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總是能聽到不少家長抱怨,自家的小孩如何調皮搗蛋、不願聽話,每天都在家和他們上演「世界大戰」一般。孩子不聽話、愛頂嘴、愛發脾氣,已經成為眾多家長老生常談的話題,無論用何種方式,他們都不受管教。
但有些家庭的孩子,卻非常聽從父母的管教,為什麼不同的家庭,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呢?這個問題就讓我們好好深究一番。
在很多真實案例中,父母認為孩子「不聽話」的類型有很多種,比如:不肯好好吃飯或者不吃某一種食物,家長便會覺得孩子挑食、不珍惜食物,其實是因為孩子對某一種食物的氣味過敏,嗅覺和味覺都要比大人敏感的多;或者是,回家路上不乖乖走路一直哭鬧走走停停,家長會訓斥孩子不跟緊大人的步伐,實則在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的是一大群很高大的人,用腿和屁股在一直撞他前進。
這些案例中,孩子都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害怕或拒絕的心理,但是家長不會懂,也沒有試著跟他們溝通,所以成為了父母們眼中的「不聽話」。
那麼,孩子們究竟為何這麼不聽父母的話呢?
①孩子在物質需求、金錢上得不到相應的滿足
有這樣一句話叫:「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雖然聽著令人不悅,但有時候得承認話糙理不糙。雖然養育孩子,不一定要時刻跟金錢掛鉤,並不是窮人家的孩子就註定不聽話。只是說,如果在孩子有物質上的需求,可以及時滿足孩子們的時候,在父母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幫助的。
沒有得到足夠的物質上的滿足的孩子,會與他人形成鮮明對比,久而久之,心理上就會逐漸變得不平衡,會不聽話,有叛逆心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②父母對孩子未來發展的鞭策和管教
父母為了孩子日後的發展更順利,常常在孩子幼年時期就已經開始進入嚴厲的管教模式,為的是能大展宏圖。但是孩子在年紀尚小的階段,還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這些做法,只會覺得是父母的太過苛刻,管教過嚴,但是日後才會發現,父母的做法是非常有遠見的。
所以,還在小時候的階段,父母過分管教和干涉,很多時候都阻止了孩子們出去玩耍的機會,所以才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
③父母經常當著孩子面發生矛盾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是自帶光環的,他們天生帶著對自己父母的崇拜感。但是,有不少家庭的父母,經常會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發生矛盾,讓孩子在恐懼的氛圍中成長,從而影響了他們心中對父母的崇拜感。
④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過分依賴
現在是信息技術的時代,電子產品已經在千家萬戶中普及,甚至連當年對智能手機一竅不通的老一輩們,都開始刷上了手機。自然而然,帶給孩子們的影響,也是看著他們痴迷電子產品的結果。
很多家長為了自己清靜,或者對孩子太過溺愛,都會選擇用電子產品來哄孩子安靜,從而助長了他們不斷沉迷其中的現象,等到需要管教阻止的時候,已經力不從心了。
長期不聽話,缺乏管教,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①對父母無理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長期不聽話的孩子,父母沒有及時在這些問題上進行糾正,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的逆反心理會越來越嚴重,已經到了很難溝通的地步。
尤其是,雖然不再聽父母的話,但是在金錢、物質方面,對父母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逐漸形成和他人攀比的心理,要求會越來越無理,頂嘴的現象也會越來越嚴重。
②影響孩子日後的學習和發展
長期不聽話,從小一直發展到青春期一直到成年時期,會影響他們人生觀的塑造,還小的年紀,對學習不上心,考慮不到學習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長大之後因缺乏學習,而導致文化水平低下,容易遭到社會現實的打擊,對於塑造他們的人格和未來道路,都具有百種壞處。
③對父母的生活狀態逐漸視而不見
不聽話的孩子,在心裡已經形成了一道防護網,不再讓父母進來,也不再關心父母的現狀。即使生活狀態一團糟,即使父母關係變僵,經常吵架發生矛盾,他們也可以選擇躲在自己的世界,對一切都視而不見,與父母漸行漸遠。
④沉迷各類電子產品影響學業
缺少和父母溝通,不想有過多的交流,逐漸和各類電子產品為伍,從而放棄學業,一門心思沉浸其中,再也沒有多餘的心力去認真學習,接受教育,成績一落千丈,影響自己的學習,影響自己的人生髮展。
作為父母,針對孩子不聽話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①發展自己,提升賺錢能力,給予孩子適當支持
在自己還有能力提升自己,賺錢的時候,多積累自己的能力和財力,這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榜樣,而且還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支持。
適當的金錢、物質支持,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不會因為生活條件而自卑。適度的「富養」,可以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減少叛逆感。
②培養自己的眼光,樹立遠見
從小就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鞭策,關於對學習、生活以及未來人生的規劃,都可以跟自己的孩子,樹立正確的觀點,影響他們的價值觀。
雖然有些話語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會成為一種「嘮叨」,但是作為父母,有責任義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導,並且不要用「教唆式」、「管教式」等不好的語氣,壓低聲音,像朋友一樣溝通,效果會更好。
③家人間協調好關係,樹立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作為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很多不聽話的孩子的行為習慣,多半是受家庭氛圍的影響。所以家人之間,一定要時刻協調好彼此的關係,不要動不動就在孩子面前發生口角或者大聲呵斥、吵架,這對他們的成長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④做好示範作用,少接觸電子產品,多陪伴
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親身做好示範,減少玩手機的時間,給孩子們提供足夠的陪伴,一起學習、一起聊天,做一家人一起協調完成的事情。潛移默化之下,孩子也逐漸會去探索新鮮的事物去進行學習,而不是也跟著家長的模樣,一味沉浸在電子產品當中,無法自拔。
總結
孩子不聽話,其實有很多可以通過溝通、耐心了解得到的原因,就不要隨便發脾氣,或者對孩子們不耐煩,適當傾聽,適當交流,並且適當對孩子們進行「低語式」的教育,對於他們的成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興許,你會看到另外一個不一樣的,更聽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