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2023年03月31日21:54:18 育兒 8053

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布妞幼兒園的老師,說要開家長會,要求我們在群里接龍。

統計人數時,老師在群里問了一句:「全是媽媽和奶奶參加,爸爸呢,爸爸去哪兒了?」

接著,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了一番爸爸也要陪伴孩子成長的話,邀請更多的爸爸參加家長會。

曾有一項調查顯示,育兒的主力軍,主要是媽媽和老人。約61%的爸爸,因為「經濟壓力大,加班多」無法陪娃;還有39%的爸爸覺得,教育孩子是媽媽的事。

很多時候,爸爸與孩子,確實沒有媽媽與孩子關係親近。但這並不意味著,爸爸這一角色就不重要。

研究表明,爸爸和孩子接觸多,能幫助孩子走出媽媽的軌道,邁向外面的世界。而且,作為男性,爸爸肯定能給予孩子一些媽媽無法給予的東西。

那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 天天要聞

一:父親與男孩

父親天生就是男孩的榜樣,他受到兒子的崇拜、追隨和模仿。即便父親不善言辭,但男孩依然很渴望與父親建立聯結。

相對於媽媽,男孩對爸爸的接納、包容、合作、尊重等更加敏感。如果爸爸忽略男孩的成長,孩子可能會在以下幾方面受到影響。

●性別角色

小區里有位男孩,大家對他的一致評價是:「愛嘮叨、碎碎念、對一點小事都很在意,跟他奶奶一模一樣。」

男孩會認同自己的父親,並且參照父親的行為模式,來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

但如果爸爸在家裡的「存在感」比較低,那男孩就會缺少同性別的模仿對象,反而受女性角色的媽媽或奶奶影響多。

孩子的思維、處事方式以及對性別的認知,難免就會受女性角色影響大,從而導致性別角色混亂。

這並不是說,男孩就一定會變得「娘」。只是你去仔細觀察那些父愛缺席、一手由奶奶或媽媽帶大的男孩,他們的行為風格里,會更多帶一些奶奶或媽媽的影子。

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 天天要聞

●道德發展

心理學發現,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若父親缺席,那他的規則、愧疚和道德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如果說,媽媽教會孩子愛和包容,那爸爸則教會孩子規則和秩序。

比起父愛多的男孩來說,父愛缺席的男孩長大後攻擊性更強,也更容易犯錯。

●性格和婚姻觀

男孩本就會以爸爸為榜樣,想要成為一個像爸爸這樣的男子漢。

但如果父親與男孩疏遠,男孩就容易缺乏安全感,較少從爸爸那裡獲得勇氣、毅力、韌勁等陽剛品質。

相反,他可能會將所有的愛都放在媽媽身上,並且對母親過於依戀。

這樣的男孩長大後,容易照著媽媽的樣子,去找一個類似「母親角色」的女孩當伴侶。

即便那個女孩比他大,但只要對方能像媽媽一樣提供關愛和照顧,他就容易產生強烈的依戀感。

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 天天要聞

二:爸爸和女孩

爸爸不僅影響男孩的性格和人格的塑造,更是對女兒影響深遠。

●安全感

有位網友說,她從小和爸爸說不了幾句話,極度渴望被人愛。長大後只要誰稍微對她好一點,她就掏心掏肺,最後屢受傷害。

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 天天要聞

父親是女孩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位男性。雖然生命中也會有其他男性角色出現,但父親對女兒的影響卻是最初的,也最具有決定性的。

他的形象直接影響女兒對異性的理解和認知,以及關係女孩一生的安全感發展。

女孩的心思更敏感細膩,這就決定她更需要爸爸的保護和關愛。

如果爸爸在女兒的印象中,是鎮定、勇敢、堅毅、有愛的,那這些好的品質,都會成為女孩對異性的最初評價及參照標準。

這會直接影響她將來交男朋友時,對異性的期待。

但如果父親的形象,是冰冷、暴躁、沒有耐心且缺位的。那女孩從小就會認定,男人就是這樣的。

等她長大,要麼就是害怕走入婚姻,要麼就走另一個極端,只要誰稍微對她關懷一點,她就容易「被一顆糖騙走」。

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 天天要聞

●氣質和魅力

當女兒從小受到異性父親的珍視和欣賞時,她對自己的看法就更樂觀、積極,也更容易展現女性氣質和魅力。

那些備受爸爸喜愛的女孩,自尊心更高。她面對異性時,心態更放鬆,不會刻意尋求關注。

但很少被父親誇讚和珍視的女孩,她長大後渴望被人關愛,卻難發展出獨特的女性氣質和魅力。

●信心和上進心

當女兒表現優異時,如果父親吝嗇自己的認可和讚許,女孩就會覺得,自己不重要、不值得,從而自信心備受打擊。

父親不僅影響女兒的性格和認知,還會在其他很多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研究表明,女兒的邏輯思維多來自父親,運動才能也和爸爸相關。很多關於生活、科學、數學和自然類的知識,多源自父親的傳授。

父親不僅影響女兒的婚姻觀,還影響她將來的職業生涯和生活態度。

所以,為了女兒未來的幸福,父親一定要給予女孩更多的陪伴和愛。

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 天天要聞

三:爸爸不可缺席

很多爸爸會說,我也很想陪孩子,可壓力太大、時間太少,沒辦法。

即便沒有太多時間,但爸爸依然可以每天抽出一些空,陪伴孩子玩耍和成長。另外,在有限的相處時間內,爸爸還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①對孩子有耐心

很多爸爸,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感」,跟孩子相處時,就會說話生硬、命令式。

這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很有距離感,不敢靠近。

爸爸和孩子溝通,可以多一些耐心,讓孩子把話說完。少一些訓斥,多一些反饋,適當的時候,可以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爸爸的耐心,能給孩子勇氣和安全感,激勵他們表達自我,遇到問題勇敢地向大人尋求幫助。

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 天天要聞

②關注孩子的感受

孩子情緒不好時,不善言辭的爸爸可能就會說:「這有什麼好難過的,你都這麼大了,這點小事都處理不了嗎?」

本就處於負面情緒中孩子,聽到這些話,會更加泄氣,覺得自己不被人理解。

爸爸想要和孩子關係親近,就需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我看到你好像很難過,有什麼事可以和爸爸說說嗎,或許我能給你出出主意。」

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不僅備受鼓舞,還在以後遇到困難時,更願意多和父母溝通。

從小和爸爸不親的孩子,長大後人生會是怎樣?和你想的不一樣 - 天天要聞

③少用負面詞

有些爸爸一和孩子溝通,就帶有負面詞:「我警告你;我命令你;你太讓我失望了;你聽過到沒有......」

這樣的負面詞說多了,孩子一聽見就躲得遠遠的,哪還願意和爸爸親近。

爸爸在和孩子交流時,可以定規矩,然後多鼓勵:「我相信你能做到;爸爸支持你;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需要爸爸幫忙嗎?」

父愛和母愛,帶給孩子的感受不同,影響也不同。

母愛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探索,而爸爸則引導孩子走向外面的世界。雖說媽媽是孩子的主要撫養者,但爸爸這個角色同樣重要、不可缺席。

你家孩子和爸爸關係親近嗎?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婚姻情感諮詢師,專註兒童心理,讀懂孩子輕鬆養育,喜歡就關注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