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生兒育女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也是夫妻間對彼此愛情的承諾。
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思想觀念的改變,生孩子似乎已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或者被一些人認為是負擔。
很多人認為,生孩子不難,難的是生下來怎麼養的問題。
為此我算了一筆賬,一個從出生到成年的孩子,養育成本大概為一百萬左右。
很多人或許都被這個數字嚇一跳,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可怕,我們先來看具體的數據。
孕期:1-2萬,包括孕檢費,營養費,生產費,孕婦用品費。
孩子0-3歲:6萬,費用包括紙尿褲,奶粉,衣服,玩具,零食費。
3-6歲(幼兒園):15萬,費用包括幼兒園(小、中、大班)學費,衣服,玩具,興趣班學費。
6-12歲(小學):18萬,費用包括書本費,生活費,衣服,興趣班學費。
12-15歲(初中):10萬,費用包括書本費,生活費,衣服,興趣班學費。
15-18歲(高中):14萬,費用包括學費,補習費,營養費,衣服,生活費。
18-22歲(大學):15萬,學費,交通費,生活費(主要)。
合計:2+6+15+18+10+14+15=80萬
以上是以一個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中產階層為標準的演算法。
大家可以看到,在22年當中頂天花費也就100萬,摺合每年就是4萬塊左右,再摺合一個月也就四千塊不到。我相信以這個標準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養育孩子根本不算難事。
並且這個還是按照相對 奢侈的方式來算的,是按照相對富養的標準去養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的開支還完全可以進行更合理的優化,也就是說事實上用不了那麼多錢。比如興趣班和生活費這兩大項就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那養育成本就能大大降低。
所以說,大部分人不敢生孩子,說怕養不起。其實都是在販賣焦慮,事實上他們不是擔心養不起,只是擔心富養不起而已。
無論怎樣,無論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結婚生孩子都是人生大事,也是責任。於人是孝順,於己是任務。
如果不是特殊情況,選擇做丁克家庭是很愚蠢的,不管有錢還是沒錢,老了之後都會後悔。當然,如果是德高望重的達官貴人,那就另當別論。否則,普通的丁克一族通常結果都會比較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