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說教孩子,不如說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2021年09月09日19:41:03 育兒 1519

上一期講了一個案例,也講了一些家長遇到那樣的情況的處理方法。但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場景是什麼樣的呢?

媽媽下班回到家,小男孩迎上去說媽媽能陪我玩一會兒。媽媽直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了,媽媽要做晚飯。小男孩很不高興地問:為什麼要做晚飯呀?我討厭吃晚飯。媽媽聽了後很惱火,大聲嚷道:不做晚飯,晚上我們吃什麼喝什麼,全家喝西北風啊!

與其說是說教孩子,不如說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聞

小男孩並沒有善罷甘休,被媽媽的情緒所感染了,認為媽媽很不講道理,於是就跟媽媽胡攪蠻纏,結果搞得媽媽火更大。最終結果打一頓,最後孩子很委屈地走到一旁去哭,媽媽也帶著壞的心情去做飯,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安靜下來,你與其衝過去向孩子指手畫腳,大說特說,還不如在他耳邊輕輕地跟她說說話。

父母要給孩子好的榜樣

父母要給孩子好的榜樣。比如孩子老是打人,你跑過去打他的手心懲罰他,希望這樣能讓他知道被打是疼的,或者告訴他不要打了。這樣做是沒有用的,不如你抱住她,輕輕地撫摸她的手,這樣的話呢,就會使他逐漸地就改變了這個習慣。因為他感受到的不是苛責,感受到的是幫助,感受到的是愛你,是用正確的方式在愛她。

如果你希望孩子平靜。你就要學會對家裡的每一個人情緒平靜,並且修鍊自己內在的平靜。如果你想讓孩子有好的語言。那麼你自己就要說好的語言,杜絕和他聊八卦的語言。

如果你想讓孩子把玩具整理得整整齊齊。那麼你自己的東西就應該放得整整齊齊。

與其說是說教孩子,不如說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聞

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怎麼說話怎麼做事?這些都是從模仿大人開始的。

你希望孩子誠實守信,你就不能在孩子面前說謊,否則孩子就不可能表裡如一,這一點對於我們成人來講,尤其要有這個敏感度,因為我們成人很容易,當著孩子的面說謊。舉個最常見的例子,當我們成人與孩子在一起,陪孩子的時候,或是給孩子讀書,或是家人圍坐在一起,或是干點別的什麼。正在這個時候電話響了,你拿起電話一家發現是推銷電話,這時我們往往脫口而出,想也不想就說:不好意思,我正在開會,或者是說我正在上班。

如果此時你正在陪孩子玩耍,或者是給孩子講故事,或者是跟孩子談話,那麼你的回答就會讓孩子產生困惑。因為孩子他理解不了你,為了避免推銷員的打擾而編的推脫之詞,孩子會認為大人不成事講謊話。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只要如實的回答說:對不起,我正在陪我的孩子。這樣既避免了在孩子面前撒謊,又避免了去編善意的謊言,也不會讓孩子對我們產生誤解。

與其說是說教孩子,不如說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聞

如果你想讓孩子思維清晰,那就要養成做事情規劃好,不要想一出是一出。不要經常是做著做著就突然發現不對了,又改另外一種做法。所以,圍繞在孩子周圍的成年人就很重要了,因為模仿,是孩子學習的一個最重要的學習方式,他就是在模仿成年人在學習的。

孩子的模仿分為顯性模仿和隱性模仿

一、顯性模仿:這是容易被發現的。

就是你幹什麼孩子就幹什麼?你擦桌子,孩子也擦桌子。你拖地孩子要拖地,這個是比較容易發現的。

二、隱性模仿:是最難發現的。

孩子模仿的是什麼呢?她模仿的是你的情緒。如果你的孩子調皮搗蛋,你心裏面暗暗的很生氣,但你的表情確實在笑,你會發現孩子只會繼續調皮,或是更加變本加厲,因為孩子是可以感覺得到你隱藏在內心的怒火的。所以隱性地模仿對孩子來說更重要,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大人面對孩子的時候呢,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

隱性模仿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生成佔70%,顯性模仿對孩子性格的養成只佔30%

也由此可見,這個隱性模仿了他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孩子做得很不對,你去告訴她,這不對那不對,或者這個不要那個不要,是沒有用的。你要用正確的方法做出來,讓孩子看到正確的方法,帶著孩子真正地去做。這就是給孩子立規則的方式。

與其說是說教孩子,不如說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聞

0到7歲是建立好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基礎

在0到7歲的孩子是仰望著成人的,以成人為榜樣,信任成人,因為0到7歲的孩子是這一生中最信任父母的時候。這七年,孩子是100%的信任父母,這七年,如果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錯得太離譜,那麼基本上父母教孩子幹什麼?孩子就幹什麼?

七歲以後很難教的孩子,基本上是孩子的生命頭七年沒有引導好,沒有建立好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基礎。

孩子七歲以後,越大越不相信父母,基本上是在孩子0到12歲這個年齡階段,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對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採用哄、騙、壓的方式進行教育,長大後壓不動了,也罵不動了,所以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變成了不是欺騙就是取悅。所以導致孩子越大越不相信父母,甚至還會看不起父母,因為他很討厭父母這樣做。

那麼,十三四歲的青春期這個階段,也就是逆反階段,其實就是前面這幾年的教育錯誤的集中爆發。從這一點的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孩子在家裡面教育,其實是對我們成人的要求。

與其說是說教孩子,不如說是父母在自我教育 - 天天要聞

為孩子做出1%的改變

那麼面對孩子,是我們第二次學習的機會,也就是說,我們成人要重新看待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人生。我們怎麼安排我們自己成長?怎麼提升我們自己?這更重要。

其實這一點對我們大人來講,與其說是說教孩子不如說是我們在自我教育,只有把我們自己的自我教育好了,孩子自然而然,他就會教好了。

其實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講,要想把孩子教好,有一句話叫做:孩子不用管,全靠德行管。那麼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大人要去學習老祖宗教我們的做人的道理,待人接物,處處想著與人為善,積德行善。

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幫助孩子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那麼孩子很多的情況下,不用我們去苦口婆心的,總是去想著怎麼教育他。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根據我們大人的正確行為,去模仿我們的想法和做法,所以才會自己成長起來。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為了更好地守護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師共赴一場「心靈的約會」 - 天天要聞

為了更好地守護孩子身心健康 生活老師共赴一場「心靈的約會」

生活老師是學生校園生活的溫暖陪伴者。今(23)日,上游新聞「陽光心橋」聯合重慶市兒童醫療救助基金會、沁一心理走進重慶昕霖兒童發展中心,用一場公益講座,為該校的生活老師們帶來一堂特別的心理健康課,共同守護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周紫薇在為生活老師們上課重慶昕霖兒童發展中心是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
董明珠回應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稱其離開時確實是犯了很大的錯:她對我來說是孩子 - 天天要聞

董明珠回應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稱其離開時確實是犯了很大的錯:她對我來說是孩子

5月23日,董明珠與孟羽童同框直播,回應了孟羽童能否再回格力的問題。董明珠稱:「羽童其實還是讓我挺感動的,格力有明確規定離開以後再回來是不可能的。」董明珠表示孟羽童還要出去讀一年書,回來再說,並邀請孟羽童隨時回來參與直播,稱孟羽童對格力有感情,就是「孩子太小,太年輕」。此外,董明珠還談起了和孟羽童重新...
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讓孩子從小過得「太順」 - 天天要聞

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讓孩子從小過得「太順」

文/婷媽 去朋友家做客,看到孩子摔了一跤,全家立刻圍上去噓寒問暖;班級競選失敗,家長轉頭就向老師「討說法」。 現在的孩子,在成長路上幾乎沒遇過什麼坎坷,一路「順風順水」。可仔細想....
上海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動動手指就能給孩子參保 - 天天要聞

上海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動動手指就能給孩子參保

市民王先生家最近剛添了小寶寶。產婦和孩子還沒出院,王先生就在「隨申辦市民雲」移動端收到了一條消息,提醒可以給寶寶參加本市城鄉居民醫保了。他通過「隨申辦」頁面引導,勾選「確認參保」並選擇家庭共濟組網功能,動動手指就完成了新生兒的居保參保流程。第二天,他收到消息推送,顯示新生兒居保賬戶已開通。「這幾天一...
寧波一幼兒園被曝捆綁一孩童,官方:正在核實處理 - 天天要聞

寧波一幼兒園被曝捆綁一孩童,官方:正在核實處理

極目新聞記者 張奇近日,有網友在社交網站發帖反映,浙江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有教師使用工具長期捆綁一孩童,家長查看監控後發現此事。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東城園區(圖源:園方公眾號)5月23日,寧波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被舉報的是寧波市市級機關第二幼兒園東城園區,寧波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
@新手爸媽,這件事「零跑動」了!上海醫保推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 - 天天要聞

@新手爸媽,這件事「零跑動」了!上海醫保推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

在上海,剛出生的寶寶,也可「即刻」參保,父母還不用為此「來回跑動」。記者今從上海醫保局獲悉,上海醫保創新推出新生兒參保「免申辦」服務,新生兒父母僅需在手機通過「隨申辦」操作,即可為孩子完成本市城鄉居保參保,全程「零跑動」。該「免申辦」事項上線應用至今,本市已有881名新生兒成功建賬。市民王先生家最近新...
新生兒多久開始攢肚?記住這3個信號,媽媽不用太慌張 - 天天要聞

新生兒多久開始攢肚?記住這3個信號,媽媽不用太慌張

撰文:曉雯寶寶的小肚子鼓鼓的,是不是在"攢肚"?這可是新手爸媽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讓無數家長抓狂的話題。你家寶寶幾天沒拉臭臭了?3天?5天?還是更久? 先別急著翻育兒百科或者瘋狂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