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這一味》,感受傳統之味!

2023年10月03日20:39:40 育兒 4682

每年中秋節,熊英利都會抽出時間,親手製作一些傳統月餅。作為一個深度沉浸在傳統文化中的漢服愛好者,她對傳統之美的嚮往和熱愛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表達。

點擊觀看視頻

中秋《這一味》,感受傳統之味! - 天天要聞

熊英利是一個85後漢服愛好者,愛上漢服已經有10年之久。最初的時候,上海街頭穿漢服的人還不多。她每天穿著漢服上下班,總是會吸引很多注視的目光。穿漢服對她來說,不僅是一種熱愛,更是一種堅持。

中秋《這一味》,感受傳統之味! - 天天要聞中秋《這一味》,感受傳統之味! - 天天要聞

喜歡一樣東西總是由淺入深的。因為喜歡漢服,她經常到博物館參觀研究古代服飾的紋樣圖案。隨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熊英利開始研習茶道、古琴、學習了中式點心課程,中式發簪製作以及傳統瓷器修復等技藝。她每天用自製的發簪來搭配不同的漢服,她還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里,通過金繕和鋦瓷的技藝修復瓷器,把興趣作為職業,以手藝支撐生活。這些年,不僅外界對穿漢服接受度越來越高,熊英利的父親,也不再像原來那樣反對女兒的興趣,反而會和她一起討論漢服的審美。

中秋《這一味》,感受傳統之味! - 天天要聞中秋《這一味》,感受傳統之味! - 天天要聞

今年中秋節,熊英利給父親製作了他最喜歡的黑芝麻餡月餅。她親自選擇優質的原料,精心製作,體驗著每個工序帶來的快樂和自豪感。每一塊月餅都代表著她的心意和對傳統之味的祝福。

在熊英利看來,漢服、月餅等傳統元素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符號,它們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韻味和哲學。這些傳統文化作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的一部分,構建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讓中華文明得以源遠流長。

中秋《這一味》,感受傳統之味! - 天天要聞中秋《這一味》,感受傳統之味! - 天天要聞

今夕流光,花好月圓。這位熱愛漢服的上海姑娘,用手作的月餅,寄託對傳統之味的祝福和願景。讓我們一起在合家團圓的時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賞味中秋,祈願美滿!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著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著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著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著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