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醫生說 | 媽媽流感了,寶寶怎麼辦?

2025年02月06日18:20:30 育兒 7388



協和醫生說

協和醫生說 | 媽媽流感了,寶寶怎麼辦? - 天天要聞



q

協和醫生說 | 媽媽流感了,寶寶怎麼辦? - 天天要聞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麼區別?

流感大多是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在冬季流行。它與普通感冒有何不同呢?


我們來看下圖:

協和醫生說 | 媽媽流感了,寶寶怎麼辦? - 天天要聞


q

協和醫生說 | 媽媽流感了,寶寶怎麼辦? - 天天要聞

怎麼預防呢?

孕產婦更容易出現危重症病例,是流感重點預防對象。


關鍵預防措施為:

①勤洗手

②室內環境注意通風(上下午各一次,每次20~30分鐘)

③減少到密集場所活動

④注意多飲水、保證睡眠充足

⑤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是一項重要且有效的措施,可能有的孕媽會擔心疫苗會對胎兒造成影響。其實,大量研究證明:孕產婦接種疫苗是安全的。孕期接種疫苗並不會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所以備孕以及懷孕中的准媽媽們都不用過於擔心,反而,媽媽接種疫苗是6個月以內嬰兒獲得免疫力的唯一途徑。


q

協和醫生說 | 媽媽流感了,寶寶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寶媽感染流感需要和寶寶分開嗎?

如果寶媽確診了流感或者出現了流感樣的癥狀,建議暫時和寶寶分離開。如果條件不允許,建議您佩戴n95口罩,與寶寶相隔2米以上的距離,並在咳嗽和打噴嚏時注意遮住口鼻,減少分泌物的飛濺。


什麼時候可以重新和寶寶待在一起呢?


需要符合下面的條件:

一、服用抗病毒藥物48小時後

二、在不服用退熱藥物的情況下24小時不發燒,如果媽媽仍然有咳嗽、咳痰癥狀,建議遮住口鼻。

q

協和醫生說 | 媽媽流感了,寶寶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寶媽能吃藥嗎?吃了葯能哺乳嗎?

寶媽應該在排除其他疾病以後,儘早服用奧司他韋(因為對奧司他韋的研究更多,相對來說瑪巴洛沙韋的研究較少,對哺乳期媽媽而言,奧司他韋更安全),因為延遲治療會大大增加我們發展為危重症病例的風險。


肯定有寶媽要問了,我想堅持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怎麼能吃藥呢?


寶媽們大可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奧司他韋只有極少量會排泄到母乳中,所以哺乳期媽媽也是可以服用奧司他韋並繼續母乳餵養的,但需要媽媽們將母乳吸出到奶瓶中,由家裡的健康者給寶寶進行餵養,同時應該注意吸奶前將手清洗乾淨,吸奶器及奶瓶在每次使用後需要進行消毒處理;如果家裡沒有健康未感染者,一定注意在餵奶前,清洗雙手,並佩戴n95口罩,以減少寶寶感染的風險。


q

協和醫生說 | 媽媽流感了,寶寶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感染流感呢?

首先,寶媽們先不用特別擔心,就算您在各種防護下還是「中招」了,咱們的新生兒寶寶感染流感的幾率是非常低的。您在家中需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寶寶出現了不哭或煩躁、吃奶少、體溫低或高(手腳涼、身體熱)、睡覺比平時多等情況,應立即帶寶寶來醫院就診,這時不建議您自行在家觀察或給寶寶用藥。


如果沒有上述情況,寶寶吃奶好,精神狀態好,沒有咳嗽、鼻塞等情況,可以不用來醫院。

參考文獻

王謝桐,楊慧霞,周乙華等.孕產婦流感防治專家共識[j].中華圍產醫學雜誌,2019,22(2):73-78.

up to date :季節性流感和妊娠.



文字/兒科  田春輝

審核/王晨  馮淑菊

編輯/洪成偉

主編/段文利

監製/吳沛新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超萌互動!新生兒與醫者的第一次「握手」 - 天天要聞

超萌互動!新生兒與醫者的第一次「握手」

新生嬰兒用小手緊緊攥住主刀醫生的手臂。紅網時刻新聞5月7日訊(通訊員 姚嬋姣 程雲高)一名剛完成剖宮產手術的新生嬰兒,在醫護人員清理其口鼻時,突然用小手緊緊攥住主刀醫生的手臂,彷彿在向帶自己來到世界的「第一雙手」致謝。5月4日,在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產科手術室里,一個剛來到人世間的男嬰用稚嫩的手掌,為...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 天天要聞

8歲女孩跳繩後肚子劇痛,還嘔吐了2次,卵巢竟扭成麻花!

8 歲的小麗(化名)非常喜歡跳繩,每天都堅持打卡。最近,她跳完繩後,肚子突然劇痛,還嘔吐了2次!孩子媽媽以為只是累著了,可第二天疼痛不減反增......送醫一查發現,小麗的肚子里竟「藏」了個 15 cm的大包塊!醫生結合 CT 影像,發現她的情況是卵巢囊腫蒂扭轉,而且囊腫可能是卵巢畸胎瘤。術中,醫生髮現囊腫來源於右側...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讀到好心酸)

有人說,人總要咽下一些委屈,然後一字不提的擦乾眼淚,繼續往前走。成長的代價就是失去原來的樣子。沒有人能像白紙一樣沒有故事,其實早晚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擦傷罷了!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 天天要聞

在微信上永遠不要做這六件事!

微信已悄然成為生活的「第二世界」,它既是信息的高速公路,也是人心的放大鏡。指尖輕點間,我們與世界相連,卻也常因言行失當而陷入風波。以下六條「微信生存法則」,需時刻銘記於心,方能在這片虛擬天地中守住分寸、護得周全。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 天天要聞

家醜不可外揚,有3種「家醜」,寧可爛在肚子里,也別跟外人說

老話說:「家醜不可外揚。」這世間的情分,最是複雜難辨——血濃於水的家人,縱使相隔千里,仍能心心相印;萍水相逢的外人,即便朝夕相對,也難託付真心。若將家事攤開在旁人面前,任人指點品評,便如將傷口裸露於風雪,非但難獲慰藉,反易遭人利用。故而,真正的智者,深諳「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