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對於一個人的氣質、修養、思想觀念影響相當大。我認識的一個外地的筆友,也算是朋友吧,跟我講了以下故事。
一、愛旅遊的男孩
一個初中的男孩,在上他英語課時,出的小作文題目《一次旅遊》。他在那裡揮筆疾書,約摸二十分鐘寫完了。看了看,寫的是去法國旅遊的事,從法國風土人情到美麗風光,揮揮洒洒寫得很流暢。朋友問他:每年都去旅遊嗎?他說:每年都出國,今年是法國,去年是瑞士,前年是日本,每次去兩周時間。
這個每年暑假都出國的男孩,隨和大氣,言語流暢,辭彙異常豐富。他的視野已經是一般孩子難以企及的啊!
二、「小富婆」女孩
有個十歲的小姑娘,特別活潑開朗,說話很利索,成績很好。有次課間,不知想不起什麼原因,就聊起壓歲錢了。這個小姑娘說:今年我的壓歲錢突破10萬了,我要攢夠上大學和讀研究生的錢。朋友一笑,心裡想:再有十幾年,豈止是上大學的錢,買房的錢都有了。
這個出生在上海的祖籍是河南的小姑娘,她爸爸二十多年前來到上海,打拚下不菲的家業,還培養了兩個優秀孩子,她的姐姐是復旦研究生,先供職於位元組跳動,後跳槽到B站。小姑娘說,姐姐注重的是工作的樂趣,而不是薪酬。
三、優雅的女孩
朋友應約去教一個孩子的口語,於是從高德地圖先查遠近,再上百度查,原來是別墅區。坐上地鐵趕到那裡,事先打過電話,有阿姨接著。進入別墅區,鳥語花香,綠化得非常好。
進入別墅內,裝修風格很簡約。小女孩媽媽,一個很端莊優雅的女士見過面,簡單了解孩子情況,然後被讓進書房。一個白白的,很斯文的十一二歲的女孩站在我面前,雙手交叉在前,輕輕說一聲「老師好」。輔導過程中,這個女孩,每次做完試題,都用雙手恭恭敬敬送到老師面前,其家庭教養可見一斑。
不得不說,這些「別人家的孩子」因其家庭背景的不同,和看到的更多的普通孩子還是有區別的。願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都通過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