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流量最大時,大概就是每年母親節這天。不少媽媽常年為家庭、為孩子付出,年輕時「陪讀」,養老時幫忙「帶娃」,一輩子都在「犧牲自我」。節日這天,是時候探究一下媽媽們的困境了。
「陪讀」正是媽媽們的困境之一。有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媽媽,選擇陪讀。這樣既能密切監督孩子學習,又能細緻地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為孩子的高效學習做好後勤工作。
然而,陪讀也給媽媽們帶了了一些問題。長時間與孩子共同生活,雖能監督孩子學習,但也可能導致親子關係緊張、與青春期的孩子產生矛盾;與孩子爸長期分居也可能面臨夫妻關係破裂。
你以為等孩子長大成人,媽媽們就輕鬆了?事實上,她們可能又要投身於下一個階段的忙碌——幫孩子帶孩子。
不少媽媽從老家來到城市裡照顧(外)孫子孫女,投入大把時間、精力在小孩身上。但是,脫離了自己熟悉的環境,她們並不適應現下的生活,只是出於責任感,還是承擔起這份重任。
以上問題,或許母親和子女都懂,但卻很難找到最優解。即便可以請人代勞,新聞中保姆工作出問題的情況,也不讓人放心。不管是陪讀,還是帶娃,沒有人比得上「媽媽」那般用心。
媽媽們為了孩子犧牲自我,在她們的世界,沒有「值不值得」,只有「願不願意」。作為子女,只有妥善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儘力承擔家務,才能減輕媽媽們的負擔。如果你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那就給她說一聲「母親節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