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父母對孩子的美好祝願,伴隨著一個人的終生。一個好名字,對人的運勢是不言而喻的。
父親給寶寶起名,為了避免和網紅重名,姓李,就叫「李不尚書」,諧音「禮部尚書」。在這位父親看來,這既避免了名字的重複,也許蘊含了對孩子的美好期待。但起這樣的名字,真的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嗎?
我們說名字也是一個人的風水,甚至影響一個人的運勢、前途等,這個不無道理。近幾年,起名字父姓加女性的很多,比如「唐宋明清」、「元曲精粹」等,甚至有家長為了諧音梗,取「王者榮耀」、「謝天謝地」。不是複姓,硬要整一個複姓出來。人家原來的複姓人名多好聽,比如,「歐陽夏丹」,「令狐曉焱」等。
就拿「李不尚書」這個名字來說,仔細品讀一下,是不是會有這樣的解讀:李,不尚書,也就是不崇尚書本、讀書。我是這樣理解的,別人會不會這樣理解呢?這是對孩子美好的期待嗎?再說,「禮部尚書」在古代位列人臣,這個名頭夠大,父母對子女寄予厚望本無可厚非,但你本人的德行承載不了這麼大的名頭,這不是自找麻煩嗎?我們說「厚德載物」。取名字也是一個道理。
古時人們取名字就體現了大智慧,而今的家長取名字隨心所欲,恨不得叫孩子「玉皇大帝」。古時家長給孩子取名很是重視,哪怕是大字不識的農民也會找先生「賜名」。大部分的名字聽起來要比現在的好聽得多,寓意美得多。
古人是因為迷信而取賤名為好養嗎?或者說是沒文化而取賤名嗎?當然不是,古代好多王公貴族的孩子小名就取「犬子、石頭、憨笨」等。難道取「憨笨」就真的憨笨了嗎?
這體現了古人起名字的智慧,賤名除了是對孩子的一種期許,接地氣外,最重要一點是要防止父母對孩子揠苗助長。
大家都知道,中國父母自古以來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態,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有時就過猶不及,反而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大家可以百度一下「牛憨笨」,人家可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看看有多牛?
有些父母給孩子起名字為了追求別緻,起得不倫不類,往往容易會使人在理解上產生歧義,孩子可能會遭到嘲笑。名字起得不倫不類,往往尷尬的是孩子,有些東西是家長的任性,孩子來買單。
說白了,名字就是一個符號,簡簡單單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