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點擊藍字,關注我
作 者 / 滾滾麻麻
排 版 / 滾滾麻麻
文章字數 /1722字
閱讀時長 / 5 分鐘
1
周末輔導班結束,接了孩子,正要離開時,一聲嚴厲的呵斥聲划過喧鬧的人群,最後定在校門左側的一個樓道,家長學生們紛紛面面相覷。
估摸著學校這塊聖地應該不會出什麼大事,隨後又都默默載著孩子快速離開了。
初秋的傍晚,早已多了幾分涼意,我拿過外套給孩子穿上的同時,眼睛也不由自主地瞥向那個呵斥聲的來源處。
應該是孩子間的搞打過了火,鬧出點不愉快,心下這麼想到。
再看孩子,早已湊了過去,叫住了他,指指手上的手錶,表示不早了,得趕緊回去,其實還有層含義,就是希望他離是非遠點。
或許這就是做了媽媽之後的通病,希望所有的危險都離自己的孩子遠遠的。
2
探尋到緣由之後,就見孩子像得到了高級情報一樣,快速跑過來,湊到耳邊,小聲嘀咕:
「就是兩個同學的摩擦,其中一個同學碰了另一個的水杯,其實說句對不起就能解決的事情,結果導致另個同學以為是故意的,就反手給了一巴掌。」
說完兩手一攤,唏噓不已:「居然為了這事也能幹上,真是不可思!」
敏銳的老母親,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千萬不能就此放過。
「換做是你,你會怎樣?」待孩子坐上車,我便拋出了這個問題。
「如果我是那個不小心碰到水杯的,當然是立即說對不起,笑著賠禮道歉,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應該也就沒有後面的事了!」
看著孩子有條不紊地回答,心下還算滿意。又接著拋出了第二個。
「那若是別人碰了你的水杯,也沒有道歉,你會和那孩子一樣反擊嗎?」儘管知道孩子不會,但還是想加強這種意識。
「我會分情況,如果這個人看上去人高馬大,還不好說話,我就自認倒霉,因為你告訴我,面對比我們強的人,保護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是,我就會上前告知情況。」
這些都是一早和孩子說到過的,出門在外,不和垃圾人對抗。
這裡的垃圾人概念是由美國學者大衛·波萊提到的垃圾人定律中提出的。
指有很多負面情緒的人,就像一輛輛滿載的垃圾車,他們需要傾倒垃圾,有時就有可能往別人身上丟情感垃圾。
生活中,看到這樣有負面情緒的人,為了避免垃圾扔到自己身上,受到身體上或是情緒上不必要的傷害,就要躲得遠遠的。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正好拿來說給孩子聽,大學宿舍內,因為一些口舌之爭,最後竟引發了慘案。
一把裁紙刀,成為了一個人發泄自己私慾的兇器。當下說的時候,都覺得渾身的雞皮疙瘩都立了起來。
聽到這,后座的孩子環擁的手臂,也摟得更緊了。
顯然這個事情也讓他感覺毛骨悚然,雖血腥,卻還是要講給孩子聽,只有從小有這個意識,將來碰到類似的事,就不會慌亂。
曾經有同學家長告知我,不該和孩子講這些,說孩子還小,知道這些會嚇哭的。
殊不知那些內心裝滿垃圾的人,才顧及不到你孩子的大小,他們只迫切想要將身體內的垃圾傾瀉一空,所以與之糾纏太多,就是增加自己受傷害的幾率。
「那些垃圾人真可憐哈!」小孩的世界到底是純粹的,他始終相信那些人的內心,是真的不想這麼做的。
「是的,他們的童年一定缺失了很多的愛,否則不會對別人的生死一點點感覺都沒有,所以保護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遠離他們,等他們清醒過來,就會慶幸自己還好沒有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保護他們!」孩子若有所思地念叨,之後心領神會,「對,為了保護他們,就要遠離他們,不讓他們成為情緒的奴隸。」
3
都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孩子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真是一點都不錯。
希望我們都來一起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說到底就是給予足夠的愛和陪伴。
在愛中滋養的孩子,內心就會陽光,也會從心底生出更多惻隱之心,那樣即使有一點疼痛都會感同身受。
只有從源頭上抓好這件事,之後的一切慘案就都不會發生。
點個「在看」,
願我們的孩子所見皆良人,
自己也能學會疏解不良情緒,
遠離垃圾,真正讓心靈乾淨澄澈起來。
看完覺得對您有幫助的,希望您能花0.1秒點個贊喲~
你小小的點贊永遠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謝謝你~♥️
晚安!
這是我日更的第25天(25/100)加油
- End -
圖片來自網路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精彩:
社科院女研究生:那個敢想敢做的女人
媽媽是個農民,怕說錯話,怕你被同學笑話
剛入職場的小白,若早點看到這本書,就好了。
作者介紹:
滾滾麻麻,一朵泥濘生活中,努力向上生長的凌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