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別和親人較勁(大實話)

2025年03月02日23:50:27 育兒 7795
永遠別和親人較勁(大實話) - 天天要聞

郭德綱說:「跟誰較勁,都是跟自己較勁。」

尤其面對最親近的人,更要和顏悅色。

想要家庭長久和諧,千萬不要和家人較勁。

永遠別和親人較勁(大實話) - 天天要聞


1、不怨父母


《朱子家訓》有言:「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如果一個人眼裡只有錢,為了錢埋怨父母,就不配為人子女。

電視劇《幸福一家人》中,房天憶是一位出色的醫生。

然而,他的父親房永福只是一位普通的麵店老闆。

無論在經濟還是社會地位上,都無法給房天憶支持。

隨著在職場受挫,他逐漸將責任歸咎於父親的「無能」。

父親對他噓寒問暖時,房天憶總是一臉不耐煩。

甚至嫌棄父親的穿著打扮和言行舉止,生怕父親給自己丟臉。

一次爭吵中,房天憶沖父親大吼道:「你知道醫院裡有多少人實力比我差嗎?

就因為他們有背景,都能靠著自己的父母平步青雲;

而我的父親只是一個賣面的老闆,所以我只能忍。」

面對兒子的指責,父親泣不成聲。

他說:「是爸爸沒能力,對不起你。」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把自己失敗的原因推給父母。

覺得是父母沒本事,拖累了自己。

卻忘了生恩養恩大過天,父母本身就不欠我們。

不怨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教養。


永遠別和親人較勁(大實話) - 天天要聞


2、不怪伴侶


俗話說得好:「天上下雨地上流,兩口子打架不記仇。」

三毛和荷西結婚後,經常吵得不可開交。

一次二人大打出手,三毛把手中的筆摔向荷西。

荷西直接大發脾氣,也把書本狠狠地砸向三毛。

三毛委屈不已,邊哭邊說起一些荷西傷害她的舊事。

等到荷西追過來道歉,三毛依舊不依不饒。

荷西覺得累了,說:「你用不著這樣,我走就是了。」

然後他開車出去,一整晚都沒回家。

三毛獨自在家輾轉反側,為自己的無理取鬧自責不已。

從此以後,兩人定下規矩:生氣也好、吵架也罷,都不怨對方。

如果爭吵的時間超過5小時,無論誰主動找誰說話,另一方必須順著台階下。

好的婚姻,一半是寬容,一半是理解。

兩個人在一起,相互指責只會消耗感情。

說一萬句「都怪你」,不如一句「沒關係」。

遇事不怪對方,便是選擇了珍惜。


永遠別和親人較勁(大實話) - 天天要聞


3、不責子女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父母在教育子女時,應該通過自身的言行和榜樣作用來影響他們,而不是簡單地責備和批評。

童話大王鄭淵潔,小時候非常叛逆。

小學時,老師讓他寫作文《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鄭淵潔覺得沒意思,寫了篇《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氣得老師火冒三丈,讓他當眾做檢討。

鄭淵潔不願意,最終被學校開除。

父親鄭洪升聽說這件事,卻沒有責怪鄭淵潔。

而是說:「不上學就不上吧,我自己教你。」

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鄭淵潔逐漸培養了濃厚的自學興趣。

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為他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父母的態度,決定兒女一生的風水。

大多數成功的孩子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托舉。

遇事與其嘮叨責備,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

父母的一句良言,足夠點亮孩子人生的指路明燈。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媽媽的模樣 - 天天要聞

媽媽的模樣

媽媽,是什麼模樣?是清晨煮粥時鬢角的白霧還是深夜蓋被時垂落的髮絲是風雨里為你撐傘的背影還是鏡前裝扮時燦爛的臉龐過去一年媽媽的故事曾經打動你我她們的模樣你還記得嗎?我們用「AI」繪出了她們的模樣點擊圖片,回顧她們的故事01「天籟」媽媽·丹正和媽媽根藏卓瑪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平時以放牧為生偶...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 天天要聞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國青年報「青年早新聞」來了——「青年關注、關注青年」!幾分鐘速覽最新熱點,帶你走近「寶藏學校」、觸達「青春團訊」、學習「榜樣人物」、了解「服務動態」。今天,祝所有的媽媽安康常伴,笑顏永駐圖片由AI輔助生成「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婚姻登記實現「全國通辦」新修訂的《婚姻登...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不少家長會給孩子報一些文體類培訓班,如果孩子上課時受了傷,所在的培訓機構需要擔責嗎?樂樂是一名11歲的花樣滑冰學員,在冰場訓練時她不慎摔倒受傷,造成右股骨幹骨折。培訓機構以「自甘風險」為由,主張免責。什麼是「自甘風險」原則?哪些情形適用於這項原則?法院又會如何判定?11歲女童在培訓機構學花滑摔倒受傷致右...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 天天要聞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母親一手抹著自己的淚,一手抹著我的淚;一會兒是這隻手,一會兒是那隻手,反覆交替,上下左右,有點兒心亂手忙,又彷彿是別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淚去堵對方的淚。」——《人間信》似乎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著母親的淚水。從一開始孩子出世時的劇痛,到後來蹣跚學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經長大,待到奔向遠方時,母親的...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著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著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