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奶奶把「光頭強」孫子養成「小胖墩」,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2021年04月18日21:45:16 育兒 1778

您是不知道,我剛來的時候,孩子瘦得太可憐,渾身皮包骨頭,脖子細,腦袋大,咋看都像光頭強。

這位奶奶把「光頭強」孫子養成「小胖墩」,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奶奶形容她孫子瘦小的樣子,這比喻用得恰當,把我逗樂了。

昨天上午,我領孩子去遊樂場玩,小區想搞那塊地面設計,不種花草,鋪石子,於是拉來沙子和鵝亂石堆在廣場上,這可給孩子們提供了遊玩的玩具,他們都圍在一起,有玩沙子的,有玩石子的,怎麼叫都不離開。

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跟我孫子差不多大小,玩得尤為起勁,奶奶怎麼喊都不動,一個勁說再玩會兒。

他奶奶說,你不走,我到旁邊凳子上坐會兒。

我的孫子同樣叫不動,於是,我也隨著那位奶奶去一邊坐著玩了,跟孩子相距不過十多米。

同樣都是看孩子,奶奶們話題也都是孩子,於是,我們攀談起來。

原來,他們孩子跟我家孩子同齡,只是他的孩子比我孩子大半年。可是,他們倆站在一起,雖然個頭差不多,可胖瘦差別就大了,他孩子皮膚黑,胖墩墩的,手指頭都是肉。

再看我家孩子,面黃肌瘦,頭也比她孩子小一圈,明顯營養不良的樣子。

我向她請教喂孩子吃飯的秘方,她說,什麼秘方也沒有,就是孩子喜歡吃的東西,就不攔著。

她說,他剛來的時候,孩子又瘦又小,一摸渾身都是骨頭,頭髮又黃又少,脖子細長,活像光頭強。

我問,孩子為什麼這麼瘦呢?

原來,她孫子從小就瘦弱不堪,又經常得病,各大醫院都跑遍了,也找不到病根,後來,還是在一家小醫院看好了,孩子有病,當然吃不好睡不好,怎麼長肉呢?

她有兩個孫子,大孫子從小跟他長大,現在十歲了,也是胖墩一個,在老家上的幼兒園,到一年級就被他爸媽接到城裡讀書,她也跟著來了,因為小孫子也不讓回老家了,在市裡上幼兒園。

小孫子是跟爸媽一起長大的,她兒媳婦喂孩子可講究可細心了,什麼科學餵養,拿著書本,現學現賣,拿孩子當實驗,把孩子養得跟小雞子似的。

自從她來後,喂孩子的任務就接過來了,雖然她的土法餵養不科學,可是孩子卻一天比一天胖起來了。

兒子媳婦雖然看不慣她的土法,可看到孩子活潑開朗,和胖乎乎的小臉蛋,也無話可說了。

這位奶奶把「光頭強」孫子養成「小胖墩」,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 天天要聞

她說,孩子從來不喜歡吃雞蛋,看到雞蛋的影子就不吃飯了,她就把雞蛋打碎,摻在麵粉里,做成麵條,油餅,孩子也吃進肚子里了。

孩子喜歡吃水餃,她每星期都包,什麼餡的都有,孩子想吃什麼吃什麼。

一次,他看孫子愛吃肉鬆餅,就回老家時給他買了一大袋子,花了二十多塊錢。

兒子見了,就說,您怎麼給孩子買這種垃圾食品呢,沒有安全感,會吃壞身體的。

她就說,什麼是垃圾食品,人家孩子都吃,也沒有吃出什麼毛病。孩子愛吃,我就給他買了點,又不是天天吃,偶爾吃一次,能吃出什麼毛病來?你天天給孩子買有營養的貴東西,把孩子養得像個光頭強,光頂著個大腦袋,還不如我喂的孩子呢,吃的便宜,還不生病。

兒子不吱聲了,因為本來就是如此嗎?

現在孩子可健康了,別人家孩子上幼兒園愛感冒,我家孩子從不感冒,上學可積極了。

現在他不僅會背好幾首古詩,還會寫數字,雖然寫的不整齊,可能寫1到30的數字,還會念英語呢!

都是他爸媽教的嗎?我問。

不是啊,都是自己在電腦上學的。奶奶說。

奧,真了不起,這麼小就有自己的電腦了。孩子奶奶說,是他爸專門給他買的學習機,花了四千多塊錢呢。不光這些,還送孩子去了早教班,學習了一段時間。

原來如此,他父母也是花了代價的。這位奶奶說,她小孫子兩周歲半的時候,還不會說話,因此才上的早教班。

我們家孫子也是同樣的情況,到了三周歲才會講話,三周歲之前就像個啞巴,除了會叫家裡人的名稱,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弟弟之類的簡單稱呼之外,其他都是用「啊,哼,咦呀,嗯嗯哼」來表達,可急死人了。到後來,一下子就改過來了,還挺快的,沒耽誤上學。

我認識的另一個孩子的姥姥,她的外甥跟我家孫子同歲,也是生日大,也是能吃,個子比我家孩子高半頭,不是吃的有多好,而是吃的多。

這位奶奶把「光頭強」孫子養成「小胖墩」,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 天天要聞

那位姥姥說,她外甥的病十有八九都是吃飯多撐的。我說,你不會少讓他吃嗎?

她說,少讓他吃他就哭,說餓得慌啊。

可是,那孩子吃的多,活動量大,身上的肉結實,也不顯胖,很正常。

他跟我家孫子在同一個班級,人家孩子一頓吃三個包子,我家孩子只吃一個。他一頓吃六根火腿腸。我孩子還是吃一根,什麼飯都比別人少吃很多。怎麼能長得快呢?

他孩子不喜歡吃水果,經常便秘,我們家的孩子就沒有這種情況,喝水也不多,吃水果也不多,就是各方面都挺正常的。

最讓人頭疼的還是吃飯問題,在學校怎麼樣都聽老師的,吃飯睡覺都正常,可一回到家就不聽話了,午覺不睡,飯也不吃,就是愛看電視愛玩玩具。

看到別人教育的孩子吃的好,睡的好,學習也好,就覺得自己很失敗,是一個失敗的奶奶。

可是話又說回來,孩子也不是全歸我管,就是我想按自己的想法管也不合適,孩子的媽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管多了,不又為了管孩子婆媳產生矛盾嗎?為了管孩子吃喝拉撒學東西,婆媳鬧矛盾的事還少嗎?我也不想步人後塵,費力不討好的事,誰願做呢?

當老人的在兒子家就不要把自己放到主人的位置,讓別人看了不高興,有搶佔別人地盤的嫌疑。

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幫他們做家務,帶孩子,主要就是不磕著碰著,不大哭大鬧,這個任務就挺艱巨的。

至於其他方面的事,能做盡量做好,不能做也不強迫自己。

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問題,還是主要歸父母管吧。

這位奶奶把「光頭強」孫子養成「小胖墩」,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 天天要聞

聽了這些話,千萬別給我扣上不愛孫子的大帽子,主要是我們是隔代教育,年輕人不認同我們的老套路,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現在,有很多同齡的孩子都報了課外輔導班,花錢很多,也不是不管用,錢用在哪裡,哪裡就有成就感。

報班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多報,在孩子的承受能力之內,還是很有益處的。

一到七歲的孩子,正是接受能力最好的時候,錯過了最佳時期,會遺憾終生的。

上面我說的那位奶奶,是一個很成功很有成就感的奶奶,孩子在她的看護下,由弱到強,讓她充滿了自豪感。

不用我問,她們的婆媳關係一定很好,從她的言談舉止中,就能看出端貌。

反過來說,誰不想做一個自信的奶奶呢?可是,有多少婆婆能幸運的遇到與自己有緣的兒媳婦呢?

這位奶奶把「光頭強」孫子養成「小胖墩」,僅用了半年的時間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 天天要聞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Hi,我是梅啦子,一個努力奮鬥的85後二孩職場媽媽,雞自己又順帶雞娃,100%真實,100%原創,願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為一個二孩職場媽媽,我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這本《人生由我》,結合之前看的《埃隆·馬斯克傳》,我真正是學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 天天要聞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契機。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紙寄託懷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時,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時機。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生命。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 天天要聞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在家中玩耍。他剛滿兩歲,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小明的父母注意到,他開始模仿一些奇怪的聲音和詞語,似乎是在說一種「火星語」。這種現象讓他們感到好奇和困惑,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對兒童語言發展的思考。1.語言發展階段語言發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掃墓禁忌是真講究還是老黃曆?2025清明祭掃全解析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這句民間俗語,讓不少朋友對即將到來的2025年清明節掃墓產生了顧慮。雙春閏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2025年的清明節,咱們到底能不能安心去掃墓呢?別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一個明明白白的答案。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 天天要聞

11歲女孩突遭「黃體破裂」!媽媽透露一個細節:後果嚴重了

小易(化名)媽媽怎麼也沒想通:女兒只是跳了200個繩,做了30個仰卧起坐,後果竟如此嚴重。11歲的小易今年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運動打卡。幾天前,在即將完成「每日任務」時,小易突然感覺小腹一陣陣劇痛,得知情況的母親起初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