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前言
今年五一,浙江海宁的“胖都来”商场在明星祝福视频的循环播放中高调开业。
开业当天,叶璇、赵亮等明星录制祝福视频,现场挂满明星贺词横幅,阵仗堪比正版胖东来。
红底白字的招牌、“不满意就退货”的标语,处处透着对河南胖东来的模仿。
然而,这场看似风光的开业,迎来的不是掌声,而是铺天盖地的质疑。
短短10天,这场“抄袭风波”剧情急转直下,胖都来抖音账号被封、明星站台视频下架。
就连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人民网、新华社等诸多官方媒体更是罕见集体发声,直指胖都来“碰瓷”。
新华社新媒体-2025-05-12-对商业碰瓷现象,要坚决说“不”|电讯评论
在诸多舆论的压力下,创始人都建明不得不公开露面道歉澄清,紧急征集新名称改名。
但胖都来此时才低头道歉,消费者还会买账吗?
巧合还是精准模仿?
走进海宁街头,乍看“胖都来”的门店,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火遍全国的胖东来。
同样的红底白字招牌、相似的员工工服配色,就连主打的宣传语“真品换真情”,都只与胖东来的“真品换真心”差一个字。
更值得注意的是,商场开业时大打“地域擦边球”,还邀请了河南籍演员赵亮,用河南方言录制祝福视频,刻意营造“胖东来南下拓展”的错觉。
但当消费者走进商场,期待中的优质选品、贴心服务却无影无踪。
三楼商铺半数空置,过道堆满装修废料;所谓的“明星同款商品区”,也不过是普通日用品换了个包装。
除了商品预期翻车,胖都来开业时的巨大阵仗很快也翻车了。
明星站台翻车
“胖都来”的开业造势可谓煞费苦心。
商场外墙挂满明星祝福横幅,大屏幕循环播放着叶璇、赵亮等十余位明星的祝贺视频,现场还请来明星站台助阵。
这么大的阵仗,本来应该是品牌实力的最佳证明,却意外成为这场“碰瓷”闹剧最有力的证据。
细心的网友很快发现端倪。演员马仑在视频中口型明显说的是“胖东来”,而赵亮更是用河南方言录制祝福。
要知道,正牌“胖东来”正是河南本土企业。
这种细节上的“巧合”,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否存在刻意引导。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明星事后纷纷撇清关系,赵亮更是在声明中强调“未收取任何费用”。
东南早报-2025-05-11-演员“三德子”赵亮:为“胖都来”录视频没收钱,以为和胖东来是一家!质疑我们养的鸡很冤枉
只能说明星效应的反噬来得又快又猛。
舆论发酵后,开业时轰轰烈烈的相关视频被紧急下架,明星横幅一夜之间消失无踪。
叶璇关闭了社交账号评论区,赵亮则忙着解释自己是被朋友“蒙骗”。
这场闹剧不仅让明星们尴尬不已,更让“胖都来”的营销策略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当投机取巧的商业算计遇上火眼金睛的消费者,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官媒发声
5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评论《对商业碰瓷现象,要坚决说“不”》。
直言“胖都来”式的操作是企图通过模仿知名品牌不劳而获,文章中更是强调了“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这篇评论犹如一声号角,随后人民网、新京报,北京日报等平台相继发声,将事件定性为“典型商业碰瓷”。
直指胖都来“误导消费者决策,破坏诚信经营的市场生态”。
官方的严厉态度,其实早已有迹可循。
近年来“雷碧”“康帅博”等案例频发,少数企业妄图用“文字游戏”收割流量,却让整个市场为信任危机买单。
尤其是此次“胖都来”的擦边行为,更是触碰到更敏感的神经。
因为它模仿的不仅是商标,更是胖东来用20年树立的“品质零售”口碑。
创始人的紧急补救
面对各方的舆论重压,都建明的回应就更有意思了。
在采访中,他格外强调自己品牌的寓意。
他说:“胖”代表丰盈,“都”是姓氏,“来”寓意顾客光临。
甚至称最初想叫“淘都来”,只是因为谐音“逃”不吉利才改名。
但很快被网友拆穿:商场前身是"乐淘城",5月1日才突然更名"胖都来",改名时间点与胖东来近期的全国走红高度重合。
不仅如此,胖都来老总都建明还公开“征集新名”,宣称:尊重网友意见,即日起全网征名。
写在最后
然而当创始人都建明宣布“征集新名字”试图补救时,网友却直言:“换名字容易,换口碑难,这场‘擦边球’打得太伤信任了。”
胖都来或许至今都没意识到,真正伤害消费者的不是“名字相似”,而是“用模仿骗取关注,用噱头替代真心”的经营逻辑。
当他忙着在社交媒体解释“取名初心”时,隔壁胖东来正在更新季度质检报告,向公众公示食品农残检测数据。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