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長,要做第一個敢跟孩子談「錯」的人

2022年09月30日04:24:12 育兒 1131

要想讓孩子的成長像參天大樹一樣,一步步地接近太陽,家長不能只看到它粗壯的樹榦拔地而起、健壯的枝幹繁茂展開,也要看到它深埋進地底、不見天日的萬千樹根如何直插泥土,死死咬住大地,做好最牢固的地基。

俗話說:樹有多高,根有多深。

好的家長,要做第一個敢跟孩子談「錯」的人 - 天天要聞

正是這深埋在地底的樹根,汲取陰暗之處的營養,才能孕育出樹榦的茁壯長大。若把樹榦比喻成人性的善,那根則是人性的惡,心靈也要從邪惡的事物中反向學到如何抵制、自省。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向善引導和以惡為戒,一樣重要。

1.

孩子,需要「底線教育

最近在網上看到太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聞,在家頂撞父母長輩、在校霸凌同學,他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善良的品德,還有作惡的底線。

孩子的「小惡」,很容易被家長誤認為是「調皮的天性」,但天性就有善惡之分,「惡念」一旦漏出苗頭,一定要及時告訴他們,這就是惡,這就是千萬不能做的事,然後把他們的觀念扭轉過來。

我們總是會鼓勵孩子:「你以後一定要成為什麼什麼樣的人」,但我們卻忘了告訴他們:「你以後千萬不能成為什麼什麼樣的人」。家長在給孩子立榜樣的時候,也不要忘了給孩子樹底線。

尤其現在的家庭生活教育條件好了,孩子都是寵著、富著養,在家長的保護下,他們接觸到「惡」的機會少了,所以對這些人品底線的理解就更少了,更容易受到社會上「惡」的誘惑,從而走上歧途,做錯了事。

不難發現,很多社會新聞爆出來有惡習的青少年,家庭條件都不算差,甚至可以算得上「富二代」。而且在孩子犯錯被發現之後,家長第一反應是:「不可能,我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他從來沒做過這些事。」

沒錯,他們在家長的眼皮底下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才讓他們更好奇父母看不到地方,做這些「從未被提起」的事到底是什麼樣的感覺。

所以在孩子被外界的「惡念」誘惑之前,家長不要太排斥孩子表露出「惡」的好奇,這是給他們明確底線、樹立底線的機會,讓他們知道做了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識不到這是錯的。

2.

孩子,需要開明談「錯」

在他們最需要明確是非觀念的年紀,千萬不要害怕他們犯「小錯」,更不要害怕談「錯誤」。

很多家長不敢跟孩子談「錯」,有以下幾個顧慮:

一是「這樣會不會傷害到孩子的感情」。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家長第一反應若只有指責,孩子的感情當然會受傷。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家長應該分清孩子是故意還是無意地做了錯事。

如果是故意的,那指責是肯定的,但指責之後的鼓勵也不要忽視,家長要表示出相信孩子會改正的態度,也是給孩子改正的勇氣;

如果孩子是無意的,引導比指責更重要,孩子意識不到這件事的危害性,家長可以耐心地帶他從其他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比如被他打了一下的人是不是會痛,再跟他講這個事的後果,如果他的好朋友被這樣打痛了,以後可能都不願意和他玩了。只有他感同身受地意識到錯誤是具有傷害性的,他才不會再次犯錯。

二是「他懂事了自然就會分辨對錯了」。請問家長都沒跟孩子說過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事」,孩子從哪裡懂呢?要從下一次造成更大的錯誤嗎?

家長不要總把教育問題歸咎到學校的責任上,學校主責在孩子知識上的教育,家長才是孩子心靈上的教育負責人。

如果家長沒有做第一個對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負責的人,那就等於把一張潔白的紙放到馬路上,路過的誰都可以用筆畫兩道,等於把孩子的被教育、引導權讓給了他生命中隨便隨便遇到的一個人。

一個高年級的壞學生可能告訴他你喜歡什麼就去搶其他同學的;一個陌生的網友可能告訴他你看誰不順眼就去造謠他......任何一個帶有壞心思的人都可以在這張白紙上塗上不可擦去的污點,到了那時,家長再想糾正一切已經太晚了。

好的家長,要做第一個敢跟孩子談「錯」的人 - 天天要聞

3.

樹根雖深埋地底,但那只是為了汲取更多的營養,同時也要有堅硬的樹皮做底線保護好自己,拒絕被腐爛,然後向著更光明的地方茁壯成長。

如果沒有樹根深扎泥土,樹長得越高反而越危險,風雨一來就被吹倒在地。就像沒有底線的人,表面越是混得風生水起,高樓坍塌的時候越是摔得稀碎。

一個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要能讓孩子明辨是非,主動向善享受陽光,主動抵惡引以為戒。孩子在明辨是非的能力上、選擇對錯的時候越是主動,越能體現這個家長在教育方面的成功。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人再老實,只要背熟這20句人性黑話,就沒人敢欺負你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再老實,只要背熟這20句人性黑話,就沒人敢欺負你

無論你活成什麼樣子,都會有人說三道四;這個世界我們都只來一次,記住一句話:想得太多會毀了你,若無其事,才是最好的報復,不必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麼。3. 我們一定會被人討厭。越早接受這個事實,生活越輕鬆。4. 自私的人很少自卑,無知的人很少敬畏,招人煩的人很少不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 天天要聞

馬仕祥——世界藝術•中國繪畫新題材開創人物

馬仕祥是中國當代畫壇獨樹一幟藝術創新與學術深度重要代表性藝術家,其藝術生涯橫跨蠟染、油畫、岩彩畫等多個領域,作品融合科學探索與藝術表現,尤其在《屯堡•流逝的遺痕》長卷,《地球之痕•海百合》長卷及海百合系列題材中展現出的獨特視角。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 天天要聞

面善心毒的三種人 ,離得越遠越好!

俗話說得好:畫龍畫虎難畫其骨,識人識面難識其心。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絕不能僅憑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善惡,因為有些人外表看似和善,內心卻暗藏狠毒;而有些人雖然外表兇惡,但內心卻十分善良。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 天天要聞

四句話看清一個人,句句在理!

人生旅途,茫茫人海之中,我們邂逅的人數不勝數,結識的面孔層出不窮。然而,在這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誰懷揣著真心,誰又暗藏假意;誰對你關懷備至,誰又企圖欺騙於你,僅憑外表往往難以洞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