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焦慮:上學

2022年10月02日03:26:15 育兒 1676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說是父母的陪伴,有人說是健康快樂。其實教育在成長中的佔比是最大的。又是一年開學季,新一屆的孩子即將或已經步入校園。而當孩子入學前,是父母最焦慮的時刻。孩子上哪裡上學?能不能學好?會不會受欺負?這些問題困擾著每一位父母。

父母的焦慮:上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擇校是上學前父母的首要工作。有些父母甚至在孩子上學前一兩年就已經開始打聽或找關係,選擇合適的學校了。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慈母三擇。擇校要考慮多個方面,一個是教學質量,這是最關鍵的。學校口碑好不好、師資力量強不強、歷年成績高不高,那真是千挑萬選,百里挑一。二是上學路途遠近。如果家周圍有合適的,那是最好的。離得遠就需要想辦法,是租房還是買房,有些家長甚至在學校周邊租門面做買賣,賺錢看孩兩不誤。三是規避學區。為了保證公平,各地都劃分了學區,是這個區域的就只能選擇這個學校上學。但學校之間難免有優劣之分。所以為了上一個好學校,家長們是無所不用其極。提前買學區房,想方設法轉戶口,更有甚者把孩子轉到別人家戶口裡。(這還是自己孩子嗎?)

父母的焦慮:上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經過一番鬥智斗勇、千方百計、兵法戰術,家長把孩子送進了學校。這下該放心了吧。並沒有。孩子成績考不好,怎麼辦?過去的家長肯定會說:多半是欠打,一頓皮鞭炒肉就解決了。但是現在教育講究以理服人、言傳身教。所以就出現不學習母慈子孝,一學習雞飛狗跳的現象。而且在大信息環境下,孩子懂得太多,你要真揍他,沒準會告訴你:你敢打我,我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起來。未成年人保護法了解一下。

父母的焦慮:上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孩子成績很好。萬事OK了嗎?也沒有。我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必須要做「二八原則」里的那個「二」。於是這幫想讓孩子當「二」的家長,到處給孩子找補習班,語、數、外是必補課,還得學點音樂、美術、體育、舞蹈、編程、口才、書法……。頗有點古時君子六藝的范。話說古君子是不是也是這樣被父母逼著學出來的?孔夫子說: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那15到30之間都是在學習唄?

父母的焦慮:上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這樣看來,現在的孩子比孔夫子都學得要多啊,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得16年,不用說研究生、博士生了。

書歸正傳。學這麼多,那得花多少錢?就我知道的,父母用在孩子補課上的支出大約在2000-10000。有些佔到家庭收入的80%。真正是為了孩子全力以赴啊。還好國家一聲令下叫停了教育機構,這下為大家都省錢了?並沒有。線下改線上,人前改人後。按照市場經濟理論,只要有需求就必定有市場。何況藝術類、體育類的培訓還趁機提價,家長絕對不怕錢花不出去,就怕孩子學得不夠多。

父母的焦慮:上學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路,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有人說,這麼學,孩子受得了嗎?歌手李榮浩《爸爸媽媽》里這樣唱:爸爸媽媽給我的不少不多,足夠我在這年代奔波,足夠我生活。可憐天下父母心,所有父母也只是想讓孩子能掌握足夠立足社會的技能。最起碼學點藝術將來找不到工作還能噹噹老師,教別的孩子。

也許吧。

辛苦的是父母,可憐的是孩子。希望每個孩子都是文曲星降凡塵,門門滿分,本領無窮。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