腔散在的異位病灶和盆腔粘連,就會有比較明顯的痛經癥狀,但是也不能根據沒有痛經就排除巧囊的診斷,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人有27-40%無痛經。
巧囊比較大的時候,就會在婦科檢查的時候摸到包塊,一般是固定的,要跟卵巢腫瘤鑒別,可以進行彩超或MRI等影像學檢查還有CA125等腫瘤標誌物鑒別診斷。
巧囊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會伴隨不孕症,內異症的患者不孕率達40%。隨著內異症的分度升級,自然懷孕的幾率會明顯下降,重度內異症的病人可以自然懷孕的幾率低於30%。內異症導致不孕的原因,大致有三種可能,盆腔微環境的改變(粘連)影響精卵結合及運送,免疫功能異常產生抗體,破壞了子宮內膜的代謝及生理功能,卵巢功能異常導致排卵障礙及黃體功能不全。
巧囊伴不孕到底應該怎麼治療好?婦科和生殖科都存在不同的意見,婦科醫生覺得應該做腹腔鏡剝除巧囊,清除異位病灶,恢復懷孕的功能。生殖科的醫生則認為,巧囊剝除之後很大機會損傷了卵巢功能,建議慎重手術剝除。
我們到底該聽誰的?
的確,我在門診見到不少病人因為做了巧囊剝除術後卵巢功能低得連試管嬰兒都做不了了,看著就叫人惋惜心痛!因為在剝除手術的過程中,剝下來的囊腫壁必然會帶著一些正常的卵巢組織,這些卵巢組織裡面有許多小竇卵泡(也就是卵巢的儲備),丟掉了就再也長不回來了,卵巢沒有再生的能力。
而且在術前由於巧囊的擴大,已經壓迫了正常的卵巢組織使之萎縮,卵巢功能已經不能跟正常人媲美了,再經過手術一剝,那真是雪上加霜,後果可想而知了。在婦科的角度,理智一點的做法就是術前先評估一下卵巢功能(特別是AMH),如果已經不太好了,那還是慎重再慎重選擇這個剝除手術!
而且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巧囊剝除後很容易複發的,異位的內膜組織有著像腫瘤細胞一樣的難消滅特性,良性疾病但是有著惡性行為,巧囊複發率高達40%,有些人會在複發之後又去做剝除手術,最後落得個卵巢早衰追悔莫及,因此,二次手術一般就不建議做了。
其實在生殖科,巧囊有一個很好的保守治療,就是囊腫穿刺加上酒精固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卵巢功能及預防囊腫複發,還能幫你儘快懷孕,我覺得這是對巧囊病人最好的選擇。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巧囊不大,卵巢功能還好,儘快嘗試懷孕,半年內懷不上可以通過人工授精這種接近自然懷孕的輔助生殖技術增加懷孕的幾率。如果巧囊較大,首先排除卵巢腫瘤的可能性後,可以選擇在生殖科進行輔助生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