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大企业普遍裁员,除了经济大环境低迷、生产效率提高等原因,应该还包括大热门、大流行、黄金时段节目等主流市场已经逐步萎缩,所以靠主流市场盈利的大企业的利润逐步萎缩。
那么消费者逐步去哪里消费了?逐步被哪些事物吸引了?
当实体店还受限于有限的仓库、有限的附近消费者,网店并没有仓库大小的限制、没有消费者数量的限制(网店的仓库就是工厂、最上游的供应商的仓库,网店不需要自己还准备一个仓库)。
在旅游业,传统旅行社主要依靠实体店销售旅游路线等服务和产品。在线旅行社(OTA、OTP等)主要在网上(电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销售旅游路线等服务和产品。不像之前传统旅行社可以接到游客人数多的大旅游团,接到手软,近几年传统旅行社越来越接不到大旅游团,都是分散的、游客人数少的小旅游团。热门的旅游路线依然游客多,但人们可以选择的小众旅游路线越来越多了,即使去热门旅游路线,也不一定会报名传统旅行社,90%以上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疫情后,人们更不愿意跟很多人一起去旅游。
通常传统旅行社会选择热门的路线等服务和产品,但是这个热门市场逐步萎缩,除了已有的头部企业勉强还能维持,其他企业会越来越难以生存。只有发现、挖掘、提供更多旅游路线等服务和产品(也就是供给侧改革),传统旅行社才有生存、发展的机会。
网店大数据(包括在线旅行社大数据)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通过以往的浏览量、停留时间、相关点击、销售量等数据,可以判断企业的消费者、目标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和产品,从而帮助企业开发、提供消费者需要的服务和产品。
然而,这个世界里本没有两片完全一模一样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的需求或多或少都有着区别。即使你不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服务和产品(有时候,消费者也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但遇到喜欢的服务或产品有选择并消费的可能性),只要你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种类越多,被消费的数量也就越多,在没有被洗脑、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人们可以并愿意独立思考),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换句话说,你提供的任何一种服务或产品,都有被消费的可能性,只要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你提供的服务或产品。
我体验过几个大的视频平台,在几个视频平台发布同一个短视频,都不打广告,在有的视频平台上收到的播放量,比起其他所有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加起来都多一倍以上(这几个视频平台都是大众视频平台,什么类型的视频内容都有,几乎没有某种视频只适合在某个视频平台发布的可能性)。可见有的视频平台主要看你提供的视频质量是不是高、受欢迎、更少受人为营销的影响,这样的视频平台更好地实现了更加公平地展示视频内容、更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视频平台上的视频质量更高、这个视频平台的名气更大。
只要看看那些本来在传统渠道风光无限的企业、机构,已经开始发展网络业务、网络机构,你就知道,即使是传统渠道的头部企业、头部机构,也不得不开展网络业务。传统渠道的头部机构逐年下降的业务数据,逼迫他们不得不开展网络业务。要知道,如果传统渠道可以保持甚至越来越好,头部机构根本没有必要多花成本去开展他们不熟悉的网络业务,这不一定会带来回报。头部传统机构都是如此,其他不是头部的传统机构还会更好吗?
《长尾理论》这本书里用详细的数据和数据分析结果,证明了数学集合论的一个原理:一个极大极大的数(长尾中的产品),乘以一个相对较小的数(每一种长尾产品的销量),仍然等于一个极大极大的数。而且这个极大极大的数只会变得越来越大。
小微企业也好,大中型企业也好,只有服务于更多的个人化的需求(更多的小众需求,也就是长尾需求),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小众需求就一定是高质量、高价格的服务或产品吗?不一定。从之前我接触过的采访文章来看,有一家提供网络定制旅游服务的企业,并不认为定制旅游就一定是高端旅游。想想也对,我自己一人去爬北京郊区八大处一条没有几个人走过的野路,够小众了吧,但能说这是高端、高价格、高质量的旅游吗?小众也有高、中、低价格,就像民宿也有高、中、低价格。民宿可以看作是农家院的升级版,有的农家院升级成功了是因为最终有人买单,有的农家院不一定能成功升级。高消费人群就那么点,农家院却那么多(城镇化导致农村空心化,导致可以用来做农家院的房间更多),游客不会全部都是高消费人群,总有游客想消费中、低价的农家院。有人认为每天300元的农家院太低端了,可某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绝大部分民宿都是300元和以下的。要我说,300元都太贵了,300元一天在北京市都能住得像模像样了,300元在农村住一晚是不是还是贵了一些?农村空出来的房间空着也是空着,能用来做农家院多少能有收入,可增加农村留守人员的收入。
但如果错误地认为民宿就应该都是高价位,一定会错失销量更多、更广大的市场。只有覆盖所有价格的民宿、覆盖所有种类的民宿,满足所有可能的需求,才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消费潜力。到那个时候,才是经济发展如田园牧歌般美好的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