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X200 Pro眩光门结束了!官方保护壳免费领,用硬件解决问题

2025年02月18日23:10:35 科技 5817

如果说新一代拍照旗舰里最受争议的,那恐怕就是vivo x200系列了。这个系列上市的时候让不少人喜欢,尤其是这代产品还有vivo x200 pro mini这样的小尺寸机型。但上市之后的一些问题,给手机口碑带来不小影响。而现在,关于x200 pro系列拍照的争论应该可以结束了。

vivo X200 Pro眩光门结束了!官方保护壳免费领,用硬件解决问题 - 天天要闻

在手机上市之后,拿到vivo x200 pro和x200 pro mini的小伙伴就发现,这手机拍照眩光有点严重啊。尤其是当大家发现媒体抢先评测没有提及这个问题的时候,舆论瞬间被点燃,也影响了产品的口碑。

由于事情过于严重,vivo官方也给出了回应,承诺会解决问题。随后vivo确实升级了手机的系统,可以在手机拍照之后立刻消除眩光,也可以打开相册里有眩光的照片进行消除。但手机拍照预览时的眩光还是消不掉的。

vivo X200 Pro眩光门结束了!官方保护壳免费领,用硬件解决问题 - 天天要闻

其实产生眩光的原因也很简单,这次vivo x200 pro系列的整个摄像头模组设计是有一点点问题的。通过反复试验发现,是在特定角度下,有多余的光线通过摄像头模组表面玻璃盖板折射混入了光路系统,进而产生了更严重的眩光。

vivo X200 Pro眩光门结束了!官方保护壳免费领,用硬件解决问题 - 天天要闻

所以其实解决办法也并不复杂,只需要把摄像头模组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就可以。而最佳解决办法就是设计专门的贴纸或者手机壳。vivo官方也承诺会推出对应的硬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当此前vivo的解决方法曝光之后,在网上又引起了争论。这也太丑了吧,不论什么颜色的vivo x200 pro系列,套上这个手机壳全都变成了黑色,真是一点余地也不留。

vivo X200 Pro眩光门结束了!官方保护壳免费领,用硬件解决问题 - 天天要闻

不过现在,vivo高层在网上已经辟谣,上面的设计并非最终版本,而最终版本已经开始通过vivo售后服务进行发放。用户可以选择在线下门店领取,也可以等待vivo售后邮寄。不论哪种方式,都要登记手机的序列号,看来并不是无限量的领取。

vivo X200 Pro眩光门结束了!官方保护壳免费领,用硬件解决问题 - 天天要闻

从官宣的消息结合网友反馈来看,这次vivo提供了三种颜色的手机壳,都是专门修复眩光用的,适合vivo x200 pro和vivo x200 pro mini两款手机。相对于此前曝光的版本来说颜值提高了不少,而且从产品信息来看,也并非vivo自家的产品,是来自第三方品牌决色的手机壳。

vivo X200 Pro眩光门结束了!官方保护壳免费领,用硬件解决问题 - 天天要闻

所以现在既可以在拍照时通过软件消除眩光,也可以套上定制手机壳彻底杜绝,可以说眩光对于vivo x200 pro系列的影响彻底宣告结束了。如果说能让行业内由此吸取到什么教训,那大概就是手机摄像头模组不能光考虑好看的问题,必要的优化也十分重要。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