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講過一個讓他受益一生的故事。
有一個年輕的修行者問長老:「天堂和地獄到底有什麼不同?「
長老說:「地獄和天堂都各有一口相同的面鍋,每個人手上也都有一雙一米長的筷子。
不同的是,地獄的人,只顧自己先吃,但由於筷子太長,面送不進嘴裡,最後一個個都餓得面黃肌瘦;
而天堂的人,夾起麵條時,首先送到他人嘴裡,結果人人都吃得心滿意足。」
其實這世界本無差別,因為有無利他之心,而分出了地獄和天堂。
稻盛和夫也說:
人只要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運自然就會好轉。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你讓別人好過,自己才能好過。
你凡事顧全別人,其實也就是在成全自己。
說到底,所有大格局背後,都是一種利他。
1
格局越小的人
越見不得別人好
東野圭吾曾說:「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
因為嫉妒,他們寧願自己變得狠毒,也要把所有過得比他好的人,拉到自己的陰溝里來。
稻盛和夫早年時,就曾遭到這類人的嫉妒和暗算。
那時,他剛畢業,在一家
然而部門裡有一個老員工,十分眼紅稻盛和夫的快速升遷。
經常仗著工齡和資歷,處處跟稻盛和夫作對。
稻盛和夫多次勸他改過,可這人反而變本加厲,不僅自己不完成工作,還慫恿別人跟他一起偷懶。
在這種情況下,稻盛和夫無奈辭退了此人。
沒想到,這人最後竟惱羞成怒,帶了十幾個混混將稻盛和夫圍毆得鼻青臉腫。
經此一事,稻盛和夫也不由感慨:
層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歡詆毀、嫉妒,拆台鄙視,因為我不好,我也不想你好。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視別人的優秀,為不可饒恕的罪惡。
他人若過得好,他們就會心生嫉妒,心如刀絞。
在他們的眼中,幸福不在於自己得到,而在於別人得不到。
《紅樓夢》中,薛蟠的妻子夏金桂是一個善妒狠辣之人。
她見小妾香菱長得貌美,又深受眾人喜愛,便設計毒殺香菱。
結果自己誤服毒藥,中毒身亡。
魯迅先生曾犀利地指出:「很多人都見不得別人過好日子,自己沒的,若別人有,自己就會心生恨意。」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寧願傷害自己,也要折磨別人。
這樣的人,最先毀掉的是自己的人生。

2
層次越高的人
越懂得為他人著想
《禮記》里有這樣一句話: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後己。
越是大格局的人,越懂得為他人著想。
1973年的時候,曾爆發了一次石油危機。
當時,很多日本的企業都紛紛裁員,減少支出以求「保命」。
稻盛和夫所創的京瓷公司也受到了波及,訂單直接銳減到了原來的十分之一。
很多人勸稻盛和夫趕緊裁員,他卻回應說:
「如果能利用到員工的時候,就把他們找來用,當他們沒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就把他們趕到街上去的話,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嗎?」
在那段艱難的時期,稻盛和夫沒有裁掉一個員工。
他讓十分之一的人繼續工作,剩下的人或學習,或打掃衛生,但工資還是照發。
員工們也因此對稻盛和夫感激不已,紛紛想辦法,幫著公司度過了難關。
這個結果,也正應了稻盛和夫說的那句:「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當你凡事以他人需要為先,以別人利益為重時,你的福報和好運,也會源源而來。
馬未都曾在一個鄉下老人家裡,看到一件難得的古物。
熱愛收藏的他,便以可觀的價格,從老人那裡買了下來。
回到北京後,馬未都又細細查驗,發現這件古物的價值,遠超自己之前所給的。
於是又立刻差人給老人送去了補償金。
這事傳開以後,馬未都在收藏界有口皆碑,大家有好的藏品,也會第一時間選擇與他合作。
愛因斯坦曾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持有利他心的人,眼裡裝著他人,心中藏著大愛。
在面對得與失的抉擇時,他們往往更願意去付出,去奉獻。
這樣的人,早晚會收到命運的饋贈。

3
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老子說,先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把眾人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先,反而能得到眾人的擁戴;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方能更好地保全自身。稻盛和夫曾在他的《心》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那是三十多年前,日本有一家銷售車載對講機的企業。
這家企業靠著無線通信的熱潮,在短短几年時間內,一躍成了行業領先。
可熱潮退去之後,這家僱用了幾千人的企業立刻陷入了困境。
走投無路之下,他們的廠長求助到了稻盛和夫這裡。
稻盛和夫當即伸出了援手,讓京瓷與這家企業合併。
然而合併之後,又出現了一個讓稻盛和夫始料未及的問題。
原企業的一些員工,由於不服稻盛和夫的領導,到處抹黑京瓷和稻盛和夫,給京瓷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但稻盛和夫卻始終未發一言辯解,而是把心血都傾注在了合併企業的重建事業上。
十幾年後,京瓷又合併了另一家瀕臨倒閉的複印機公司。
而負責這次重建工作的,就是當年那位求助於稻盛和夫的廠長。
由於感激稻盛和夫當年的恩情,這位廠長做事無不盡心竭力。
他很快完成了複印機公司的重建工作,甚至在以後京瓷的發展中,他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回憶起這些經歷,稻盛和夫感慨道:
曾經,儘管我拯救了一家企業,卻因為一部分過激的員工而大吃苦頭。
但我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為了員工,一心行善,拚命努力,最後因緣際會,好的結果又回到了我身上。
《墨子》有言,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
你獲得的一切善報,皆源於你為別人創造的價值。
你為他人打的傘,來日都會化作為你遮雨的屋檐;
你為他人留的後路,最後也會變成你的康庄大道。
這世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極致的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4
所有大格局背後,都是一種利他
劉潤在《底層邏輯》一書中,分析過人的三種心態:
第一種是雞的心態,就是「你一定要輸」;
這種心態的人,目光狹窄,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傷人害己。
第二種是雀的心態,就是「我一定要贏」;
這種心態的人,雖不會故意傷害別人,但他目光短淺,喜歡單打獨鬥,最終也走不長遠。
第三種則是鷹的心態,也就是「我們要一起贏」。
擁有這種心態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目光高遠,格局遠大。
他們懂得:這世上所有的成功,從不在於明爭暗鬥,而在於互相扶持。
稻盛和夫27歲前,一直是霉運當頭。
然而就在他悟到「宇宙的本質就是利他」之後,命運之神開始主動向他垂青。
稻盛和夫創立京瓷後,不僅將傳統企業經營改成了大家族式的經營,還讓每一個員工持有股份,真正做到了利益共享。
對待瀕臨破產的企業,稻盛和夫也會通過入股、併購等方式,竭力幫助它們實現扭虧為盈。
後來,日航瀕臨破產。
78歲稻盛和夫考慮到日航的破產會導致國家經濟收到衝擊,三萬多員工被迫失業,他又毅然接下了這個重擔。
在日航的那段時間,稻盛和夫首先照顧到的,就是員工的利益。
他經常與員工同吃同住,不斷給他們打勁加薪,給了他們最好的待遇。
在日航員工熱情高漲時,稻盛和夫又告訴他們,要重視每一個乘客的感受,想方設法為乘客謀舒適。
在這種理念的感召下,日航僅用了一年時間,業績就達成了世界第一。
而這些「利他」舉措,也讓稻盛和夫成為了無可撼動的「經營之神」。
很贊同一句話:「偶然的成功看運氣,必然的成功看格局。」
一個人若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即便獲得了一時的成功,最終也會一敗塗地。
真正大格局的人,他們的人生信條永遠都是:「我要贏,但我要身邊的人一起贏。」
正是這種利他思維,才讓他們的人生,有了更長遠的發展。
▽
稻盛和夫曾提出過一個「一壺水」的利他哲學:
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缺水」的時候。
當別人需要時,你遞過去「一壺水」,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當你口渴時,他們也一定會想方設法地,為你送來一汪甘泉。
有利他的格局,才會有利己的結局。
世界是一面巨大的回聲壁,你先付出的善意,終有一天,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