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育兒書準備雞娃,結果把自己給雞了

2022年09月27日23:29:05 育兒 1663

文丨毛媽Carol

有一句話說雞娃不如自雞。


到底雞娃好還是自雞對,在我還沒想明白的時候,就發現育兒本身就是一個倒逼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雞娃的同時,不小心就把自己也給雞了。


就比如一開始買了很多育兒書,摩拳擦掌要在孩子身上試驗一番,結果先把自己給看頓悟,看熱血了,這才理解了【父母首先要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孩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今天就來介紹幾本在不同領域給我啟發的好書,用來自雞或「雞娃都很合適。


01《園丁與木匠》

買了育兒書準備雞娃,結果把自己給雞了 - 天天要聞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豆瓣:8.1分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有點抽象,但是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有個6歲的女孩問媽媽:你希望我以後做什麼職業?


媽媽回答說:我希望你可以和xx一樣考上公務員,過上安穩的生活。


這就是典型的媽媽的格局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為什麼這麼說?《園丁與木匠》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作者艾莉森作為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領袖,但我更喜歡她的另一個身份:三個孩子的媽和三個孩子的祖母。


足夠長的時代跨度,讓她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時代變遷,也讓她敏銳地捕捉到,適應變化的能力才是讓孩子能夠立於一個又一個全新的、顛覆的、快速變化的世界中的核心能力。


其實何止是孩子,我們成年人何嘗不是?


中國近幾十年飛速發展,讀書時經常遇到大學報考志願時最吃香的專業,但畢業後該行業就涼涼了;就業時選擇的風口行業,幾年後就開始走下坡路的事情也並不罕見……


懂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培養適應變化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是應對變化最好的武器。


父母如果不能從思維層面認知到這一點,就會出現上面發生的錯誤——在孩子6歲時給ta定下考公務員的職業目標。


除此以外,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關於對孩子未來的擔心和憂慮,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書中介紹了許多的實驗,讀起來可能會有一些門檻,但耐心讀下來,你會對自己現在做的規劃有了更明確的答案。


至少你會知道,過年該給孩子玩多久的手機遊戲。


02《勇氣之書》

買了育兒書準備雞娃,結果把自己給雞了 - 天天要聞

作者:大野正人

豆瓣:7.4分

一本可可愛愛的勇氣之書,本想給兒子作為寫作素材使用,結果把我自己給看燃了。


每經歷一次失敗,不過是發現一種行不通的方法!如果經歷了1000次失敗,那也不過是發現了1000種行不通的方法而已!


看起來很雞湯對不對?但是當你翻開目錄,看到了萊特兄弟、香奈兒、弗洛伊德、貝多芬、喬布斯愛因斯坦孔子等曾經的「失敗」故事,就會不由自主地幹了這碗雞湯。


65歲的哈蘭叫賣肯德基炸雞,被拒絕了1500次;

可可·香奈兒閉關一年精心準備的服裝秀曾被評價為「過時」;

愛因斯坦除了擅長的事,其他方面都不行……


書里介紹了23個「失敗王」的故事,看完會讓你對五花八門的失敗產生一種免疫力,好像失敗也不過如此。


很多家長自己承受不了失敗,工作上遇到一點困難就垂頭喪氣,卻很擅長雲淡風輕地對孩子說出「失敗沒什麼大不了的」、「男子漢不用哭」這種話。殊不知,孩子只會通過我們的行為來認知世界,而不會通過語言。


一本勇氣之書,教孩子,也是教會大人真正勇敢地面對失敗。


03《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買了育兒書準備雞娃,結果把自己給雞了 - 天天要聞

作者:約翰·戈特曼,瓊·德克萊爾

豆瓣:8.5分

千萬千萬不要因為名字錯過這本好書。


作者約翰·戈特曼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從事家庭關係方面研究長達40年,是與羅傑斯榮格齊名的心理大師。


很多父母在育兒方面第一大難題就是,孩子的情緒。動不動就尖叫大哭大鬧發脾氣打人,咋搞?


大多數人會把孩子的情緒問題,關聯到父母的解決方法上。


事實上,孩子的情緒大多由父母的情緒所決定,要是我們生氣也先發脾氣,而不是解決問題,那麼孩子也不會如我們所願,成為一個能好好溝通的人。


想要改變孩子,還是要從改變自己做起。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中會先讓父母做一個測試,了解自己屬於忽視型、壓抑型、放任型、情緒管理訓練型哪一種類型。


然後才把大量的案例逐步拆解分析,告訴我們遇到這些情況怎麼做更好。


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像置身在一場又一場的孩子情緒大考驗中,還有許多實戰的機會。


當你做出選擇後,書中會及時分析每一種選擇背後的利弊之處。


即使只是讀到書的一半,都會感覺到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提升。


04《被討厭的勇氣》

買了育兒書準備雞娃,結果把自己給雞了 - 天天要聞

作者:岸見一郎 / 古賀史健

豆瓣:8.61分

《被討厭的勇氣》又名《「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多年來穩居豆瓣熱門心理圖書TOP10。


不少人聽說過這本書,但它和育兒有什麼關係呢?


阿德勒的哲學課,老少皆宜。


如果成年人不真正搞清楚課題分離的問題,在親子關係上,親密關係或者其他社會關係上都很容易出現問題。


《被討厭的勇氣》就像我們肚子里的蛔蟲一樣,把你心中的疑惑一點一點分解、吃掉,最後你會變成一個通透、清晰的人。


而一個通透的家長,才能在育兒上真正做到不焦慮、不急躁,成為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絆腳石。


買了育兒書準備雞娃,結果把自己給雞了 - 天天要聞


自己「徒手」養娃時,腦子裡有一百個疑問,這熊孩子到底是誰生的?

靜下心來看了書,才知道好的家長和孩子是互相成就的,一起學習,一起改變,一起成長。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 天天要聞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金庸的武俠小說與其他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筆者看來,答案很簡單,其他小說中的那些大俠無非是在武林中懲奸除惡,而金庸筆下的大俠則多了幾分家國情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體現了他的格局,可以說是金庸把武俠小說抬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 天天要聞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姐妹們,你是不是總擔心自己孩子不夠優秀——成績不夠拔尖、才藝不夠突出、性格不夠外向……但其實,真正養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樣樣第一,但一定內心陽光、自信有力量。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這7個細節,恭喜你,說明你給了他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有本事的人,總是默默努力耕耘;沒本事的人,卻常常虛張聲勢。有本事的人,注重努力的過程;沒本事的人,只追求浮華的結果。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其實從生活的細節中,一眼就能看穿。一個沒本事的人,最喜歡做以下三件事!
渡人亦是渡己! - 天天要聞

渡人亦是渡己!

世間的一切,彷彿都有著既定的軌跡。相遇,是命運巧妙的安排;離別,是時光無奈的抉擇;得失,是生活起伏的常態;成敗,是人生歷練的考驗。一切皆有定數,看似偶然,實則蘊含著必然的因果。
抬眸,蹙眉,葉紅深處,花為誰凋零 - 天天要聞

抬眸,蹙眉,葉紅深處,花為誰凋零

倚欄,凝眸,煙柳堤旁,風為誰輕柔?春日遲遲,垂柳依依,嫩綠的絲絛在微風中繾綣。遠處,湖面波光粼粼,似是揉碎的金帛。她憑欄而立,目光越過這無邊的春色,落在不知名的遠方。風撩動她的髮絲,帶著春日獨有的溫柔,可她的眼中,卻藏著化不開的哀愁。這風,曾吹過他們攜手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