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2023年05月01日22:18:08 育兒 8205

短視頻丨複合型人才、科若

采寫丨科若

「中國原子彈最大的秘密是什麼?就是能造出來。」「我相信飛機也是一樣的,不管是發動機,還是隱身戰機,一樣都可以造出來。」

在電影《長空之王》里,胡軍飾演的張挺和王一博飾演的雷宇說的這些話,詮釋著一代代中國航空人鑄就大國重器的堅定與必勝信念。

影片通過王一博、胡軍、於適等主演塑造了新一代中國空軍試飛員的英勇熱血形象,同時揭秘我國新型戰機艱難誕生的背後歷程。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長空之王》上映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上映四天,累計票房破3億,截至目前位列五一檔票房冠軍。淘票票9.7,貓眼9.6,豆瓣7.0,綜合口碑位居五一檔第一,爆米花指數97%,imdb8分,國內外全網熱評。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那麼,作為電影的《長空之王》又是如何「造」出來的呢?1905電影網專訪《長空之王》導演劉曉世,聽他從多角度解密影片的幕後故事。

既是電影工程,也是科研工程

導演劉曉世是航空迷,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就讀時,曾為航空工業集團拍攝紀錄片,畢業後他也到航空工業工作,至今已達15年。

劉曉世非常了解試飛員群體和試飛過程的故事,他參加過殲-20生產第一顆螺絲釘的開鉚儀式,多次接觸殲-20戰機,殲-20的首席試飛員李剛也是他的好朋友。

「試飛員發生的事情讓我本人很感動,有必要拍一個試飛員題材的電影,讓更多人知道這樣一個群體,知道我們國家航空裝備的進步是如何的不容易。」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長空之王》導演劉曉世

《長空之王》的第一稿劇本在2019年出爐,他和編劇桂冠花費三年多時間反覆修改、打磨,「有編號的劇本大概有四十多稿,不帶編號的劇本大概有一兩百稿。」

劉曉世說,這個劇本有很多很嚴謹的航空科學邏輯,需要和相關工程師、科學家反覆論證,又要把故事寫得圓滿,把人物寫得有血有肉,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和課題。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由於工作原因拍過很多飛機,也積累了一些失敗經驗和教訓,劉曉世不想在這部電影里重犯錯誤,因此花了近一年時間進行前期技術的探索。「我非常希望在拍攝技術上有一個跨越和提升。比如我們用了虛擬拍攝,用編程的方式來控制背景的影像跟機械裝置的聯動。

劇組也提前一年半時間進行製作準備,每一場空中戲都不會只準備一種拍攝方案,「真的像科研一樣,有abc幾種方案。我們在北京、福州、象山等地做測試,預案做得很豐富,很充分。」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在劉曉世導演看來,《長空之王》的拍攝製作「既是一個電影工程,也是一個科研工程。」

航空裝備在成長,人也在成長

《長空之王》既是一部激昂熱血的中國式空軍大片,也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電影是講一代年輕試飛員的成長,同時帶動一代裝備的進步。裝備在成長,人也在成長。」

劉曉世說,胡軍飾演的隊長張挺是試飛小隊的榜樣,「張挺主動把首席讓給其他人,這對雷宇和鄧放都是非常大的觸動。人人都以為很重要的東西,張挺根本不在乎,因為他要激勵所有人去競爭,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經歷這些,雷宇他們才能真正成長。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包括張大隊犧牲。他和雷宇說誰先跳傘的問題,張大隊騙他。因為必須要有一個人,把飛機開出城市,落到無人區,才能徹底跳傘。這都是對一個人內心的感化,讓雷宇完成成長。」

片中,雷宇和鄧放從互相瞧不起的競爭對手到相互攜手、完成高難度任務,成為真正的戰友。這段友誼的形成在劉曉世看來也非常動容。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一次次的試煉和蛻變,讓雷宇擁有了一道完整的成長線。其中,當他犯錯誤後被派去包傘的這段情節,在同類空軍題材電影里較為罕見,這源於空軍領導提供的建議。開拍前,劉曉世帶領創作團隊到包傘室參觀,看到包傘員如技藝精湛的匠人,細心將一團亂糟糟的繩子填到傘筒里,這一幕啟發了他。

「一旦包傘員在包傘過程中有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對飛機的降落和安全造成特別大的影響。當時我們就覺得,這個對於人物的成長非常重要,就把它寫在了故事裡。」學習包傘的過程,讓雷宇更加理解自己的使命,也啟發他設計出緩解飛機尾旋問題的想法。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作為新人演員,王一博飾演的雷宇給劉曉世導演帶來了很多驚喜。「現在的雷宇,王一博非常合適,他就應該演這樣一個人。一博是一個很有禮貌,很愛思考的人,雷宇也是。」

「他是一個感受力很好的演員,進入情境很快。很多戲他演第一遍的時候,我還挺驚訝,好多細節完全是他自己的發揮。」比如電影開拍的第一場戲是雷宇掉入羊圈,「他從傘底下扒拉出來後,他看了一下天空。這一看,我覺得他行,完全把自己放入一個飛行員墜落羊圈後的情境里了。」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在我們拍攝的一百多天里,他從來沒有一次遲到過,每天都很敬業,無論是危險或者受罪的那些情節,他都不打折扣去執行完成。」劉曉世回憶道。

寫中國人的故事,不盲目模仿西方電影

試飛員是刀尖上的舞者,是藍天里的勇士。他們一次次突破極限,才能試出新飛機的極限,探索出呼嘯長空的新型戰機。

「試飛員和前線戰鬥員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一個要戰勝自己,一個要戰勝對手。前線戰鬥員的目標是敵人,試飛員要提高的是自己的飛行能力、航空理論知識,要克服恐懼。」電影里有句台詞說道,「新一代的試飛員是會飛的設計師和工程師。」他們不僅要會實戰和理論,還要會設計技術。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劉曉世認為,要接近現在的試飛員群體,去感受、去看、去觀察,才能寫好他們的故事。「一定要寫中國人自己的故事,我們不能盲目去模仿西方電影。他們騎摩托車,我們在電影里也騎摩托車,中國軍人不這樣;他們去酒吧,我們也去,我們的部隊不這樣。」

4天3億,五一檔綜合口碑第一,《長空之王》這樣造出來! - 天天要聞

影片擁有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尾,雷宇代替隊長張挺,駕駛飛機在足球場上飛馳而過,實現了張挺兒子的願望。雷宇和更年輕一輩的成長故事與他們的飛翔夢想還在繼續,劉曉世透露,《長空之王》不排除有拍續集的計劃。

他希望觀眾能通過《長空之王》了解當代年輕試飛員、軍人的精神風貌,讓越來越多人了解我國航空事業發展背後的不易,激勵下一代懷抱熱愛飛行的美好理想。

/ more /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