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
预热多时,华为的鸿蒙电脑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5月8日,华为在深圳举办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
“从鸿蒙手机、鸿蒙平板,再到鸿蒙电脑,华为终端全面进入了鸿蒙时代。”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表示,华为智慧办公全新升级为鸿蒙办公。
朱懂东介绍,鸿蒙办公将重塑生产力体验,包括无缝的协同、智慧的体验,和融合的生态。
在沟通会现场展出的鸿蒙电脑被命名为MateBook Pro,时代财经发现,目前展出的配色包含灰白色、灰蓝色和黑色,在电脑键盘右下方和底部都有HarmonyOS的标识。

图源:时代财经摄
在展台的演示中,华为将搭载了HarmonyOS 5及以上版本的电脑、手机和平板放置在一起,如若用户从一个产品的屏幕看向其他屏幕,再按一下“ctrl”键,鼠标就能快速移动到后一个屏幕上,这就是鸿蒙电脑独有的“手眼同行”功能。此外,此次鸿蒙电脑还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三设备键鼠共享,鸿蒙电脑之间可以使用华为分享,进行大文件快速传输等。

图源:时代财经摄
据朱懂东预告,这款产品将于5月19日下午正式发布,“届时将会有重磅惊喜”。关于产品更具体的细节和参数,仍有待进一步揭晓。
五年研发,十年战略
“鸿蒙电脑研发历经了5年。”沟通会上,朱懂东回忆,华为从2021年开始打造鸿蒙电脑的原型机,后来打磨工程机,再到今年实现正式商用。期间,华为投入了巨量研发资金,集结10000多名顶尖工程师,联合20多家研究所,直至今日已积累超2700项核心专利。
巧合的是,鸿蒙操作系统亦是“五年磨一剑”。2019年8月,HarmonyOS 1.0发布,历经五次迭代,在2024年10月才终成HarmonyOS 5,实现了从内核到应用全栈自研。
而在HarmonyOS 5面世半年后,MateBook Pro作为搭载HarmonyOS 5首款电脑产品亮相。据了解,其技术亮点包括系统级AI能力、分布式协同体验与全场景安全防护等。
“我们在不同设备间统一账户,实现多端数据同步;通过将AI和智慧交互融入操作系统,带来与系统共生的视听;同时,我们将移动生态带进电脑,打破设备间的边界,拓宽使用场景。”朱懂东介绍称。
在AI能力上,鸿蒙电脑实现了AI能力与底层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深度融合,小艺将登陆鸿蒙电脑并成为系统级智能助理。据介绍,配合第三方应用,小艺文档助理能做出PPT;小艺知识空间能从本机全盘文档中摘取用户所需的信息;小艺慧记可以提供会议纪要转写和摘要总结,会议托管还能跨端提醒等。
此外,鸿蒙电脑能够保障本地数据应用访问和分享数据等整个数据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并从开发、上架、运行全流程保障应用来源纯净可靠。针对政企用户,鸿蒙电脑将芯片级全盘加密与系统级权限管理相结合,提供从数据存储到传输的全链路防护,以满足政企应用对安全可控的核心需求。

“鸿蒙电脑的发布,意味着华为实现了微软和苹果之后的第三个信息系统的软件生态雏形。”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时代财经,华为从手机、平板到PC的全场景覆盖,勾画了完整的鸿蒙生态图景。它通过统一内核和分布式架构,强化了多设备协同能力(如无缝文件互传、跨端续写等),推动生态从移动端向生产力领域扩展,为国产操作系统自主化奠定基础。
事实上,华为鸿蒙生态的野心不止于办公场景,朱懂东在沟通会上表示,鸿蒙智慧全场景是华为终端未来十年的长期战略。
“我们以鸿蒙操作系统为底座,将围绕鸿蒙出行、运动、健康、智慧办公、影音娱乐以及家居这五大智慧全场景(打造产品)。”朱懂东说。
生态战场
对于操作系统而言,开发只是走出了一步,在操作系统成熟稳定之后,软件生态才是最终战场。
时代财经在现场体验鸿蒙电脑时发现,如抖音、B站、飞书等移动应用已适配鸿蒙电脑端。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用户打开APP后,页面内容会随着窗口的缩放而自适应,这是HarmonyOS 5之下的设计小细节。
“我们目前在鸿蒙电脑上的软件应用,很多是之前已适配鸿蒙手机或平板的应用直接迁移过来的。”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软件从手机端迁移到电脑端,需要做出的调整为针对窗口和UX(用户体验)的不同对内容进行重新排版。
朱懂东提到,鸿蒙操作系统通过丰富的容器组件,实现了不同屏幕尺寸的自适应的布局。因此,一套代码工程、一次开发上架,就可以进行多端的分区的部署。
以飞书为例,基于鸿蒙操作系统“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特性,飞书仅用一周即完成了对鸿蒙电脑的基础适配,实现了移动端和电脑端功能同步,大幅降低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同时,依靠统一的账号体系、分布式技术与一致的UX交互语言,内容、操作逻辑和数据状态在不同设备之间自然延续。例如,在手机端的APP上观看视频后,转到电脑端能够直接在之前播放进度上续播。
不过,时代财经在现场了解到,目前微信尚未上架鸿蒙电脑的应用中心。“微信正在来的路上。”工作人员表示。
据了解,目前鸿蒙电脑应用已覆盖通用办公、设计创作、实用工具、金融理财、影音娱乐、教育学习、游戏等用户核心使用场景,头部150个专属应用已经启动开发,300+融合生态应用完成适配,预计到年底将支持超过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此外,鸿蒙电脑已支持超1000款外部设备链接。

图源:企业供图
过去,PC操作系统市场几乎被微软Windows和苹果macOS垄断。根据Statcounter发布的4月操作系统报告,在全球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Windows占据了71.1%的市场份额,MacOS的份额为5.52%,Linux的份额为4.27%;在中国市场,Windows的市场份额达80.19%,macOS和Linux的份额分别为1.21%和1.24%。

图源:截图自Statcounter官网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华为尚需时间吸引开发者。“虽然整体鸿蒙OS开发时间并不短,但相比Windows的长远历史仍是远远不及。想要吸引原先的Windows或是MacOS用户转换,需要鸿蒙操作系统提供差异化功能或是能让使用者降低转换成本。”Counterpoint资深分析师李京运表示。
从整个鸿蒙生态来看,在硬件生态上,目前鸿蒙生态设备已发展超过10亿台,鸿蒙智联生态合作伙伴2800位,鸿蒙智联认证产品有7700个。在软件生态上,鸿蒙拥有720万应用开发者,已上架鸿蒙应用和元服务超过20000个。
张孝荣指出,华为可通过兼容层过渡(如虚拟器)并逐步推动原生应用适配,复制手机端从兼容安卓到原生鸿蒙的路径。对于华为而言,难点在于,PC专业软件生态匮乏(如设计类工具)和用户习惯依赖Windows,同时需解决x86架构转译性能损耗问题。他建议,华为短期可聚焦政企信创市场,长期则需依托AI与跨端体验差异化竞争。
对于未来,鸿蒙操作系统如何才能撼动苹果与微软的地位?Omdia分析师徐颖认为“不同于手机应用生态,电脑的应用生态涉及到众多的商用生产力软件,这些软件基本都是建立在windows 系统之上,例如微软自己的办公套件Word、Powerpoint、excel等,前期如何保障这些应用的兼容,后期如何一起打造基于鸿蒙系统的软件生态,并达到一定规模,都将是华为需要攻克的主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