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2024年02月12日23:45:23 育兒 1515

春節,帶娃走親訪友是不能錯過的一個重要環節!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是春節最有意義的地方。

本來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可問題是走親訪友,就會面臨社交的情況。尤其是,很多長時間不聯繫的親朋好友,也會聚在一起。

這個時候,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考驗。都說「子不教,父之過」,若是在走親訪友的途中,孩子的表現不是很禮貌,那做父母的難免也會被說三道四。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春節禮儀,真的很重要

春節,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更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以及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徑。

禮儀,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體現在方方面面。若是能讓孩子學會這些禮儀,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而且還能培養他們自尊、自信和自律的能力。

當然,在學習春節禮儀的過程中,孩子還能學會感恩和尊重。因為,家人對他的付出和關愛,永遠都是毫無保留。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春節的基本禮儀,都有哪些?

1、拜年禮儀

春節期間,孩子們需要向長輩拜年,表達對新年的祝福。除了說一些傳統的吉祥話,表達內心的祝福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細節要求。

在拜年的時候,孩子們應該保持端正的站姿,用雙手合十的姿勢,或者鞠躬行禮的姿勢,表達對親人的尊敬之情。

當然那,也可以讓孩子提前準備一些新年禮物。在接收到別人的祝福,或者壓歲錢之後,順便把自己的禮物回贈給他人。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2、待客禮儀

新春佳節,肯定會有親朋好友上門來訪。這個時候,孩子就成了當之無愧的「小主人」,要和父母一起,做好接待他人的準備。

保持微笑、態度熱情,是接待客人的必要條件。在客人上門之前,這些事情一定要教會孩子,並且讓他們主動邀請客人進門、落座。

簡單的待客禮儀,像端茶倒水、拿果盤,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父母多給他們一些機會,讓娃試著跟他人相處,豈不是很有意義嗎?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3、餐桌禮儀

家庭聚餐,也是春節走親訪友的必備流程。都說「餐桌見人品」,孩子教育得好不好,從他在餐桌上的表現,就能知道答案。

等到長輩入座後,孩子們才能進食;不隨意打斷或者擾亂別人的發言;吃飯時,不隨意吧唧嘴,不發出影響他人進食的聲音。

這些,都是餐桌上最基本的禮儀。在享用美食之前,請一定把這些禮儀認真的告訴孩子,並且監督他們完成。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4、穿著打扮

春節,真的是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孩子們的穿著打扮,也應該符合節日氛圍,更有年味才對。

拋開喜慶的顏色不說,單單是整潔程度、是否得體的問題,就需要父母認真教育一番。現在孩子都喜歡潮流,經常穿得不得體,真的很不適合過年。

除了穿著之外,孩子的儀態、表情,也都要稍微控制一下。不要把壞情緒掛在臉上,用老人的話說:過年不開心,那一整年都不順利!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如何讓娃學會這些春節禮儀呢?

關於春節禮儀的重要性,相信父母都已經知道了。那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如何讓娃學會,以免走親訪友時鬧出不愉快的事情。

1、家庭氛圍營造

想讓孩子學會禮儀,那父母得要為他們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才行,讓娃感受到年味。

要不然,父母光是口頭教育,孩子很難體會到禮儀。若是家庭溫暖的話,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受到影響,學會很多好習慣。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2、榜樣示範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有著義不容辭的榜樣作用。春節期間,父母一定要把這些禮儀做到位,好給孩子學習的空間。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最深遠。只有以身作則,且遵守禮儀規範的父母,才能教出懂禮儀的孩子。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3、實踐與反饋

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最唯一的標準。趁著沒有跟親朋好友見面,那父母首先充當「客人」,給孩子提供實踐的機會。

先從自己家裡開始,看看娃的學習效率如何。若是發現有不足之處,父母還能趁機引導他們改正。之後,再帶娃去親朋好友家實踐,表現得會更好。

春節走親訪友,這些基本禮儀,請提前教娃學會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禮儀,是一個人刻在骨子裡最好的教養。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內卷的社會裡,禮儀會為孩子賦能,讓他得到更多被關注、被表揚的機會。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著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著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著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著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