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2024年12月04日13:34:05 科技 1073

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 天天要闻


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 天天要闻


近期,A股市场传来消息,汇顶科技公司宣布正在策划一项收购计划,旨在通过发行新股和现金支付方式获得云英谷科技公司的控制权。目前,该交易的具体方案仍在讨论阶段,汇顶科技已暂停股票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售的消息对于云英谷而言显得颇为意外。回顾过去,云英谷于2024年9月顺利完成了F轮融资,筹集资金超过10亿元,并将公司估值提升至85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启动了在A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进程,并于2023年1月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报告,但尚未提交正式的招股说明书。


一个在财务稳健、接近公开市场上市独角兽企业决定被收购,无疑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好奇。



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 天天要闻

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 天天要闻

云英谷:科技独角兽的并购背后

云英谷科技成立于2015年,其创始人顾晶拥有清华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完成学业后,顾晶投身于极具挑战性的O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进行创业。

众所周知的是,显示驱动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但在核心芯片方面长期依赖进口。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屏技术已经从LCD转向了AMOLED。然而,在中国本土企业中,针对AMOLED产业链上游的核心驱动IC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积累仍然相对薄弱。在这方面,云英谷掌握了行业核心技术,并建立了完整的专利布局

云英谷的主要客户群体是面向消费者的电子产品制造商。除了智能手机之外,OLED面板也逐渐扩展到智能手表、车载显示器和虚拟现实(VR)设备等微型显示应用领域。目前看来,作为新一代人机交互设备的VR/AR显示技术有望成为与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相当的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

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广阔的市场潜力以及杰出的领导团队,该公司成功地获得了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融资策略积极而富有成效,截至目前,云英谷已累计完成了十二轮融资。鉴于该行业的产业链特性,需要上下游主要厂商的协同合作,因此吸引了如小米、华为京东方中芯国际等业界巨头旗下的产业投资部门的参与。

在早期阶段,云英谷的天使轮投资由中信资本祥峰中国基金和毅创投资共同完成。随后的A轮融资则有京东方的加入,而在A+轮时,公司进一步引入了具有国家背景的国开科创作为战略投资者。2018年,云英谷连续完成了B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北极光创投高通创投、中芯聚源以及鸿泰基金和天泽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紧接着的一年后,公司在C轮融资中筹集到了数千万元资金,此轮投资由启明创投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国际)共同参与。

云英谷在行业内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特别是在新一代高分辨率显示技术方面表现出色。该公司拥有超过60项核心专利技术,其中80%为国际PCT专利。其AMOLED驱动芯片及硅基微显示芯片已成功向国内主要面板制造商供货,并与多家一线手机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在AMOLED显示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

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 天天要闻

2020年,云英谷完成了C+轮融资,筹集了2亿人民币,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小米、高通、中航基金和北极光等新老股东。随后的融资活动保持了每年一次的频率,D轮融资达到了3亿人民币,吸引了红杉中国等新投资者的加入,同时启明创投、高通创投、北极光创投、中金和创智投资等也继续跟投。在D+轮融资中,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基金也成为了新的投资者。

云英谷在E轮融资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Pre-E轮与E轮。其中,Pre-E轮发生于2021年,由深智城产投、深圳高新投、海通新能源、长石资本、粤科鑫泰股权投资基金、加法创投、建晟资本和诚信创投共同参与投资。而E轮则完成于2022年,基石资本与元禾厚望成为此阶段的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云英谷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销量已位居中国内地供应商之首。

进一步地,在拟进行并购之前的最后一轮融资F轮中,祥峰投资与成都策源联手注入资本。此次融资后,云英谷宣布其资本储备超过十亿元人民币,旨在支持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及应对行业周期变化的需求。

根据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的数据,云英谷以85亿元人民币的估值位列第976名。从业务表现来看,预计到2024年时,该公司将向品牌手机制造商供应约5500万至6000万颗OLED驱动芯片。

尽管这家科技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充足的资金保障以及光明的发展前景,但它却选择放弃了独立上市的机会。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一方面,云英谷自2023年1月宣布A股IPO计划后,一直未见显著进展,这反映出其IPO之路充满挑战,并不乐观。此外,公司背后拥有众多股东,这些股东的退出压力可能是推动此次并购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考虑到公司在市场中具备竞争力且财务状况稳健,这一并购行为更可能是基于长远战略规划。从最终结果来看,创始团队似乎更加关注技术应用的市场前景,而不是执着于保持公司的独立性。


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 天天要闻

汇顶科技:破局与创新之路

汇顶科技,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指纹识别芯片和触控芯片领域具有显著实力的企业。该公司的下游市场主要集中在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客户包括华为、小米、三星vivo等知名厂商。

汇顶科技最初以指纹芯片起家,迅速在安卓手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指纹芯片供应商,同时也是华为触控方案的国内唯一供应商。2016年10月,公司在A股上市,市值一度达到1700亿元的高峰。然而,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波动以及竞争的加剧,公司的市值快速回落至约375亿元。这一变化的核心原因在于公司对单一的手机市场过于依赖。

自2021年起,智能手机需求下降且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内卷严重。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降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点,严重影响了汇顶科技的业绩表现。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

汇顶科技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帆,面对市场变化,采取了双轨策略:一方面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扩大客户基础并探索新的市场领域。这一战略促使公司从单一的指纹识别芯片制造商转型为多元化的高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了传感器、触控技术、无线连接模块(包括低功耗蓝牙和窄带物联网)、音频设备解决方案(例如TWS无线耳机),以及安全认证产品(如NFC和eSE芯片)。

在市场扩展方面,除了传统的手机市场,汇顶科技还成功进军PC、物联网(IoT)和汽车等多个行业。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触控芯片已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达到39.13%,而指纹识别芯片的收入比重降至36.51%。尽管两者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触控芯片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指纹识别芯片,反映出公司在多元化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 天天要闻

随着2024年华为手机销量的显著增长,汇顶科技的业绩同样呈现出强劲的回升态势。根据财务报告,公司在2023年的净利润达到1.65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24年前三个季度,这一数字跃升至4.48亿元人民币,实现了高达3499.3%的同比增幅,在A股半导体概念板块177家上市公司中位列第21名。截至当前,公司账上的可支配现金超过45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用于短期投资理财的资金约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第二季度,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了该公司股份。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就,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有效拓展市场份额仍然是汇顶科技需要解决的关键挑战之一。为此,公司宣布暂停交易以完成对云英谷的收购案,这表明其意图通过此次并购进入显示芯片领域,并以此为契机丰富和完善自身产品线布局。云英谷拥有处于行业前沿水平的Micro OLED硅基微显示技术,不仅有助于加强汇顶科技在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等新兴领域的竞争力,同时也为抢占即将到来的“元宇宙”时代的发展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结合双方各自的优势——即汇顶科技在触控解决方案方面的专长与云英谷领先的显示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用户体验。

在宣布此次收购之前,汇顶科技已经持续对其战略发展规划和业务布局进行调整,以优化公司结构并增强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该公司于2023年11月5日发布公告,拟以4250万欧元的金额出售旗下位于德国的“DCT资产组”。该资产组是汇顶科技于2020年8月以395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而来,主要从事芯片设计服务。此外,汇顶科技还在2023年内出售了一家半导体蜂窝IP提供商——该公司是其在试图进入NB-IoT(窄带物联网)领域时,于2018年花费868万欧元现金购得的德国企业。

更早前的2020年2月,汇顶科技还曾斥资1.65亿美元,收购了半导体巨头恩智浦半导体(NXP)旗下的语音及音频业务部门,此举意在强化公司在智能语音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

尽管关于最新的收购交易的具体细节尚未公开,但鉴于目标公司的技术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众多投资者对汇顶科技的未来表现抱有更高期望。

浙商科创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投融资需求,欢迎后台留言!

融到F轮的独角兽卖身:正式进入并购时代 - 天天要闻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