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後最聰明的活法:裝

2025年03月20日19:50:27 育兒 1875

季羨林曾說:我平生最佩服兩種人,甘當配角的人和故作愚鈍的人。

年輕時候我們爭當主角,鋒芒畢露,聰明盡顯,中年以後才慢慢領悟到守鋒藏拙的力量。

中年人的「裝」,不是虛偽圓滑,清醒通透。

01

  • 裝傻,是閱盡世事的通透。

早年我在報社上班時,認識一位前輩,年紀倒是不小了,但總跟孩子樣沒心沒肺的。

他從不會溜須逢迎,總是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

被領導罵了,他嘿嘿一笑,回到工位上若無其事繼續工作;

被同事甩鍋,挨了客戶一頓痛批,他也從不往心裡去。

別人都在背地裡笑他傻,他卻一本正經地說,「芝麻小事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氣。」

曾經我也覺得他傻,等到歷經世事才發現前輩的態度是歲月賦予的從容。

中年以後,看人不必太清楚,處世不用太計較。

能裝傻,勝過能言善辯,不計較,勝過事事算清。

楊本芬的小說《秋園》里,主人公秋園也是一個很「傻」的人。

鄰居偷摘她家菜園的蘿蔔葉子,她發現後並未聲張,反而在對方孩子生病時主動送去草藥。

在夫家,她對婆婆的偏袒、妯娌的刻薄也不計較,選擇默默承擔更多農活。

暮年時她得知當年舉報丈夫的人流落街頭時,還託人送去棉被。

她的寬容被子女看在眼裡,孩子們潛移默化也學會了這種傻傻的智慧。

大兒子後來遭遇險境,也因低調謙和避過了災禍。

我很認同一句話:

人生不過是一個過程,何必太過於較真。隨意一點,淡然一點,多一份頓悟,少一些計較。

心的容量有限的,若裝了太多得失、怨恨、煩惱,幸福自然住不進來。

心寬一寸雲開月明,退讓一步海闊天空。

遇事不計較,凡事退一步,看似是成全別人,其實是放過自己。

中年以後最聰明的活法:裝 - 天天要聞

02

  • 裝窮,是明哲保身的清醒。

這些年因為工作原因,我結識過很多人。

我發現那些商界大佬、在各行業憑本事取得成就的人,往往都很低調。

他們從不輕易對外炫耀自己的財富,在外也不講排場,大概是世俗里摸爬滾打久了深諳人性的緣故。

人性向來是「恨你有笑你無」,太過張揚就等於把自己當成靶子,為自己埋下了禍端。

前陣子一位羅姓網紅就是如此。

他坐擁百萬粉絲,風光無限,卻毫不顧及地在直播間曬豪車、曬金錶……

高調的炫耀,不僅引來了粉絲的反感,還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古人總是教我們:客不離貨,財不露白。

中年以後,戒掉時刻想出風頭的慾望,行事謹慎,才能守得住人生。

博主@蘇善書分享過一個故事。

他的叔叔搬入了新買的房子,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並配文:新家。

評論區一片祝賀之詞,但大部分都來自平日里不常聯絡的人。

也有熟識的人留言問:「什麼地段呀?多少錢一平方?是全款嗎?」

叔叔統一回復道:「房子位置挺偏的,只是付了首付,貸款壓力不小,沒想到一把年紀,倒成房奴了。」

博主對叔叔的回復頗為不解:明明新房地段極佳,且是全款買下的,為何要故意哭窮呢?

叔叔解釋說,朋友圈裡什麼人都有,見你混得好,有人嫉妒,有人失落,何必拿自己的擁有去刺痛別人。

卡耐基曾說:真正的智慧是懂得收斂自己的光芒,避免刺傷別人和樹敵。

中年以後才明白:裝窮,是明哲保身的清醒。

很少有人能在金錢的刺激下保持最初的本真。

對外炫耀自己的財富,會招來別人的嫉妒,鋒芒太露,會成為眾矢之的。

保持低調謙遜,才能避免激發人性的惡,在複雜的社會中護自己周全。

中年以後最聰明的活法:裝 - 天天要聞

03

  • 裝慫,是種不較勁的智慧。

曾仕強教授曾說:「一般情況下,人都是喜歡爭強好勝的。除非遇到了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情況才會被動認慫。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需要主動裝慫、示弱,才能避免許多紛爭。」

遇到爛人,與之一味硬剛,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電影《空中監獄》中有個情節,每次看都倍感唏噓。

軍人卡麥隆有次訓練完畢,到妻子工作的小酒館去看望妻子。

兩人正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時,出現了幾個小混混,對妻子各種騷擾。

卡麥隆怒火攻心,與之爭論起來,雙方劍拔弩張,眼見就要打起來。

妻子百般勸阻,才讓卡麥隆熄滅了怒火。

但後來,當卡麥隆離開酒館準備回家時,在路口又遇到了那幾個混混。

幾人叫囂著、怒罵著,卡麥隆再也忍不住了,衝過去和他們扭打起來。

混亂中,他用奪來的匕首刺穿了其中一人的胸膛,導致對方當場斃命。

最後,因為過失殺人,他被判有期徒刑8年。

妻子哭得撕心裂肺,卡麥隆也悔不當初。

人這一生,難免遇上糟心的事,難纏的人,而硬碰硬是最下等的策略。

主持人陳銘有年六一兒童節時,在微博上發布了幾張和女兒的合照。

一時間評論區湧現了許多惡評。

陳銘瞬間氣血上涌,正要和網友對噴,妻子一句話提醒了他:「在和他們爭之前,你想過後果嗎?」

陳銘這才瞬間清醒。

是啊,跟素不相識的人打口水仗,不僅拉低了自己的層次,還會把事情越鬧越大。

他主動認慫,對這些評論視而不見。

而當他選擇不回應,那些惡言自然被後來的評論淹沒了。

白岩松曾說:打敗一條狗並不光榮,被狗咬一口卻會很倒霉。

中年以後,要有「裝慫」的覺悟。

這並非一種懦弱,而是以退為進的勇敢。

中年以後最聰明的活法:裝 - 天天要聞

04

  • 裝笨,是不露鋒芒的情商。

我讀金庸的作品時,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在他的15部武俠小說中,男主角很多都是「笨拙」的形象。

但他們往往因為笨,收穫了許多旁人難以企及的東西。

世人皆以聰明為傲,可人太聰明太招搖,容易令人心生厭惡。

有時候,笨拙一點,真誠一點,反而能贏得別人的喜歡和尊重。

1928年,沈從文被破格任聘為北大講師,他第一次走上講台時,除了原班的學生之外,慕名而來聽課的人也很多。

教室里座無虛席的場面,讓沈從文緊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慢慢平靜下來,開始講課。

可原先準備好要講授一個課時的內容,只在短短十分鐘內就講完了。

大家議論紛紛之際,只見這位大作家拿起粉筆,笨拙地在黑板上寫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

他憨拙的姿態,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也贏得了善意的掌聲。

笨,是一種情商。

真正的智者,從不顯山露水,高高在上,反而懂得放低身段。

藏拙守愚,才能慢慢積蓄力量,走向人生的高處。

荀攸被稱為曹操的「謀主」,軍事才能卓越,妙計百出。

但他在獻策時,總會故意犯一些明顯的小錯誤讓曹操指正修改。

旁人都說:這點小事都要勞煩曹公,真是愚笨至極。

但荀攸不以為然,依舊以一副愚笨的姿態與曹操相處。

也得益於此,他不僅生前深受曹操器重,去世後曹操還追封他謚號為「敬侯」。

北宋沈括曾講:有幹將器,不露鋒芒。

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將利刃封存在劍鞘之下,將鋒芒隱藏在暗處。

做人低調收斂,韜光養晦,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周旋有術,處世有方。

莫言曾說:人生如戲,每個人在戲裡都竭盡全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然是戲,那就去演好就好。

中年以後,「裝」好自己,糊塗才能明哲保身,示弱才能行穩致遠。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