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孩子腸胃易受傷?營養專家支招

2025年06月18日23:10:19 育兒 2984

三湘都市報6月18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吳昊 何可 喬木)夏季兒童容易出現食慾缺乏、嘔吐腹瀉等癥狀。如何在夏季守護好孩子們脆弱的腸胃?6月18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消化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趙紅梅為家長支招。

夏季孩子腸胃易受傷?營養專家支招 - 天天要聞 湖南省兒童醫院消化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趙紅梅

守護孩子腸胃健康,記住4個「好」

為什麼夏天孩子的腸胃容易出問題?首先,兒童的腸道就像「新手玩家」,防禦力弱、經驗值低。溫度一高,細菌等「搗蛋鬼」就開始蠢蠢欲動,一旦攻破防線,孩子就會開啟「上吐下瀉」的模式。第二大因素是冷刺激。空調房和高溫切換如「冰火兩重天」,肚子容易受涼,導致腸蠕動加速。還有冰激凌、冰西瓜等寒涼食物的攝入,加劇刺激嬌嫩的腸道,都可能讓孩子秒變「噴射戰士」。

「家長朋友也不要過於擔憂,預防疾病,咱們可以做好這4件事。」趙紅梅提醒,第一件事是洗好手。注意飯前、便後、玩完玩具、擼完寵物這幾個時間節點要及時洗手,不給細菌病毒偷襲的機會。

第二件事是吃好「飯」。首先要保證食材新鮮,充分煮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如獼猴桃、西紅柿等,這些堪稱「腸道修復小能手」。二是慎吃剩菜剩飯,比如綠葉蔬菜、海鮮等不宜過夜食用。三是少吃高油高糖、生冷食物。四是要保持餐具清潔,使用公筷,避免交叉傳染。

第三件事是穿好衣。睡覺時避免肚子暴露在空調冷氣中,可穿連體衣或圍肚圍,這好比給腸道加了「金鐘罩」,安全感滿滿。

第四件事是睡好覺。1至2歲的幼兒每天需要睡11至14小時,小學生則是10小時左右,初中生為8至10小時。

孩子嘔吐腹瀉不要慌,家長可以這樣做

趙紅梅介紹,孩子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可以先用這三招制敵。

第一是做好觀察。首先要觀察孩子的精神情況,嘔吐的劇烈程度和大便的顏色、性狀及次數。尤其是要觀察大便是否有黏液或者帶血,這種帶血大便一般考慮細菌感染,需要及時就醫。同時還可以用乾淨容器留取嘔吐物及大便的樣本,1小時內送到醫院化驗,有助於醫生的判斷。

第二是做好補液。這個時候補液不能直接用白開水,最好使用口服補液鹽,因為口服補液鹽含有葡萄糖+電解質,能夠滿足患有胃腸炎孩子身體的需要。可按說明書沖泡後,根據不同年齡進行服用。每次大便後需補充的水量,2歲以下兒童1次補充50毫升至100毫升;2至10歲則補充150毫升,10歲以上按需飲用,一直持續到腹瀉停止。

第三是做好營養保障。很多人認為孩子胃腸炎後消化功能下降就需要減少食物甚至禁食,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在這期間應給予清淡飲食,盡量保持與原來的食物種類一致,可少量多餐,以利於消化吸收。

「如果孩子出現哭起來沒有眼淚、尿不濕乾爽時間超過3小時,或是嘔吐出『綠色膽汁』、大便帶血,高燒39℃及以上,退燒藥也『壓不住』等情況,要儘快就醫。」趙紅梅特別提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 天天要聞

孩子被蚊子咬後「眼瞎」,醫生:蚊子每年害死70萬人,別大意

文|瑩媽01江蘇有一個女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被蚊子咬了左邊的眼睛,結果眼睛嚴重過敏,壓根就睜不開了,左眼也算是瞎了,幸好右眼有一點點腫但沒完全瞎,還能看到一點點。媽媽哭笑不得,把視頻發到網上,萬萬沒有想到,同款的網友還真不少。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 天天要聞

人,要懂得適可而止(太對了)

人生似一場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面臨著抉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未來的走向。懂得何時該勇往直前、何時該急流勇退,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明白何時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何時應謙遜禮讓以退為進,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適可而止,並非懦弱無能的表現,而是歷經世事打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 天天要聞

親人去世,不掉眼淚的人,多半是這三種人,確實如此,不信不行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一場漫長的旅行,有相聚的歡喜,也有離別的哀愁。小到日常的分別,大到生死的訣別,我們口中常說的「永遠相伴」,在無情的時光面前,也不過短短百年。當親人突然離世,為何有些人不會痛哭流涕?其實,沒有眼淚,並不意味著感情不深,那些不流淚的人,大多是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 天天要聞

吳艷妮剛上大學時被孤立哭訴,媽媽反內耗式教育:不理就不理,媽媽當你朋友

近日,吳艷妮媽媽熊艷的一段訪談,引髮網友熱議。訪談中媽媽表示:吳艷妮就像是榴槤,人們對她的看法兩極分化,從小教育她要有接受不被別人喜歡的能力。熊艷在訪談中回憶,女兒吳艷妮剛去北京體育大學上學的時候被孤立,整個競技體校的女孩都不愛跟她玩,吃飯洗澡訓練都沒人陪,她就特別鬱悶。哭著給自己打電話。熊艷開導她...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 天天要聞

三篇小學生作文,卻看得我落淚

第一篇叫《媽媽》。孩子說:「除了媽媽,你在所有人那裡都占內存,只有媽媽,連老師發群里的照片都捨不得刪掉。」「占內存」——這屬於像素時代的詞,被孩子拿來度量愛的深淺。我們精心清理緩存、追逐流暢,媽媽卻像一片永不告急的海洋,默默沉埋所有「我」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 天天要聞

真正的教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逐漸引導孩子的主見」

文|吳鉤隨筆很多家長會陷入兩個極端:一個是把孩子當提線木偶,事事包辦;一個是「過早放手」,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可事實是——教育的真正目標,是讓孩子有主見、有方向、有判斷力,但不是讓他在沒有準備好的時候,獨自面對人生風浪。孩子不是你的人生附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 天天要聞

鉛中毒不容忽視,孩子咬筆桿也有隱患嗎?兒科醫生提醒

近日,鉛中毒話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作為自然存在的毒性重金屬元素,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最應關注的有毒化學品之一。生活中哪些物品含鉛?鉛中毒距離我們有多遠?如何防範潛在的鉛暴露風險?潮新聞記者採訪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吳秀靜。「爆米花、松花蛋等食品可能含有較高鉛含量,長期食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