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限制孩子玩電子遊戲嗎?反正我一個程序員是瘋狂限制的

2021年09月22日22:47:13 育兒 1742

大家限制孩子玩電子遊戲嗎?反正我一個程序員是瘋狂限制的 - 天天要聞

01

這學期開學後,我兒子學校老師要求孩子們每人帶一個平板電腦到學校去,因為課堂上經常需要使用網路資源。老師承諾會限制孩子們使用平板電腦的時間和用途。於是我兒子就把家裡的iPad帶去了。

上周一天放學後,他對我說:爸爸,我的 iPad 上只能用那幾個老師規定的 APP,其他 APP都用不了,全班只有我一個人的 iPad 是這樣的。

我說:是的。我給你的 iPad 加了一些限制,你只能用老師規定的那幾個 APP。你知道為什麼要給你加限制嗎?

我兒子說:知道。你怕我控制不住,偷偷玩遊戲。

我說:嗯,學校其他同學有偷偷玩遊戲的嗎?

他說:有啊!很多。他們常常趁老師不注意就打開玩,而且他們的 iPad 上幾乎全是遊戲。

我說:在學校玩遊戲合適嗎?

他斬釘截鐵地說:不合適。

我問:你們同學在學校都玩什麼遊戲呢?

他說:幾乎每個男生都裝了「吃雞」。他們有時候就玩吃雞。還有個同學跟我顯擺說他玩過所有的遊戲,只要是我玩過的,他就一定玩過。

我說:我猜,你玩過的遊戲,他怕是一個都沒玩過。

我兒子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說:我當時就是這麼跟他說的,我立刻說了幾款編程遊戲的名字,問他玩過嗎?他說,啊~~~,那是什麼遊戲?

我說:為什麼我不讓你玩「吃雞」,你知道嗎?

他說:嗯,是因為吃雞不屬於益智遊戲?

我說:對。遊戲的主要作用是娛樂,我們人是需要娛樂的。你玩的遊戲,都是我挑選過的,既有娛樂的作用,還有益智的作用。所以你玩的遊戲能讓你在娛樂的同時,更加聰明。如果一款遊戲的全部作用只有娛樂,那是不適合小孩子的,玩多了會有副作用。而吃雞這樣的遊戲,充滿了暴力和血腥,副作用特別大。

他問:吃雞裡面什麼地方有暴力和血腥呢?

我說:吃雞這款遊戲不是將對手殺死,就算勝利;被對手殺死,就算失敗嗎?這些就是暴力和血腥。這樣的東西是不適合小孩子的,其實對大人也未必100%適合。

我兒子說:可是為什麼其他同學的爸爸不限制他們玩這些遊戲呢?是因為他們的爸爸不是程序員,不知道怎麼設置 iPad 限制這些嗎?

我說:有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很多父母恐怕並不十分清楚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負面影響的,而不適合孩子的電子遊戲影響尤其大。另外,很多家庭的爸爸本身就玩遊戲,所以他們可能覺得給孩子玩玩也未嘗不可。就像很多爸爸都是吸煙的,所以他們一般會認為孩子未來吸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你看我,我就不玩遊戲,我手機上一個遊戲都沒有。所以,我特別重視這個問題。

他說:對對對,我有同學跟我說,他們的爸爸還在家跟他們一起聯網玩吃雞。爸爸,你是從小就不玩遊戲嗎?

我說:那不是。我小的時候,你的爺爺奶奶也是控制我玩遊戲的。家裡雖然有專門的遊戲機,但是一般只有寒暑假才能玩一下。後來,我上大學後,我是學計算機的,所有我有自己的電腦。而且我在北京上學,爺爺奶奶在老家,也就沒人管我了。於是我有那麼半年一年的時間,玩了很多遊戲。但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我花這麼多時間玩遊戲,我學習的時間就少了,這樣會耽誤我的學習。我有不少同學,天天玩遊戲,不上課,導致考試不及格,甚至留級退學的,我不能跟他們一樣。於是,我就把我電腦上所有的遊戲都刪除了。後來就幾乎不玩了。

我兒子問:你為什麼要都刪除呢?你可以平時不玩啊?

我說:電子遊戲的一個特點就是容易讓人沉迷,尤其容易讓男性沉迷。這是已經有科學研究證實的結論。雖然我那時候,已經20歲左右了,比8、9歲的小孩子自控力強,但仍然是有很大的風險。我當時就想啊,我每天都要用電腦,在電腦上看見遊戲,就難免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乾脆全刪了,以後都不安裝,這樣我沉迷遊戲的風險就更小了。這樣的做法,就從那時一直持續到了現在。你也是男的,所以你沉迷遊戲的風險也很高,我必須得對你這方面進行控制。隨著你年齡的增長,你的自控力會越來越強,以後你長大了,就不用我控制你了,你自己控制自己就行了。

他說:確實班上愛玩遊戲的幾乎都是男生,只有一個女生玩吃雞。

我問:雖然吃雞這類遊戲,確實能給人帶來一些快樂,但你想啊,是在吃雞里殺死對手獲得勝利的快樂更多呢?還是天天汗流浹背、辛辛苦苦地訓練備賽,然後在柔術比賽中打贏對手獲得金牌的快樂更多呢?

我兒子噗嗤一笑,居然略帶輕蔑地說道:那還用問嗎?跟比賽拿金牌相比,吃雞能有什麼鳥快樂?(抱歉!最近他在看水滸,所以說了一句水滸里的粗話,哈哈)

02

像上面這樣關於電子遊戲的對話,從我兒子4歲開始,我數不清跟他聊過多少次?說是洗腦也可以。

關於電子遊戲對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幾年前可能有些爭議,但最近幾年可能學術界的爭議已經是具體有哪些負面影響了。

下圖截取自美國兒科學會的網站:

大家限制孩子玩電子遊戲嗎?反正我一個程序員是瘋狂限制的 - 天天要聞

我大致翻譯一下上面這段:

『電子遊戲是好玩的,但是有一小部分孩子很難控制他們的遊戲時間。目前仍然在研究什麼樣的孩子有更大的風險以及原因?在一項為期六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們注意到10%的青春期青少年在玩遊戲上有不健康的癥狀。這些孩子有以下三個共同點:

  • 更可能是男孩
  • 他們不惜犧牲作業、睡眠時間、體育運動、家庭關係、社交活動等來玩遊戲
  • 隨著他們使用手機的時間過多,他們可能出現沮喪、焦慮、害羞、攻擊性強等問題。

這是因為電子遊戲和賭博很相似,能刺激人大腦中的獎勵機制。遊戲公司常常聘請心理學家來設計遊戲,以讓玩家長時間玩遊戲。』

關於父母如何約束孩子玩電子遊戲,美國兒科學會有以下建議:

大家限制孩子玩電子遊戲嗎?反正我一個程序員是瘋狂限制的 - 天天要聞

我簡單翻譯一下:

  • 制定一個關於電子產品的家庭計劃。確保電子遊戲的時間不會侵佔作業、運動等重要活動的時間。
  • 對孩子在玩什麼遊戲保持警惕。
  • 讓孩子在家裡的公共區域玩,不要在自己房間一個人玩。(說白了就是便於父母監控)
  •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並樹立一個好榜樣。比如約束遊戲時間
  • 引導孩子關注真實世界的遊戲。


03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和我兒子最近的這段對話。

首先,我兒子主動提起我限制他的 iPad 只能使用規定的 APP,而其他同學沒有此限制,顯然是一個小小的抱怨。我並不迴避這樣的抱怨,而是將話題導向其他方面,比如在學校玩遊戲是不是合適?

第二,在現在這個時代,完全讓孩子不玩遊戲是很難的,而且控制得太嚴,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未來可能有更大的反彈。所以,我兒子4歲以後,實際上上我就有意識地安排他玩了一些遊戲。在他4~6歲這三年,一周大約可以玩個三四次,每次二三十分鐘。本來這樣的頻率是準備一直保持的,但他7歲時發現近視了,所以本來就不多的電子遊戲時間也得大幅度減少了,他對這一點也是理解的。

第三,雖然我兒子玩遊戲,但他玩過的所有遊戲,都是我篩選過的。無一例外,全部是益智遊戲,而且都是比較需要費腦子的。益智遊戲一方面對孩子正面作用多一些;另一方面,往往玩著挺累的,真讓孩子長時間玩,他也玩不下去,相當於控制了負面作用。同時,經過我多年的熏陶(洗腦),在他心目中,玩益智遊戲是與眾不同的,是酷的,是比吃雞高級的。這樣,他就不會在和同學的社交中,因為沒有和同學玩一樣的遊戲,而在心理上矮人一頭。

第四,孩子越來越大,總有一天是會離開父母,脫離父母控制的。所以,電子遊戲的危害,要從小灌輸。我現身說法,講我自己學生時代怎麼沉迷,又怎麼擺脫的。這些能拉近我和孩子的距離,讓孩子覺得爸爸也是普通人,更容易聽進去。而且這些不是我編的,確實是我的切身感受。

第五,給孩子安排其他有價值、孩子自己也覺得有意思的活動。比如我家就是安排了大量的體育運動。這樣既佔據了孩子業餘時間的相當比例,又讓孩子心裡有一件他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情。那麼留給電子遊戲的時間就不多了。

第六,父母以身作則。比如我就幾乎不玩遊戲,我手機上也確實一款遊戲都沒有。最近幾年,為了給孩子找合適的遊戲,我才玩了一些,但我都不會當著孩子的面玩,選好了給孩子安裝上,其他的我就刪除了,自己平時絕對不玩。這樣,孩子會潛移默化地覺得不玩遊戲是一種生活的常態。


04

我本人是一位程序員,天天對著電腦和手機。電腦和手機都是我吃飯的傢伙。我對它們都是充滿感情的!

但是,從我兒子出生,我就很明確——我一定是會限制他的。不光是限制電子遊戲,而是限制對電子設備的使用。

當然,我知道孩子會慢慢長大,這些限制會逐漸減弱,直至沒有。所以,未雨綢繆,從小就要給孩子洗腦,就像給孩子從小洗腦遠離黃賭毒是一樣的。

至於我兒子長大後,完全獨立生活後,能不能真的控制自己?那我說不準。但我想,我在他小的時候給他灌輸的這些,能降低他未來沉迷遊戲的概率吧。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參考!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裡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著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 天天要聞

家風是家庭穩固的防火牆,家庭有三個坑千萬別踩。

曾經有位網友問財經作家吳曉波,現在錢越來越難賺,普通人該投資什麼行業最穩賺不賠。吳曉波想了想然後回答道,我投資家庭的未來才是最划算的。其實仔細思考我覺得他說得對,家庭經營好了,就是最大的資產,能扛住很多風險。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 天天要聞

女子逃離賭博「丈夫」與4歲女兒分離27年,團聚當天女兒淚目:從小最怕讓人知道沒媽媽丨紅星尋人

內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總是和賭博聯繫在一起,母親則停留在「離家出走」4個字上。今年31歲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媽媽。四川眉山51歲的王群(化名),27年來,也一直想念著被攔下的女兒。32年前,年僅19歲的她到內蒙古打工時與當地一男子「結婚」(未辦理結婚證),次年生下了女兒玲玲。...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 天天要聞

媽媽別當「免費保姆」!狠心拒絕才是對孩子和自己負責

很多媽媽在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時待命的「保姆」。每天圍著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轉,從早忙到晚,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愛好,甚至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協。可結果往往讓人寒心,孩子不僅不懂得感恩,還把媽媽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 天天要聞

解碼商河|苔花向陽開,商河「花香媽媽」用愛澆灌的成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王貝藝在商河,「花香媽媽」承載著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力量,守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成長。苔花雖小,也學牡丹盛開。這些關於愛與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綻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樣。以愛之名的旅程陽光透過窗戶,在木質地板上灑下斑駁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