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4種「討厭」行為,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2023年05月10日20:45:02 育兒 1092

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在路上看見一對母子,小男孩2歲左右,「掛」在媽媽身上不肯下來。

媽媽數落兒子說:「一點點路都不肯走,非要我抱幹什麼呢?」但媽媽並沒有真的生氣,而是親了兒子一口。

兒子則笑嘻嘻地摟著媽媽的脖子,非要賴在媽媽懷裡。

明明會走路了,卻粘著媽媽要抱抱,不肯自己走。很多媽媽可能會覺得,這娃是故意的,惹人煩。

孩子的很多行為,看起來讓人討厭,但其實,他是向媽媽表達愛意。

比如以下4種「討厭」行為,就暗藏著孩子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孩子的4種「討厭」行為,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 天天要聞

一:扯媽媽的頭髮

我想大部分媽媽在帶孩子時,都有碰到過這種情況。

一言不合,他的小手就朝你頭部襲來,你還沒來得及閃開,他快准狠地一把揪住你的頭髮,扯得你只感覺天花板都在旋轉。

好不容易將他的手指頭一個個掰開,下一秒,他又拉扯你的耳朵、項鏈、衣領。

帶個娃,感覺自己在打擂台,跟他進行摔跤比賽。

小一點的孩子,抓自己力所能及的東西(離媽媽較近,所以喜歡拉扯媽媽),是因為他在鍛煉自己手的感覺。

他發現,抓、握不同的東西,手的感覺不一樣。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有的柔軟、有的堅硬。同時,他又在發展自己的手部肌肉,鍛煉大動作和精細動作。

這其實都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需要,拓展認知,開發智力。

媽媽在帶娃時,盡量不要戴首飾,以免被孩子拽掉。被孩子拉扯頭髮,可以假裝哭,說自己很痛。這樣,孩子一般都會撒手。

孩子的4種「討厭」行為,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 天天要聞

如果孩子稍微大一點,好幾歲了還喜歡拉扯媽媽的頭髮,那可能是,他想獲得你的關注,用行動告訴你:「媽媽,陪我玩。」

尤其是坐在沙發上看手機時,孩子冷不丁過來扯你頭髮,他其實是想告訴你:「媽媽別玩手機了,跟我玩,我好無聊。」

但由於孩子行動快於大腦,再加上表達力不強,他們就直接上手而不是說了。

只是,我們往往會被這樣的行為惹怒,畢竟,小孩不知輕重,扯頭髮真的很痛啊。

孩子就用這樣錯誤的方式,將媽媽越推越遠。

我們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要扯媽媽頭髮?」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表面行為,進入到思考層面,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

然後再教孩子,下次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出來,不要拉扯頭髮,媽媽會很痛。

這樣,能引導孩子的大腦思考,讓他察覺自己當下的狀態和想法,而不是下意識地動手。

孩子的4種「討厭」行為,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 天天要聞

二:捏媽媽的臉

我家侄女,10歲的人了,每次她媽媽下班回來,她都要粘在媽媽身邊,用手捏一捏媽媽的臉。

被捏煩了,她媽媽一把推開她:「別捏我臉,老是捏,捏得痛啊。」她有時候還會不高興:「媽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社會心理學認為,身體觸摸,是情感體驗最深刻的一種表達方式。

這就像情侶相處一樣,表達愛意,光嘴上說說不夠,還想和對方擁抱、牽手等。

孩子對媽媽的依戀也是如此,他想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就想和媽媽有更多的身體接觸,用手觸摸到媽媽,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就在媽媽身邊。

而且,「捏」這個動作,還包含了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4種「討厭」行為,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 天天要聞

媽媽常常會發現,孩子捏自己的臉,剛開始可能還輕輕地捏,但捏著捏著他突然一下就用很大的力,捏得我們又痛又氣。

孩子在用力的過程中,可能是在釋放一種沒能表達出來的情緒。

比如媽媽去上班,孩子就會有分離的焦慮;又或者媽媽忽視了他,他內心稍有怨言;又或者是對媽媽的愛太多,他不知道如何釋放。

於是,在和媽媽接觸時,他就不經意用帶有這種攻擊性的動作,把內心沒有排解的情緒釋放掉。

所以,當我們遇到喜歡捏自己臉的孩子,可以抓著他的手示範:「要這樣輕輕地摸,媽媽才不會痛。」

或者和孩子一起玩:「我也想捏,要不咱們捏枕頭吧,看誰的力氣大。」

用正向的方式引導孩子如何友好表達愛,並且通過遊戲的方式幫孩子釋放他未能發泄的情緒,而不是一味地拒絕他。

這樣,孩子就懂得如何控制自己,而不是表現更多的攻擊行為。

孩子的4種「討厭」行為,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 天天要聞

三:在媽媽身上爬來爬去

朋友跟我說,她家兒子還小的時候,每天早上迷迷糊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先爬起來,然後挪一挪小屁屁,準確無誤地趴坐在她臉上。

後來長大了,他依然喜歡「掛」在媽媽身上。不是把媽媽當樹一樣往上爬,就是媽媽坐在沙發看電視時,他上躥下跳在媽媽身上爬來爬去。

你想安安靜靜地做個美女子,他卻偏弄亂你的髮型、拉扯你的衣服、擋住你的視線。

有時候確實會對孩子這樣的行為惱火,他就不能自己玩會,讓我好好看會電視嗎?

其實,孩子若能這麼肆無忌憚地和媽媽互動,說明他和你的關係非常親密。他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即便在你身上爬來爬去,你也能接納他,而不是排斥和拒絕。

相反,那些和媽媽特別客氣、有距離、相處時小心翼翼的孩子,可能在心裡害怕媽媽,不敢靠得太近,也就不敢這樣大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喜愛。

孩子的4種「討厭」行為,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 天天要聞

四:睡覺抓媽媽

還有些孩子,睡覺時特別不「老實」,他總要抓著媽媽才行。

像布妞睡覺,非要摸著我的臉才能睡著,把她手拿開立馬又貼上來了。

我姐就說,侄子小時候睡覺,非要抱著她的手睡。

還有寶媽說,孩子晚上非得枕著她的肚子睡,說這可比枕頭舒服。

總之,孩子晚上睡覺,總要解鎖一些奇奇怪怪的姿勢才能睡著,最主要的,是得靠著媽媽。

這是因為,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天然地會有一定的警覺心,覺得呆在最依賴的人身邊,才能放心地睡著。

尤其是當孩子半睡半睡時,發現媽媽就在身邊,且能摸得著,他最具安全感,睡覺也最踏實。

所以說,雖然孩子的這些舉動,會讓人有些「煩」,但也說明,他最愛的人,正是媽媽。

這也算是甜蜜的小煩惱吧。

孩子的4種「討厭」行為,暗藏對媽媽深深的愛,但常被拒絕 - 天天要聞

媽媽不要粗暴地拒絕或呵斥,不妨試著接受,等他睡著後再將他挪開。畢竟,能被孩子這麼百分百依賴和親昵的時光,只有那麼幾年。

等他長大後,你想再像小時候那樣抱他、親他,可能都難啦。

你家娃有以上這些「討厭」行為嗎?一起聊一聊~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婚姻情感諮詢師,專註兒童心理,讀懂孩子輕鬆養育,喜歡就關注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人這一生,一切都是註定的!(不信你看)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一切都是註定的!(不信你看)

楊絳先生說過,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
重要提醒!今天17:00截止! - 天天要聞

重要提醒!今天17:00截止!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2025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本科集中填報志願將於7月2日17:00截止,還沒有完成的考生請抓緊時間填報,儘早檢查核對、及時保存並提交。儘早完成填報我省志願填報系統按照規定時間關閉,關閉後考生將不能填報。請考生儘早填報志願,以免臨近截止時間,因停電、計算機故障、網路繁忙無法登錄等意外造成無法正常...
老人一旦邁入80歲高齡,以下建議不妨一聽 - 天天要聞

老人一旦邁入80歲高齡,以下建議不妨一聽

老張頭蹲在院門口的青石板上,指尖的煙捲明明滅滅。八十大壽那天,兒孫們張羅的壽宴剛散場,他瞅著滿地紅炮仗碎屑突然笑出聲:"這日子過得跟竄天猴似的,眨眼就崩到八十咯!"隔壁李嬸端著腌菜罈子路過,聽見這話直撇嘴:"您老這精神頭,比我家那五十歲的渾小子還足!"
沒有絕對契合的兩個人,遺憾是常有的吧! - 天天要聞

沒有絕對契合的兩個人,遺憾是常有的吧!

"你知道嗎?那天她盯著火鍋里煮爛的茼蒿突然就哭了。"老張往玻璃杯里倒滿啤酒,泡沫溢出來在桌面上畫了個歪歪扭扭的圓圈。隔壁桌情侶正在互相喂蝦滑,女生無名指上的鑽戒在熱氣里閃著光。
質檢資訊|成人紙尿褲怎麼選?哪款更安全?比較試驗結果來了 - 天天要聞

質檢資訊|成人紙尿褲怎麼選?哪款更安全?比較試驗結果來了

為了進一步了解成人紙尿褲的質量狀況,結合成人紙尿褲的消費調查,哈爾濱市消費者協會委託哈爾濱檢驗檢測認證集團對市售的成人紙尿褲開展了比較試驗,旨在為消費者提供科學的消費指引,助力品質消費。1 樣品來源本次比較試驗樣品選擇源於前期市場調研及問卷調查的結果以及各大電商平台消費者關注度高、銷量好的成人紙尿褲產...
二孩補助1萬、三孩補助2萬!東莞一社區上線生育獎勵 - 天天要聞

二孩補助1萬、三孩補助2萬!東莞一社區上線生育獎勵

生育二孩補助1萬、三孩補助2萬……即日起,東莞市萬江街道新村社區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合法夫妻的生育補助方案。2025年6月1日後(含6月1日) 出生的新生兒家庭,可獲得對應的生育補助。據悉,今年以來,東莞已有多個村(社區)公布各類生育獎勵(補助)辦法,進一步完善社區生育支持和服務體系。生育二孩補助1萬元,生育三孩...
有福氣的人,往往有這四種洒脫的心態 - 天天要聞

有福氣的人,往往有這四種洒脫的心態

一個真正有福氣的人,不一定賺得盆滿缽滿,不一定住在大房子里,而是心很寧靜。心安之處,就是幸福之地。一個人有沒有福氣,關鍵是心態好不好。有以下幾種心態的人,過得更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