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2022年07月04日18:41:35 育兒 1895

還記得小島小時候,上學放學都是三五個同學一起走,幾乎沒有家長來接送的,那個時候很安全,而且路上遇到的人也都是比較熟悉的,所以上學放學孩子自己就可以完成。

如今孩子的待遇可要比我們那個時候好太多了,有家裡大人開車來接,風吹不到雨淋不到,簡直不要太舒服,而這樣接送的結果也有弊端,最明顯的就是孩子已經很大了,仍然不能自己獨自回家。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父母為鍛煉孩子獨立能力,放學後讓娃自己回家

對於父母來說,培養孩子有基本的自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隨著孩子的長大,以後的更多時候都是要自己獨自面對。最近,一位家長就因為鍛煉孩子獨立回家的能力,而引起了網友們的吐槽。

這位家長的孩子都已經11歲了,但因為之前一直是大人接送上下學,導致孩子自己一個人從來都沒有獨立回家過。而父親意識到這樣不對,於是便讓孩子放學後自己回家,以此來鍛煉孩子一下。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在之前,回家的路孩子已經走了無數遍,而且路途也並不遠,差不多只有5分鐘的路程,本想著孩子能順利回家,結果家裡大人左等右等,都過去兩個小時了孩子還沒有回家。

毫無疑問,孩子這是走丟了,家裡人急忙報了警,結果經過警察反覆地查找,終於在一個相反的公交車站處找到了已經有些疲憊的孩子。

父親鍛煉獨自回家能力孩子反走丟,究竟是誰的問題?

對於孩子走丟的情況,估計當時家長也是很著急的,尤其是孩子父親,如果不是自己要鍛煉孩子,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雖然最後孩子被找到,不過估計以後父親也不敢輕易再讓孩子獨自外出了。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作為有孩子的家長,小島很能理解面對孩子走失後,家裡大人的感受,擔心害怕自責和內疚,而且很多人也認為這位父親實在是不靠譜。那麼這件事真的就僅僅是父親的問題嗎?

不可否認,這位父親的做法確實有些急於求成,不過出發點就是好的,而且孩子已經11歲了,具備基本的獨立能力是應該的。父母這樣做也是一片苦心,即使最後結果不理想。

所以說,培養孩子獨立性並沒有錯,我們要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能因為害怕出現危險就放棄鍛煉孩子。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11歲孩子500米的路程也能走丟,對家長也是一種啟示

不同於過去,如今的家庭生活條件普遍都不錯,樓房和汽車更是每家每戶的標配,不過交通工具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似乎也會讓你逐漸丟失一些東西。

11歲的孩子是什麼概念?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差不多上小學4、5年級,已經不再屬於幼兒,而是大孩子,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在認知還是動手方面,都已經基本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不過,上面的孩子卻在500米的路程內走丟,而且還是自己每天都要走的必經之路,如果不是孩子智力有問題,那家長就要反思,孩子走丟的原因了。

學校和家裡距離只有500米,家長還要每天開車送孩子上學,為什麼就不能陪著孩子走這段路呢?在走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身體,又能了解孩子的心態,增進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這樣一來,孩子自然就會記住回家的路了,比起在車裡看,這樣反而更好地獨立,就不至於11歲的孩子還找不到家。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其實這件事同樣也給其他家長一個啟示:陪伴孩子並不是和孩子在一起,而是在這個過程中,陪伴孩子的成長,度過每一個生命的節點指點迷津。

鍛煉孩子獨立,並非需要父母完全離開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本無可厚非,不過第一次鍛煉的孩子,無論孩子年齡多大,父母都要悄悄地跟在身後,就是為了防止孩子走丟或者是遇到壞人。

在跟隨多次,確保孩子能準確無誤地認識回家的路,之後再放心地讓孩子獨自完成。

全程距離500米,11歲孩子仍找不到回家的路,走丟究竟是誰的錯? - 天天要聞

換句話說,培養孩子獨立,父母不一定要馬上離開孩子的身邊,在鍛煉之前,必要的經驗積累和準備要做好,因為這是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

鍛煉孩子獨立性急不得,在生活中,可以時不時地提供各種獨立的小契機,讓孩子儘可能地多地去獨立參與生活的各個細節。

今日話題:你覺得多大的孩子,才能獨自回家?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暑假孩子撒歡,牙齒「報警」怎麼辦?收好這份專業「急救包」 - 天天要聞

暑假孩子撒歡,牙齒「報警」怎麼辦?收好這份專業「急救包」

暑假是孩子放飛自我的歡樂時光,卻也暗藏牙齒「驚魂」風險!遊樂場追逐、球類碰撞、摔個跟頭……瞬間可能上演「飛牙驚魂」,更別提深夜娃突然疼得打滾哭鬧!提前做好防護準備,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專家提供的這份「暑期護牙救命指南」請收好!驚魂時刻!牙齒遇襲怎麼辦?暑假=放飛季?小心牙齒上演「驚魂記」!孩子的牙齒...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毀容」風險!暑期成干預黃金期 - 天天要聞

孩子打鼾、口呼吸暗藏「毀容」風險!暑期成干預黃金期

「7歲男孩陽陽因長期打鼾未治療,腺樣體肥大堵塞90%氣道,最終發展為極重度睡眠呼吸障礙。」珠江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副主任醫師陳帥君教授近日接診的案例引發關注。專家提醒,我國12.5%的兒童患有睡眠呼吸障礙(OSA),長期口呼吸不僅會導致「腺樣體面容」等不可逆畸形,更會影響身高、智力發育。暑假來臨,3-6歲兒童...
浙江發現黑熊蹤跡,熊媽媽帶著倆熊孩子:偷吃蜂蜜,還搭了張「席夢思」床 - 天天要聞

浙江發現黑熊蹤跡,熊媽媽帶著倆熊孩子:偷吃蜂蜜,還搭了張「席夢思」床

浙江又發現黑熊蹤跡了!而且,這次是一隻熊媽媽,帶著倆熊孩子!劉芝坤,衢州江山仙霞嶺自然保護區深坑口管理站站長。上周,他在梳理紅外相機的拍攝影像時,發現了三段清晰的黑熊視頻,視頻中,黑熊一家三口在夜晚覓食,甚至還拍到了兩隻小熊在竹林間撒潑打滾。這是黑熊2025年在浙江的第二次現身。微博上,近年來在開化、常...
俗話說得好,女大避父,兒大避母,兒子大了,媽也得學會放手 - 天天要聞

俗話說得好,女大避父,兒大避母,兒子大了,媽也得學會放手

高三那點事兒,做過父母的都懂。辭職、租房、陪讀,咱們中國爸媽特別是媽媽,為了孩子什麼都豁得出去。別說小出租屋蝸居一年,天塌下來都認。有誰不是想著:「我再堅持堅持,他就能上一所好學校!」但是時代變了,眼下陪讀早把家變成了「全職保姆加心理諮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