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謊是怎麼形成的?出於什麼目的?絕大部分家長都有這些行為

2021年07月27日20:38:48 育兒 1841

在孩子所有的問題行為當中,撒謊可能是最不能被接受的行為之一了。一提到撒謊,我們可能就會和一個人的人品,道德聯繫起來。如果孩子騙人,你可能會非常的憤怒,覺得這個孩子怎麼這樣,都學會撒謊了。所以撒謊可能也是我們最名正言順地去打孩子的理由。打的時候你可能還會說「你犯錯媽媽可以原諒,但是你騙人就是不能饒恕的。」我自己小時候僅僅挨過的兩次打,其中有一次就是撒謊導致的。在很長的時間,我都認為撒謊是必須嚴肅處理的問題行為。直到我發現有很多的孩子就算是受到了非常嚴厲的懲罰,也仍然繼續的撒謊。這才讓我開始努力的要搞清楚撒謊的背後,他到底有什麼樣的心理機制。經過研究發現,這個問題實在是太豐富,也非常的有價值。我將會分兩篇文章來專門為你講述孩子們撒謊行為背後的秘密。

孩子撒謊是怎麼形成的?出於什麼目的?絕大部分家長都有這些行為 - 天天要聞


撒謊真的就是道德敗壞不可原諒嗎?你要細細地解讀這個行為,首先要搞清楚兒童究竟是什麼時候學會撒謊的。俗話說孩子是不會撒謊的。不過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真實的情況是,孩子是不會撒謊的,除非他年紀足夠大並且努力這麼做。

一般的心理學研究認為,4-5歲以上的孩子才有可能學會欺騙這個能力,因為欺騙這個事情是要有技術含量的,你們看什麼叫騙人。從認知的心理來解釋,欺騙就是努力的在他人的心中植入錯誤的觀念。而孩子心中的原始設置是知道什麼就說什麼,騙人意味著他們不但要抑制住說真話的衝動,還需要正確的組織語言來試圖讓欺騙成功。這背後如果沒有足夠的推動力,他們是不會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的。不過後來的研究發現,孩子們具備騙人這個能力的時間比以前估計的還要早1-2年。

孩子撒謊是怎麼形成的?出於什麼目的?絕大部分家長都有這些行為 - 天天要聞


1998年,心理學家卡爾森和他的同事就做了這麼樣一個實驗。他找來了很多三歲的兒童,先陪他們玩,搞好關係,然後分別對孩子們說:「寶貝。接下來,我們要捉弄一下那個叔叔好不好?」那個叔叔指的是另外一個實驗者。「你看,對面有兩個盒子,我們把一個球藏在對面的兩個盒子當中的一個。我們一起藏藏好以後,待會如果那個叔叔來問你球放在哪個盒子里,你要記得要給他指一個錯的盒子。不要讓他找到球,知道嗎?」說完以後,卡爾森就走了,等到另一個實驗者進來,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欺騙了實驗者。這就證明了三歲的孩子已經具備了撒謊的能力。不光是這樣,3-6歲的孩子,他們不光能夠撒謊,而且他們能夠識別謊言,甚至可以知道你為什麼要騙他。

孩子撒謊是怎麼形成的?出於什麼目的?絕大部分家長都有這些行為 - 天天要聞


皮亞傑就曾經說過,這個年齡的兒童會把所有有目的或者無目的的錯誤都當成謊言。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你無意當中說錯了一個答案,孩子就會以為你是騙他的。比如,寶寶問你,我的滑冰鞋在哪裡。如果你也不記得,隨便說了一句,在門背後吧。如果孩子在門背後沒有找到,他可能會說,爸爸,你騙人,鞋子根本沒有在門背後。這其實就意味著他們對欺騙這件事情開始敏感起來。如果他們被騙過一次以後或者是哪怕只是看到別人被騙,下一次再遇到同樣的場景,他們就會識別出欺騙。並且能夠猜出背後的目的。比如說,這一次,你為了讓孩子停止哭鬧,說媽媽明天給你買玩具,但是到了第二天你沒有買。下次再哭你再跟他說買玩具。3-6歲的孩子可能猜出你這麼說的目的,不過就是想安撫他一下而已,很有可能是不會兌現的。怎麼樣,是不是覺得你從來沒有想到過孩子有這麼聰明吧?但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要騙人呢?這個問題並不難,因為和孩子相比,我們大人其實更善於撒謊。英國偉大的文學家戴維赫伯特勞倫斯就說過,我們需要撒謊,就像我們需要穿褲子一樣。所以你想想你平常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對別人撒謊呢?

孩子撒謊是怎麼形成的?出於什麼目的?絕大部分家長都有這些行為 - 天天要聞


不過大人和孩子的撒謊理由可能不一樣,要不我換一個問題來問,你小時候會在什麼情況下撒謊呢?是不是有兩個原因,第一是逃避懲罰,第二獲得獎賞。逃避懲罰很好理解,就是如果你覺得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說實話可能遭到懲罰。於是你就可能撒謊來說一個其他的理由來試圖逃避這樣的懲罰。比如說我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同學請客打電子遊戲,而且是那種非常土豪的請客方式。拿了十塊錢來買遊戲幣,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隨便地在遊戲廳玩一整晚上的時間。那個時候我一下子頭腦發熱,耽誤了晚上回家的時間,到家的時候已經九點了。我父親問我:「你到哪裡去了,為什麼這麼晚才回來。」結果我就撒了個謊,說到同學家裡一起做作業去了。因為我覺得只要說是去學習,家裡人就會忽略掉晚上回家沒有打招呼這個錯誤。沒想到我爸是個老江湖,一眼就看穿了我的謊言,結果就問:「哪個同學住在哪裡呀?」還真的帶我去他們家去調查情況,結果一下子就穿幫了,回到家裡,後果自然你們也可以猜到了。

孩子撒謊是怎麼形成的?出於什麼目的?絕大部分家長都有這些行為 - 天天要聞


獲得獎勵也是我們撒謊的原因,比如說一個小女孩因為想讓老師表揚她拾金不昧,結果偷了媽媽的錢交給老師,說是撿來的。還有的孩子為了得到獎勵,甚至不惜去冤枉同學,我就見過在一個小學出現過這樣一件事情,班上有一位女生丟了錢包。班主任老師呢幫我們調查,結果找了幾個午休時間在教室裡面的同學一一來詢問,這幾個被問的孩子,其實都有很大的壓力呀。這個時候就有一位男生跑過來,指著一位被老師問話的同學說:「老師,就是他偷的,我看見了。」那個被指認的男同學氣得都快哭了,極力否認不是自己偷的。老師也覺得奇怪,這個指認別人的同學明明被家長接回家去吃飯了,怎麼可能看到教室裡面的情況。還可以準確地認定是誰偷的呢,好像說的自己就在現場一樣。後來發現這個男孩是為了得到老師的一句誇獎,就隨便指認一個同學,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的根據。有研究者調查過很多因為想要獲得獎勵而撒謊的孩子,他們在班上都不是那麼拔尖和優秀的學生,被當眾表揚的機會也不多,甚至顯得有些沒有存在感。所以這種原因來撒謊的孩子一般是在刷存在感。

孩子撒謊是怎麼形成的?出於什麼目的?絕大部分家長都有這些行為 - 天天要聞


根據以上原因我們做父母的可以好好地想一想,在平時對孩子有沒有過於嚴厲?我們的懲罰過重了嗎?或者是想一想,他們內心當中缺乏父母和老師的肯定嗎?如果在學校裡面並不出眾,我們的家庭是不是能夠彌補呢?他們為什麼要冒著被揭穿的風險去撒謊呢?你能夠想到這一層,你對孩子撒謊的行為就會理解得更深一些。也許孩子在欺騙你的時候,你處理的水平就能夠提高一點點,可能不只是粗暴的懲罰了。不過為什麼說只是提高一點點呢?我要告訴你的是,光用逃避懲罰和獲得獎勵的理由來解釋撒謊是不夠的。為什麼孩子會要在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去撒謊呢?比如說你問:「你刷牙了嗎?」孩子說:「刷了。」結果一摸牙刷是乾的。明明他沒有組合變形金剛,卻經常跑去和同學吹牛說自己有多少套最新的變形金剛玩具。明明沒有養寵物,卻跑去跟老師說自己家的狗狗死了,讓大家都一起來感到同情,甚至有時候謊言被揭穿了還死不承認強到底。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些問題。意味著撒謊真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話題,想要找到孩子所有撒謊的行為和種類。以及針對每一種撒謊我們可以採取的對策。這個話題我們下一篇文章說——孩子撒謊的常見類型和家長的對策。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 天天要聞

我們的故事,不過是黃粱一夢,消散在風裡

故事的開頭,總是那般美好。那是一個落英繽紛的春日,櫻花如雪般漫天飛舞,微風輕拂,將你的髮絲輕輕撩起。我們在那片花海中偶然相遇,目光交匯的瞬間,彷彿整個世界都停止了轉動,只剩彼此眼中的熠熠星光。此後的日子,如同春日暖陽下的溪流,溫柔而歡快。我們一起漫步在悠長的小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們常常遺憾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觸摸他們的靈魂。4月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記者走進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著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聞

此物最相思

編者的話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孩子們心中,長輩那斑白的頭髮和慈祥的笑容,是兒時最溫暖的記憶。珍藏著溫馨回憶的光碟、儲存著愛的信息的手機,都是長輩與孫輩之間愛的連接。爺爺的光碟一七一中學初三(6)班 劉予馨「咱們家的舊東西也該收拾了!」媽媽不經意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 天天要聞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Hi,我是梅啦子,一個努力奮鬥的85後二孩職場媽媽,雞自己又順帶雞娃,100%真實,100%原創,願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為一個二孩職場媽媽,我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這本《人生由我》,結合之前看的《埃隆·馬斯克傳》,我真正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